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茂艷
摘要:目前我國農村中學生普遍存在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質量下降等問題,影響基礎教育水平的提高,農村中學教育中缺少愛心教育滲透是造成農村學生問題的重要因素。中學生處于人格形成關鍵時期,加強對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3-030
80年代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許多農民進城打工創業,同時因戶籍等原因導致孩子留守農村,從而產生大量農村留守兒童。研究發現由于親子教育缺失,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低于非留守兒童。目前農村未成年人犯罪年齡逐年降低,甚至發生惡性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校園經常發生暴力事件,未成年犯罪案例中有許多是留守農村初中生引發,系列惡性事件讓我們認識到加強農村中學生愛心教育,培養學生良好道德素質刻不容緩。
一、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的意義
中華民族自古是慈愛好施的民族,現代社會發展更加注重慈善事業,但當前有關缺乏愛心的負面新聞屢屢出現[1]。近年來我國政府有關文件明確指出要注重加強德育,學校愛心教育是傳播慈善愛心文化的主要途徑,在中學實施愛心教育有利于激活學校德育工作,培養農村學生同情心,學會尊重關心他人。
初中生身心處于發展階段,隨著身心成長,自我意識逐步發展,形成獨立的三觀。由于學生的思想心理發展不成熟,缺乏對事物的鑒別能力,容易被不利的負面因素誤導[2]。在農村初中實施愛心教育,對樹立學生正確價值觀,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現狀
當前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愛心道德觀念受到多元價值觀強烈沖擊。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貧富差距逐步加大,一些人的觀念出現偏離,導致缺乏辨別能力的學生受到社會的負面影響[3]。中學生缺乏獨立判斷能力,容易被周圍復雜事物影響,導致出現自我中心化等現象,對待正能量事件缺乏感情觸動,日常生活中缺乏對他人的關心。
中學階段是人生的重要時期,初中生身心發展不平衡,處于青春叛逆期,其道德發展經歷向自律轉化過程,是愛心的外在體現。近年來愛心教育在農村中學德育中受到重視,但由于城鄉學校發展不平衡,農村中學教育主管部門監控體系不夠健全,教師個人修養不足,無法保證愛心教育效果。
研究分析發現,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問題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家庭、學校與社會環境因素。在文化全球化下,網絡媒體大力發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加強對我國實施文化霸權主義,缺乏競爭力的貧困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毒害,嚴重影響農村初中生身心健康發展[4]。農村初中生由于父母監護缺失,出現心理敏感,缺乏自信、團隊意識單薄等問題突出,加強對農村初中生愛心道德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課題。
三、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對策
愛心教育是中學德育的重要部分,對培養學生愛心道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農村初中生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表現出愛心缺失,對人冷漠等問題,加強對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成為當務之急。針對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現狀,加強農村初中愛心德育要從學校家庭與學校各方面入手,通過明確愛心教育目標,合理選擇教育內容,創新優化愛心教育方式,有效培養學生的愛心道德素質。
當前農村初中生愛心培養存在許多不足,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價值觀的形成。農村中學實施愛心教育可通過尊重學生人格,加強愛心交流,強化教師責任等措施,提高農村中學愛心教育效果[5]。農村中學生因生活環境影響,反映出社會發展不平衡對農村學生造成的不公。農村中學教師要包容學生的缺點,分析學生缺點的原因,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眼界要強化教師的責任感,有責任感才會富有愛心。
農村初中愛心教育與教師有直接關系,情感教育要發揮作用,要加強師生間的愛心交流。農村初中愛心教育是改變農村中學德育的有效途徑,農村中學教師要通過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品質,幫助他人的意識,發揮愛心教育效用。關心他人是道德品質習慣,培養學生關心他人的意識非常重要。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積極參與家務勞動,學會為家庭分憂,通過參加學校組織集體活動,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品質。
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要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通過宣傳教育改變父母教育觀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加強對孩子道德素質的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要建立健全初中留守學生檔案管理制度,加強與家長溝通聯系,共同探討學生愛心教育問題。
農村初中學生處于身心發展關鍵時期,加強對學生愛心教育意義重大。本文以國家相關文件為研究背景,結合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現狀分析,從農村學校家庭與社會等角度闡述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對策。當前農村初中生愛心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加強對農村初中愛心教育需要各方努力配合,促進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形成。
參考文獻:
[1]王冬奇.中學生家庭教養方式、社會支持與厭學關系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0.
[2]郭濤.民族深度貧困地區普通高中教育發展研究[D].西南大學,2020.
[3]張文杰.貧困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4]黎氏賢(Le Thi Hien).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課中的生活價值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5]金世能.在農村初中進行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8):178.
(作者單位:如皋市搬經鎮初級中學,江蘇 如皋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