袁瑰霞
摘 要:在高校圖書館管理中,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能夠有效促進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變革創新,創建用戶參與的圖書館資源建設,使得圖書館能夠加快精準學科服務模型建設。文章對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方式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區塊鏈技術;信息資源
0 引言
高校圖書館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復雜程度比較高,所需時間比較長,雖然各大高校均對圖書館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有深入研究,并且獲得較多理論成果,但是依然缺乏實踐經驗。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發展迅速,政府、相關研究機構對此關注度不斷提高,并被推廣應用于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醫療等多個領域。區塊鏈技術也可應用在高校圖書館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中。
1 區塊鏈關鍵技術
1.1 區塊和塊鏈式結構
在鏈式存儲結構中,區塊是最為基礎的元素,第一區塊為創始區塊,各個區塊共同組建形成區塊鏈。
1.2 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
區塊鏈網絡系統共識機制指的是很多參與者對于一個交易是否將交易提交至賬本以及交易排序獲得統一意見的過程。在共識機制下,很多用戶均可參與至區塊鏈網絡維護中,進而有效提高系統結構穩定性[1]。
2 區塊鏈技術在數字圖書館系統建設中的應用
2.1 用戶參與圖書館資源建設
圖書館傳統的資源建設模式是鼓勵用戶積極參與圖書館系統建設的。用戶參與的方式比較多,包括讀者薦購、讀者決策采購、眾籌受贈等。比如,在圖書館紙質圖書采購和流通中,引入了眾籌理念,鼓勵讀者參與并制定完善的圖書館眾籌流程。很多專家學者均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健全激勵機制,能夠為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提供指導。但是相關研究依然存在不足,比如無法及時反饋用戶參與資源建設后的成果,同時評價標準缺乏客觀性,因此很難形成穩定有效的保障機制。
在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能夠有效彌補傳統用戶參與圖書館資源建設的不足:①區塊鏈技術能夠確保薦購用戶個人數據的安全性。薦購服務模式主要有兩種類型,其一為表單薦購,其二為系統薦購。通過相關研究發現,當讀者薦購時,可能會出現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如果采用表單薦購形式,則要求詳細記錄題名、作者、出版社、版次、出版時間、推薦理由以及推薦人的聯系方式;如果采用系統薦購形式,則要求讀者注冊,而注冊內容包括借書證號、姓名、電話、郵箱、研究方向等。區塊鏈技術能夠有效保障建構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性,轉變傳統的用戶與圖書館之間的信任關系,充分調動用戶積極性,共同創建完善的圖書館文獻資源體系。②區塊鏈技術有利于建立健全高效的薦購反饋機制。用戶在對圖書館薦購資源時,其主要目的是能夠高效地應用薦購資源,在已有薦購渠道的基礎上,用戶發起薦購直至獲取資源,所需的時間比較長。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反饋機制,圖書館工作人員很難提示用戶薦購文獻資源的處理情況。而區塊鏈技術可在用戶與圖書館之間創建穩定的溝通渠道,用戶在薦購時即可對用戶需求進行詳細記錄,作為圖書館日常業務管理的重要內容;當用戶薦購完成后,圖書館即可為用戶反饋薦購資源實際情況,用戶即可有限獲取借閱優先權,同時用戶還可利用這一溝通渠道向圖書館提出相關意見建議,為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2]。
2.2 全面升級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現狀
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能有效創新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①有利于提高閱讀推廣的深度和精準度。圖書館通過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夠詳細了解用戶的閱讀需求,進而有效開展個性化閱讀推廣,同時保證用戶與圖書館之間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保障用戶個人信息,避免用戶隱私信息泄露。圖書館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即可確定閱讀推廣對象,保證閱讀推廣的高效。②有利于深度挖掘圖書館館藏資源。隨著電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互聯網+”快速發展,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中應用區塊鏈技術,也應關注圖書館文獻資源。比如,在圖書館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可采用O2O模式,將線上、線下資源進行有效融合,為互聯網用戶提供實際需要,同時還能夠有效促進圖書館、檔案館等穩定發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高校圖書館,能夠深入挖掘用戶實際需要,同時探究用戶需求和圖書館館藏之間的關系,促進圖書館館藏資源利用率的提升。因此,在圖書館學科服務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優勢明顯,可促進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水平的提升,可將圖書館閱讀推廣和學科服務有效結合,進而實現二者優勢資源互補利用。專家學者研究發現,現如今,深閱讀危機成為社會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深度閱讀的作用是為用戶提供具體的閱讀對象,同時在適宜的情境下形成行為動力,提高用戶閱讀參與度。由此可見,為了有效推進高校圖書館朝向深閱讀、嵌入式學科服務方向發展,應提高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水平。
2.3 構建精準的學科服務模型
研究分析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區塊鏈技術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到,合理應用區塊鏈技術,不僅能夠有效創建完善的、信任度較高的、不可篡改的溝通渠道以及傳輸渠道,對圖書館和用戶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整,提升二者之間的信任度,還能夠在學科服務對象和圖書館之間創建有效的動態鏈接形式,進而創建科學合理的學科服務模型。在圖書館服務中,將用戶作為中心,充分考慮用戶實際需求,創建完善的圖書館服務模式(見圖1)。分析圖1區塊鏈驅動下的圖書館精準學科服務模型,在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具體包含多個階段,包括需求分析、實際方案、驗證以及鑒定。通過創建區塊鏈驅動下的圖書館精準學科服務模型,將圖書館資源及服務融入實時動態網絡社區。整個區塊鏈信息節點中含有多種信息,具體包括機構、作者、自主資金等,在全球范圍內,所有機構、個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結合實際需要,通過應用區塊鏈快速查找論文情況,并且信息更新速度快,具有實時性優勢,當論文被錄用或者刊發后,即可在區塊鏈中進行全鏈認證。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能有效轉變傳統的信息孤島問題,能夠有效適應當前的大數據環境,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競爭力[3]。
可以說區塊鏈技術是圖書館構件學科服務模型的重要基礎,該技術的應用能夠轉變用戶與圖書館之間的信任關系。用戶可提交資源建構實際需求,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圖書館文獻資源體系;圖書館利用嵌入式閱讀推廣關聯特定用戶,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即可為用戶提供學科服務。首先確定個人信息需求,然后在此基礎上充分應用圖書館文獻資源體系,在大數據環境下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嵌入式學科服務,同時提高服務內容的全面性。由此可見,在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應用區塊鏈技術,能夠有效保障用戶個人信息,同時保證用戶與圖書館交互環節的信息安全性,創建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信息交流集合,提高高校圖書館服務水平。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探究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方案。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高校圖書館在發展中面臨很多機遇和挑戰。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可轉變傳統的圖書館組織體系以及信息交互體系,使用戶積極參與圖書館資源建設,促進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模式升級,構建精準的學科服務模型,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優勢,促進圖書館事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牛勇,陳松青.區塊鏈與圖書館發展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9(4):43-47.
[2]魏大威,董曉莉.利用區塊鏈技術驅動國家數字圖書館創新升級[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5):104-109.
[3]余其鳳,陳振標,劉敏榕.區塊鏈技術在圖書館數字資產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8(7):30-36.
(編輯 王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