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草
摘要:產業投資戰略目標和價值追求具有鮮明的特性,決定了投后管理模式需要一個非常匹配的管理方式來促成額外的投資回報。產業投資之賦能式投后管理讓投資方和投后管理模式人員突破了原有的的限制,通過賦予能力、授予能力、優勢輸送、共商共享等方案的實施,讓投資公司高效、持續地運營。
關鍵詞:產業投資;賦能式投后;管理模式
產業投資回報通常包括兩個部分:發現價值和創造價值。一些基金擁有專門的退出管理系統,增加了對交易溢價的要求。投資環節的主要目標是找到優質的、有發展潛力、可帶來投資回報的企業,屬于發現價值范疇;產業投資之賦能式投后管理是機構投資方基于積極股東理念,與公司是共生關系,利用其資源和能力為公司提供額外服務,提高投資回報,屬于創造價值范疇。尤其是很多企業運營者對公司的資本運作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而基金管理方通常對企業的資本運作經驗豐富,可以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給予專業的幫助和指導。
1.產業投資機構面臨的問題
1.1投資機構項目退出困難
在過去一級市場投資中,PE行業平均每年投入約1萬個項目,但只有3000個項目可能退出,這意味著我們每年有六七千個項目庫存的庫存,考慮到延后效應,估計每年有五六千個項目庫存。這意味著今天的一級市場應該有2-3萬個項目庫存,但這些產品將來如何退出?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而根據“潛力股”對包括高瓴、基石、弘毅、九鼎在內的12家國內知名PE機構投資項目退出情況的不完全統計,12家機構累計投資1914個項目,共計4620億資金,平均每家機構金額為385億元。而退出項目共計539個,包含282個IPO、81個并購、109個轉讓和72個回購項目,退出比例大概是24.82%,不到三分之一。
1.2投資應做到退出最大,無退不投
雖然是專業的投資機構,但很少有機構能夠響應貫穿整個投資鏈的“募、投、管、退”四個環節。“投”很容易,但如何才能收回錢?觀察發現,許多機構投資方缺乏系統的投后管理模式,這不僅會給他們的基金運行帶來法律風險,還會降低投資成功的概率和收益。因此,從初期投資的角度來看,要“無退不投”。投資中有句話:“七分投,三分管”,沒有系統的投后管理模式,就很難實現投后退出。我們認為,投后管理模式對基金任意階段的投資是否成功都非常重要。因此,在產業投資之賦能式投后管理之前,所有項目通常在管理投資時都需要謹慎行事。
1.3從整個投資鏈條來看投后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第一,募資:潛力投后管理模式是LP關注的重點,具有高潛力投后管理模式的投資機構,即意味著未來投資企業的穩健性和可控性,更有可能獲得LP出資。
第二,投資:面對部分極優質的投資標的時,爭搶企業股權份額時有發生,企業方在做投資機構的選擇時,則會著重關注投資方未來能否對企業進行有效賦能,一個具有資源賦能、專業能力賦能及后續融資賦能能力的投資方肯定是最受歡迎的,這個階段則是考驗各投資方投后能力的環節。
第三,投后:投資機構要通過日常的投后管理服務來密切關注被投資企業的動向,關注企業發展現狀,并結合當前相關的行業情況及宏觀形式,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進行科學的預測和預判,同時對企業存在發展問題或風險進行評估。面對存在隱患的企業,及時進行干預,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在狀況難以挽回時,則及時著手尋求退出方式,降低投資風險。而面對發展超預期的優質企業,則可通過投后管理方式關注對企業追加投資的機會,或為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資源以助力企業更快發展,為未來的高回報退出打下基礎。
第四、退出:上市、回購、股權轉讓中的最佳退出方式是什么?如何構建“退出組合”?雖然通過IPO方式實現退出是所有投資機構都期望的結果,但不可能所有項目都能實現上市退出。中國一年大約有300家公司成功IPO,但PE機構每年投資10,000個項目。即便是很多知名的大型基金,IPO成功率也只有1%-5%。因此,在投資時,不僅要強調投資組合,投后管理模式階段還需要構建“退出組合”。根據我們的思考和經驗,必須高度重視投后管理模式,提高其戰略和戰術能力,是投資機構的一個命脈,尋求合適的、風險最小、操作性最強的退出方式是投后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2.產業投資之賦能式投后管理模式新探
2.1產業投資進行投后風險管控
