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
摘要:現如今,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時期,做好財務內部控制工作刻不容緩,以此才能實現制度化管理,及時發現財務內部控制中的問題并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以此才能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財務管理一直都是組成其內部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而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就在于財務內控。近幾年,財政部就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先后出臺了許多文件,并提出了新的規定、新的要求,從而能夠為國家資產安全與合理使用提供充足的保障。通過開展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嚴格有效的監督、控制整個單位涉及財務的相關問題,諸如資金收支情況、經濟活動,以此可以高效的使用資金,科學的防范各種問題,諸如財務風險與資金漏洞等。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控制;審計
現如今,為全面保證財務內控的質量、效能,就需要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組織結構,擺脫傳統的思維定式,站在風險角度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全面了解、掌握,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確保各項政策、管理制度都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從而能夠致力于財務風險的不斷降低,也能夠有序的開展經營項目。在內部控制中財務內部審計作為一個重要的方式 ,能夠直接決定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為更好的落實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各項舉措,就需要將財務審計監督所具有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才能全面監管、控制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全過程,且還能夠幫助單位建立一個科學規范、運行高效和系統完備的內部管理模式[1]。
1.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的重要性
1.1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
通過開展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工作可以幫助行政事業單位高效的開展工作,由于該單位不同于其他公益類的事業單位,本身具有一定行政執法職能,針對國家、政府所規定的行政任務必須完成,以此才能促使單位真正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職能,并擁有充足的資金進行運行,為順利的完成各項工作,就必須做好財務監督工作。
1.2保證單位的資金安全
在財務內部控制、審計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有必要站在客觀的角度來全面分析、評估相關財務信息與經濟活動,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的財務預算、風險管控方向,以此可以強有的控制與監督內部資金,且能夠對財務部門的相關工作進行科學的考核,從而才能安全的使用資金,為國家財政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2]。
1.3完善單位內部管控機制
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通過開展各種體制機制改革,對機構設置、職能劃分進行了有效完善,在財務內部控制與審計工作后所建立的內部管控機制十分高效、完善。為幫助單位正常運轉,就需要做好內部財務管理工作,將財務內部控制、審計所具有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確保能夠強有力的監督財務活動、管理財務人員,及時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如此一來可以實現對貪污腐敗情況的有效遏制,確保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方法能夠得到不斷完善,還能夠促進工作范圍的擴大,從而可以更好的完善內部管控機制。
2.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中的不足
2.1不能正確的認識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
一些單位錯誤的認為自身主要服務于廣大社會公眾,資金主要來自于財政撥款,無需使用健全的內部財務控制、審計機制來監督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資產的安全性與使用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甚至有一些單位負責人不能明確的定位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的職能定位,認為其會約束、阻礙單位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這些不正確的認識,都會導致單位負責人不重視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工作,從而很難將這項工作所具有的自我約束、規范職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無法保證單位會計信息質量[3]。
2.2預算執行環節缺少內部控制
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預算管理工作中,預算執行作為一項重要環節,能夠為實現單位預算目標提供充足的保障。但是,一些單位在實踐過程中在預算執行環節缺少內部控制,具體體現在不具備健全的審批流程。即針對一些預算經費規模比較大的單位,在預算執行審批期間側重于審批三重一大項目的預算支出,而對于那些金額比較小的支出無法嚴格的遵守審批手續,導致無法精細的控制審批流程;還有就是領導審批權力過于集中,不能進行相互監督與牽制。
2.3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
對于單位內部的審計機構而言,發揮自身職能的關鍵就在于獨立性,即鑒證、監督、評價等,且這是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這里的獨立性并非是指內部審計部門在其他部門之上,而是需要明確其本身的行政隸屬關系,即單位負責人進行直接領導。然而,一些單位的內部審計人員在實踐過程中多由負責人進行授權安全,再加上審計事項缺乏規范性,側重于滿足領導分配,相應的極易造成執行、決策、監督于一身的情況,從而會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4]。
3.完善對策
3.1提高主觀上的認識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為充分保證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工作質量、效率,就需要增強主觀上的認識,重視傳統工作理念的轉變。一方面,為明確這項工作的職責與重要性,就必須采取科學的研討方法;另一方面,全面規劃這項工作,確保能夠充分滲透到每個工作環節當中,以此才能將審計監督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2建立完善的財務控制與審計監督制度
在開展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工作時,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對相關制度進行不斷完善。一方面,在機構設置上需要對財務控制與審計部門、財務部門的工作職責、范圍進行明確的區分,確保能夠獨立的開展這項工作。另一方面,全面有效的落實財務內部控制與審計制度,重視相關考核評價機制的完善,以此可將相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激發出來,及時發現內部財務問題并及時上班,以此幫助單位內部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的作出反應,實現對重大資金安全問題的有效規避[5]。
3.3系統的分析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工作
在這項工作中有必要建立一個長效機制,高度重視工作的系統性,并詳細的規劃工作。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將這項工作的目標確定下來,確保能夠強有力的約束、監督各項經濟活動呢,正常的運轉單位內部資金。另外,科學的總結工作經驗與方法,確保內部控制與審計工作范圍的不斷擴大。
3.4完善資金核算制度
在單位資產管理過程中資產核算工作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以此可以極大的提高整體單位的管理水平與質量。一方面,單位需要科學的分析、研究固定資產折舊制度,確保這項制度能夠得到不斷完善,并幫助資產管理人員更好的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強化盤點、管理內部資產,重視閑置資產的科學處置,確保能夠高效的使用資金。另外,在資產管理工作中對非國有企業的現金管理經驗進行積極的借鑒、學習,重視經驗轉換,確保與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更加貼合,以此可將單位內部的固定資產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還能夠不斷完善現有的資產核算制度,從而能夠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來幫助單位開展資產管理工作[6]。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通過開展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工作能夠更為科學、合理的配置與利用單位內部資金,為此必須高度重視財務控制與審計機制所具有的作用,確保能夠從根本上幫助單位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完善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機制 ,可以幫助單位更好的做好內部監督工作,避免流失國有資產,還能夠高效的使用財政資金,但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促使單位無法有效的實施內部財務控制與審計工作,為此就需要明確開展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及時發現其中的不足,在此基礎上經過深入的思考制定相應的完善對策。
參考文獻:
[1]山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管理文摘,2021(10):151-152.
[2]唐潔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問題和解決對策分析[J].商訊,2021(13):43-44.
[3]顏雪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今日財富,2021(09):165-166.
[4]孫艷紅.試論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策略[J].商訊,2021(11):43-44.
[5]梅朝春.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今日財富,2021(07):103-104.
[6]孫亞林.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投資指南,2021(0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