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娜
摘要:在新教學理念“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要以新的發展思路為指導,通過樹立科學的教學觀,以此達成實施“三教”改革的基本共識。而以創新創業為主導的“雙創”教育在引導高職院校學生順利擇業、就業以及創業的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叭獭备母锉尘跋?,如何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的高度融合、如何借助兩者的有效銜接來提升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是當前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應該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
關鍵詞:“三教”改革;雙創教育;高職專業教育
在教育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活動面臨著新的環境和發展態勢,在新目標的指引下,高職院校無論是專業課程教育還是創新創業教育,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高職院校作為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發揮其優勢作用來為企業和社會培養人才,是當前高職院校的一個關鍵任務。在新形勢和新環境下,“三教”改革的教育教學理念應運而生,以教材改革、教法改革和教師改革為一體的“三教”改革模式,正在探索實施。[1]2020年12月1日,國家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北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上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全國應屆高校畢業生同比增加35萬人,總人數將達到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2]在當前就業形勢相對比較嚴峻的情況下,高職院校不僅要關注專業學科建設,同時還要借助創新創業教育幫助學生更加精準地定位就業、更好地融入社會。目前,在很多高職院校當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相互脫節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創新創業教育不能夠契合專業學科建設的發展要求,專業學科的教學設計未導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等問題,已經制約著高職院校雙創建設的發展,如何破解這些問題,成為了眾多高職院校教育管理者面臨的一個難題。
一、高職院校“三教”改革
從基本的內涵層面上來分析,“三教改革”是新環境、新理念指導之下的一次全新的教育體制改革活動。在“三教改革”的要求當下,高職院校要將新發展理念作為基礎性的指導綱領,樹立科學的教學觀,以教學改革為核心,以教學基本建設為重點,逐漸形成基本的思想認知和共識,讓更多的教師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改革的過程中來,為改革活動的推進和改革目標的實現貢獻更多的力量。[3]從整體上來看,高職院校的“三教改革”是一個綜合性的活動,涉及到的改革內容也是十分全面的:從教師層面上來看,要解決的是“誰來教”的基本問題;從教材的層面上看,要解決的是“教什么”的問題;從教法的層面上來看,解決的是“如何教”的問題。當這三個問題都得到了積極的探索和有效的解決以后,才能夠真正地實現“三教改革”的基本目標。在“三教改革”這一全新理念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使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改革發展有了新的契機。
二、高職院校“三教改革”的基本特征
(一)規范性
教學活動作為一項具有嚴格規范性的工作,其成效影響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2019年02月13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中指出,當前制度標準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問題,到了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的時候,要爭取到2022年,建成覆蓋大部分行業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職業教育標準體系。[4]教學活動中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標準,才能夠形成規范的體系,最終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高職院校要遵循“邊改邊建,以改促建”的原則,讓教學活動在遵循規范的基礎之上不斷實現創新。
(二)全面性
對于教育活動而言,主體、客體與內容是其中的“三要素”,實際上從微觀上來看,指的就是教師、教材和教法之間的關系。正是這三者構成了無縫連接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橋梁,這也是“三教”改革過程中的工具、載體和方法。[5]“三教改革”要從這三個層面上著手采取手段和措施,因此說這也是一個全面性的、綜合性的、長期性的過程。
(三)聯合性
“三教”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持續性的改革發展過程,在改革的過程當中,尤其要重視參與主體的想法,尊重參與主體的愿景。通過聯合各方行動起來,讓相關參與者都能夠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使教師與教材相適應,教材與教法相匹配,教師與教法相契合,真正達到“三教改革”的目標。
三、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理路
伴隨著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彰顯,高職院校作為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也將創新創業的教育內容放在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高度之上。通過對目前我國多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情況進行調研以后發現,很多高職院校都已經開設了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也在專業課程的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當中有效地融入了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內容,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
一般來說,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能力,以及培養具有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創新創業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實用性和創造性的教育。早在1991年,在京東創新創業教育國際會議上,就已經對于“創業創新教育”的基本內涵給出了相對明確的界定:培養最具有開創性個性的人,包含了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養。[6]而專業教育主要是培養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專業教育又是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根基,兩者的割裂會導致學生某些方面能力的缺失,特別是會導致學生創業意識的薄弱和創業精神的韌性不足等問題。因此,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進,雙創教育能夠為專業教育提供方法借鑒,專業教育能為雙創教育增添活性養分,兩者不但高度統一于“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而且還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7]
在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重在鼓勵學生能夠自主創業,要借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手段,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升。[8]“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要通過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使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更好地融合發展,為產業轉型、發展升級培養具有創造能力的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能加速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更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9]
四、“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路徑
(一) 改教材:以資源整合為推手,實現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教學內容的改革
“三教”改革的一個關鍵內容就是教育教學內容的改革,在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背景下,高職院校各個學科的教材在不斷地更新和優化。教材可以說是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當然,課程教材當中承載的知識要點畢竟是十分有限的,而且要想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的高度融合,目前還沒有太多專業化的課程教材作為參考。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專業的實際情況、教學發展的困境、學生的接受能力等客觀因素來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和優化。只有具備了豐富的內容作為支撐,才能夠讓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教學內容兩者間的融合更加自然、更加順暢。
