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富
【內容摘要】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踐中,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創新自身的教學思維,要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途徑,在課堂上靈活地應用各種方式,為學生創設更加有效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學習化學知識。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又能活躍課堂氛圍,能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深入。
【關鍵詞】情境創設 ?高中化學 ?教學
前言
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這樣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①。教師給學生創設情境,能讓學生在更加真實的環境下學習、應用化學知識,這對于學生化學學習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所以在實踐中,高中化學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地構建情境,指引學生在情境中實現提升。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有效情境創設的意義
對高中化學教師而言,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創設有效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良好發展②。高中化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的價值在于:
1.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對高中生來說,課堂是他們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不能激活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那么學生對知識是很難有深入體驗的③。在過去的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強調自身的知識講解,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而教師一個人的講解會導致課堂比較沉悶,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有效情境,能增強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生動性,學生會在課堂學習中表現得更加積極,這樣學生有了更多的表現空間,這對于學生學習效果提升有很大幫助。
2.增強學生學習欲望。高中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采取情境教學方法后,可以將化學知識更加形象地集中在特定情境中,學生在情境中探索化學知識時,不會感覺到化學學習的枯燥、無聊,學生能在更加主動的學習中深入體會化學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情境中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活動,能在極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各項能力提升,這對于學生發展有很大幫助④。
3.突破重難點。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情境創設,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重難點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中存在的難點問題,構建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相關原理,并學會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得到明顯提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的策略
1.借助熱點新聞創設情境
在信息化時代下,高中生每天都可以接觸到多種多樣的信息,這也導致他們對于熱點新聞事件十分關注⑤。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結合熱點新聞,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教師可以用一個新聞將所有的知識點鏈接起來,也可以借助某一個知識點,引導學生能逐步解決熱點新聞中的問題,促使學生能學會知識的實踐應用。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鈉”的知識時,在進入課堂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白色炸彈”的新聞播放出來,并利用多媒體播放出爆炸的聲音。學生在視頻中可以看到鋁桶中的金屬遇水發生激烈反應,爆炸產生的水柱呈蘑菇云一般沖向天空,并且伴有巨大的聲響。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視頻思考,假設你是一個記者,看到這則新聞,最想了解的內容有哪些?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出學生問題:為什么鋁桶會發生爆炸?在發生爆炸以后應該怎樣處理?金屬鈉來自哪里?金屬鈉原來是運往哪里,有什么作用?教師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開展自主學習活動,而學生則會在自主探究中掌握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并且能對金屬鈉的保存、用途有良好認知,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這樣的課堂活動中,教師圍繞新聞創設情境,讓學生可以逐步對金屬鈉的性質、保存、用途進行探討,保證了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在情境中更加自覺地探究知識,并且能用知識來解決情境中的問題,保證了學生學習效果,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2.創設有效問題情境
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還可以結合教學情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狀況,提出問題,并讓學生可以在情境中猜測原因、論證、解決問題,使得學生能對知識有更加深層次的體會⑥。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二氧化硫的性質及酸雨”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在進入課堂后,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將兩組不同的龍門石窟圖片呈現出來,讓學生仔細觀察有什么不同。學生經過觀察可以發現一組圖的雕塑十分清晰,但是另一組圖卻模糊不清。對于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主要是由于酸雨造成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酸雨的形成與什么有關?學生經過思考可以得出是“二氧化硫”,接著教師讓學生思考:二氧化硫的哪些性質能形成酸雨,并鼓勵學生通過實驗來論證自己的猜想。在學生實驗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二氧化硫的性質,提出防治酸雨的措施,從而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龍門石窟為切入點,提出問題,并讓學生進行猜測、驗證,最后鼓勵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整個活動中,學生都會被教師給出的問題所吸引,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3.創設故事情境
故事情境主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編制一個小故事,將知識點連接起來,讓學生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激活自身的學習興趣,并且能隨著故事的發展而掌握知識。故事情境可以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階段都保持愉悅的心理,有助于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⑦。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原電池”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故事情境來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在進入課堂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陳述故事:某同學在家里玩手機,突然停電了,他手機也快沒有電了,該同學走進廚房發現有土豆,接著他又找到了一些銅片、鐵片及導線,然后改同學自己制作了一個“發電機”。大家知道這位同學是如何做的嗎?教師通過故事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接著教師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驗儀器,包括銅片、稀硫酸、導線、電流表、鋅片,并用多媒體將實驗裝置圖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按照實驗裝置圖將各個儀器連接起來,并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巡視工作,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科學態度及科學精神的形成。
在學生實驗操作結束后,教師讓各組學生派代表陳述自己組的實驗現象,并思考原因。學生經過實驗操作,都會發現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證明實驗中有電流產生。教師適時指導: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被稱作是原電池,同時教師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實驗中銅片表面有氣泡產生,有什么反應發生?在這個原電池裝置中,電子是如何移動的?在此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嘗試寫出正負極反應方程式。
在學生活動結束后,教師指引學生在此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將第一次實驗中的兩個電極都換成鋅片,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將稀硫酸換成蔗糖溶液或酒精溶液,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以此為基礎,讓學生歸納總結原電池的組成條件。在學生活動結束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故事中的土豆能否當作是電解質溶液?學生通過實驗論證,可以發現,土豆能當作電解質溶液,通過這樣的活動探究,可以在極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對原電池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以故事為主導,貫穿于整個課堂,保持了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在這樣的課堂活動中,教師圍繞手機充電的故事進行,教師將知識點融入故事中,有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同時在課堂活動中,教師讓學生通過實驗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能在實踐中理解原電池的組成條件、原理,加深了學生的體驗,有助于學生對知識有深入把握。
三、高中化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的效果
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通過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全面增強化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在這樣的趣味課堂上得到提升⑧。高中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模式,能促進自身教學思維、教學模式的創新,并且教師在為學生創建教學情境時,會對教師本身的各項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如教師需要深入剖析教材內容,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生活狀況進行觀察思考,關注學生的實際能力,以此創設出與學生發展相契合的情境。在此過程中的,對于教師本身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教研能力都有極高的要求。并且學生在學習中,教師還要給予學生更加全面、客觀的評價,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對高中生來說,教師在教學中創設相應的情境,能增強課堂活動的趣味性,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很多和自己現實生活相關的內容,并且在情境中學生需要進行實際操作,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也會得到提升,久而久之學生的綜合能力就會實現提高。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靈活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全面提高自身的學習欲望,能積極地參與到化學知識探索中。同時高中化學教師也可以指引學生在情境中開展化學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能在實踐探究中提高自身對化學知識的認知,滿足學生化學學習需求。
【注釋】
① 張鑫. 基于情境創設的高中化學教學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7):182-183.
② 孫國永. 基于新課程高中化學中問題情境創設法的運用策略[J]. 新課程(教研版),2020(03):120-121.
③ 雷玲. 基于有效情境創設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研究[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7):115.
④ 魏燕. 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J]. 文理導航,2020(2):53.
⑤ 仲崇紅. 問題情境創設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 讀天下(綜合),2019(34):239.
⑥ 鄭珺.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及實踐研究[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8):62.
⑦ 徐美榮. 高中化學課堂情境創設要點略析[J]. 教書育人,2020(19):174.
⑧ 唐劍芮. 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6):146.
(作者單位:安徽省蒙城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