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瓊梅
作為一名在農村基層從事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小學教師,多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深切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門愛的藝術。只有以一顆火熱的慈母之心溫暖學生,驅散他們心靈的陰影,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解除他們的困窘之狀,使學生時刻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班集體的溫暖,班主任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成效。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變身,學會做一名“慈母”。
一、讓孩子們在學校溫暖如“家”
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這個“家”的家長。因此,班主任要像慈母一樣關心學生,噓寒問暖,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及心理健康狀況,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讓孩子們主動融入到集體中來。
首先,要管理好班級,讓孩子們在學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在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要秉承“班興我榮,班衰我恥;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教育理念,要像慈母一樣把班級營造得干凈整潔、和諧溫馨、書香飄飄。在我的管理實踐當中,我經常和同學們一起登高爬低擦玻璃,一起擺整齊書桌,一起打造一個整齊清潔的“家”,親自動手制作班級學習園地,搞好藏書一角,組織讀書興趣小組,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愛讀書的“家”。通過發動孩子們參與班級管理,可以有效激發他們愛班榮班之心。
其次,除了管理,班主任還要為孩子們樹立學習榜樣。研究表明,小學生的辨別能力很弱,行為學習主要通過模仿來進行,班主任作為他們最親近、最敬愛的人,是最重要的模仿對象,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比如,見到教室地上有垃圾就立即撿起來,見到拖把掉在地上就立即擺好,通過這些經常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也會像班主任一樣愛護班級的衛生。
二、以慈母之心感化頑劣、淘氣的學生
如何教育轉化頑劣、淘氣的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難點?!赌鶚劷洝吩疲骸胺N瓜得瓜,種李得李”,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很容易激起孩子們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只會適得其反,讓他們更加遠離班主任。因此,對于這類學生,一定要用愛去感化他們。
首先,要正確認識頑劣、淘氣的學生。每一位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沒有母親會因為孩子表現差而厭惡孩子,作為班主任亦應如此,一定要對孩子保持一顆慈愛之心,不能因為成見而厭惡學生。孩子還小,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和辨識能力,行為有一些偏差是正常的。頑劣、淘氣的學生,往往具備更強的行動能力和社交能力,如果適當加以引導,可能比普通孩子更有作為。奧運金牌大贏家菲爾普斯即是如此,幼年時好動,學習困難,后來在母親的引導之下學習游泳,結果成了游泳屆的傳奇人物。
其次,轉化頑劣、淘氣的學生,要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以此為突破口開展教育工作。本人曾經有一名學生,在五年級時是有名的“搗亂大王”,是學校里公認的“刺頭”,他以前的班主任給他的評價是“目中無人”。經過我的仔細觀察,以及和同學、家長的交流,我發現這個孩子是一個“孩子王”,具有很強的號召能力,跟他一起玩的孩子都聽他的。于是,我請他到辦公室交談,肯定了他的優點,指出他的不足,同時誠懇地請他協助我管理衛生、紀律等工作。那名同學一聽到協助我工作,就很高興地答應了。之后,他一改舊態,慢慢改正缺點,變成了一名好學生。
三、為留守兒童搭建一個溫暖的“家”
在農村基層從事教學工作,面對的絕大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因為父母角色的長期“缺位”,導致留守兒童更加渴望母愛的溫暖和關懷,如果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極容易導致性格缺陷,這種缺陷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因此,班主任要特別留意這一類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經歷當中,屬留守兒童的學生,我會經常找他們談心拉家常,詳細了解他們家的生活情況,鼓勵他們將自己開心的和不開心的事情講出來。同時,與學生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保持聯系,及時反映學生的近況,做好信息溝通工作。通過這些經常性的溝通聯系,我對學生的情況了然于胸,能夠隨時根據學生的情況“對癥下藥”。
有人感嘆:“人的一輩子,只要遇上一位出色的老師,就可能帶來一生的轉變?!卑嘀魅喂ぷ麟m然平凡,但極其重要,因為這是一項塑造靈魂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又是一項很煩瑣的工作,事無大小均需親力親為,不喜歡的人會厭倦,喜歡的人卻甘之如飴。我認為,喜歡和不喜歡的區別在于:你是否擁有一顆慈愛之心。我相信,只要熱愛孩子,一切煩瑣都微不足道。我相信,愛是可以傳播的,在小孩子的心里種下愛的種子,長大以后他們就會成為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整個社會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美好。
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我高興,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