業務發展過程始終與政策、市場、安全、環保等各方面風險相伴,初創公司的團隊管理和企業風險管理能力明顯不足。在產業投資之賦能式投后管理工作中,投后管理模式人員必須始終預測風險,準備好面對風險的B計劃,并檢查預防措施是否有效。當風險出現時,需要快速識別并解決真正的風險。一旦風險消除,還需要做好復盤,并聚合管理、技術、安全、環境、人才、經濟、法律和業務領域的專業人員共同努力,制定第二代風險預防、識別和處理。
2.2產業投資進行投后戰略引領
企業戰略引領是自上而下的整體商業計劃,指企業根據自身的資源和優勢選擇合適的業務領域和產品,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主要包括發展戰略、研發戰略、品牌戰略、競爭戰略、營銷戰略、產品戰略等。被投公司和投資方在發展戰略上必須遵循方向一致,以可能就解決爭議達成共識,但是要避免背道而馳。競爭戰略應著眼于企業差異化發展和核心競爭力的培養。
2.3產業投資進行投后管理完善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管理必須自始至終貫穿,初創企業缺乏管理經驗、發展中企業管理體系不完善的現象屢見不鮮。投資方應無條件向投資企業提供現有的管理制度、流程方法、內控體系傳輸向被投企業,并根據當前情況執行、整改、復盤和迭代,被投企業可以借鑒成熟的治理模式,完善內部管理體系。
2.4產業投資進行投后市場推廣
市場推廣是幫助企業快速將產品推向市場的重要工具,渠道多元化、營銷系統化和資源充裕化是市場有效廣告投放的重要保證。投資方利用在多領域的積累,幫助投資機構獲取最新的市場信息、對接政府和項目資源、拓展銷售渠道、賦能市場營銷、搭建行業內人脈體系和及時輸送專業人才。
2.5產業投資進行投后技術幫扶
被投企業自身技術是促進投資的最重要因素。投資雙方合作正式啟動后,雙方補強的將不僅在產業和市場上得到加強,在技術上也將得到加強。投資方應向投資企業梳理現有技術,對技術應用、技術水平、技術競爭、技術斷板和技術前景等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加強雙方技術交流和融通,打造雙方技術1+1>2的雙贏局面,投資方不應忽視對盈利的關注,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投資機構核心競爭力,專注于被投企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內部設備的更新迭代和技術專家引進。
2.6產業投資進行投后人力資源提升
初創公司招兵買馬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創始團隊的遠見卓識和熱情。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內部組織結構、人才梯隊建設、員工激勵、薪酬體系搭建、員工關愛和人才引進等方面都面臨嚴重的問題。如果涉及公司最重要的價值觀,使員工的利益和關切得到支持和解決,否則軍心不穩,會導致企業在一朝一夕間分崩離析。為避免悲劇發生,投資方應向投資公司輸送人才,幫助被投企業完善人力資源相關制度,培養相關團隊,督促員工執行、復盤與改良。
2.7產業投資進行投后資金扶持
資金一直是企業發展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投資方投入的資金可以有效緩解投資企業的燃眉之急,加速被投企業的發展。然而,投資方在資金方面的作用并不是唯一的,初創企業對創新資金的需求會增長,實力更強的投資方可以作為擔保方,助力被投企業低成本再融資與獲取低利息銀行貸款,也可以為實現投資活動的快速增長,進行再投資和新項目建設。
3.結語
實際上,當前從事一級市場投資的機構多數面臨著非常嚴峻的項目退出壓力,真正考驗一家投資機構的不是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投資了多少家公司,而是穿越經濟周期,依靠扎實的投后管理模式能力,通過各種途徑實現項目退出,為投資人創造良好的收益。隨著現在一級投資市場泡沫的日漸破裂,之前有的機構“只投不管”的弊端也將會日漸顯現。但危中也有“機”,現在也正是投后管理模式工作為被投企業、為基金創造價值之時。
參考文獻:
[1]朱劍裕. 疫情大考下,機構的投后管理與投后服務[A]. 清科研究中心.疫情大考下,機構的投后管理與投后服務[C].:北京清科創業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8.
[2]. 疫情下中國新經濟產業投資研究報告 2020年[A]. 上海艾瑞市場咨詢有限公司.艾瑞咨詢系列研究報告(2020年第3期)[C].:上海艾瑞市場咨詢有限公司,2020:51.
[3]胡如月.從產業投資企業管理角度論商譽減值風險[J].國際商務財會,2019(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