1.要推進高職院校教材標準的設計。從我國教育部門等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層面上來分析,要盡快地制定出臺相關的政策和教材標準。“三教”改革中教材改革的實現從根本上還需要教育部門的宏觀調控和積極引導,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上也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但創新創業教材與專業學科教學教材還是不能通過制度化、規范化的方式予以確定。只有在教育部門的有效指導之下,才能夠為“三教”改革中的教材改革奠定更加堅實的政策基礎。結合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學科專業教育的重點、企業人才需求等三個要點,進行系統化的教材融合工程設計,由專業的行業領軍人才和教育專家為主導,制定出一套規范化的“雙創教育+學科專業”融合的教材體系。
2.實現教育內容的資源整合和及時更新。在高職院校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應該是一種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關系,而不是彼此孤立的、分離的關系。[10]專業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在具備了規整的教材以后,還要實現教學內容的延展和豐富,可以利用互聯網尋找一些新的資源,也可以通過與企業的對接找到一些案例資源等等。通過一批優秀的、實用的線上精品課程的篩選和利用,必然能夠在雙創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的融合發展中引入更多的教學資源,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些線上精品課程在課堂中地引入和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課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獲得學生的認可和青睞。
(二)改教法:以教學方法創新為推手,實現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
如果說在“三教”改革的理念當中,資源的整合以及教學內容的改革是基礎,那么教學方式的創新變革就是關鍵?!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高職院校學生作為一群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能力、思維比較活躍的群體,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真正發揮“三教”改革的重要作用。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實現雙創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的高度融合,就要以教學方法創新為推手,實現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實際上,教育體制改革讓很多新的教學方法產生并應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的融合過程中,方法的創新也要與時俱進,并注重對于這些方法的探索與運用。
1.采取新媒體教學方式,讓創新創業教育的課堂環境氛圍更加寬松、更加和諧。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教學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教學方式。在互聯網當中,可以采擷海量的資源,其中不僅有靜態的圖片,也有動態的視頻,通過多種元素的疊加,讓整個課堂教學更富吸引力。例如,在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某一個與學生專業結合的行業、產業發展相關的創新創業案例,從創業規劃、創業實施、公司成立、創業成果等多個方面讓學生去觀摩一次創業的歷程,感受創業的艱辛。新媒體教學的方式是一種更加開放性的教學模式,對于思維比較活躍的高職院校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十分適宜的新教學方式。
2.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情景設計學習”的方式。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實際上就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搭配組合,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通過學習情景的設計,進行創新創業的模擬演練。在小組內部,學生參與到創業過程中分別飾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任務,通過一個小組的積極討論和通力合作,實現創業的完成。在活動結束以后,每個小組成員要根據自身的表現進行總結,選出小組代表進行發言,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這樣的學習過程和模擬體驗,能夠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成果,并且切實地運用到實踐當中去。這種情景設計,可以在學校的實訓室進行,也可以打破專業之間的局限,以不同專業的學生為對象進行小組成員的劃分,例如會計專業的學生擔任模擬創業企業的會計、機械專業的學生擔任模擬創業企業的技術人員等。
當然,對于高職院校的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而言,其教學方式的創新并不僅僅局限在以上的這些方法當中,例如“翻轉課堂”“校外實訓”“頂崗實習”等,都可以作為教學方式創新的手段。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只有敢于探索、積極實踐,才能夠在創業教育中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三)改教師:以雙師型教師人才的培養為推手,實現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師資數量和質量提升
教師資源的調整與改革,也是“三教”改革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體系構建當中,無論是創新創業課程教育,還是專業課程教育,教師都是學生的領路人和指導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關鍵人物。只有教師隊伍優化發展了,才能夠為創新創業教育以及專業學科教育奠定更加堅實的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持。因此,要從“雙師型”教師人才的招募和培養層面上下功夫,讓教師能夠具備更強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綜合素養?!半p師型”教師人才,最初是指那些具備理論教學能力以及專業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這一類教師在高職院校中很受青睞。但這里所指的“雙師型”教師,是既具備創新創業教學能力的教師,同時又具備專業學科教育和實踐能力的教師,實際上這是新時期“雙師型”教師內涵的豐富和變化。[11]以雙師型教師人才的培養為推手,實現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師資數量和質量的提升,主要從以下兩個層面上著手推進。
1.注重對高職院?,F有教師的職后培訓。隨著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體系的逐漸成熟,教師的能力和水平也是有目共睹的。在部分高職院校當中,優秀學科的專業帶頭人編撰和出版了相關教材,但是,很多學科的專業教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體系還不是十分熟悉,因此,在專業學科教學中,關于創新創業內容的滲透還不多。這就需要加強對于高職院校專業教師的職后培訓,讓專業學科教師對于創新創業的政策、理念,創業的方法、途徑等有更加清晰地了解。只有這樣,在專業課堂上,也能夠“見縫插針”恰到好處地引入一些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讓雙創教育“無處不在”,更好地推動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2.注重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的招募。通過專業人才的加入,來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帶來更多的新思想和新教法。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通過專業教師資源的引入、培養以及職后培訓提升,來為整個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以及專業學科的建設活動帶來更多的資源和動力,這也是高職院校雙創教學改革的一個基本要求。實際上,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的“1+X”證書制度下,“雙師型”教師應該逐漸朝著“多師型”教師的維度上轉變,應該具備理論知識傳授、實踐能力培養、創新創業能力訓練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綜合素養。
五、結語
在新時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學生也面臨著一個全新的就業環境,特別是在當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創業成了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的選擇。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加系統的、專業化的、對口化的創新創業相關教育培訓,在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與專業課程的對接和融合。致力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師資隊伍培養方式“三位一體”的“三教”改革模式,恰恰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教學的融合要求不謀而合。通過以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式的改革和教師資源的改革等三個方面為著眼點,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的高度融合營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讓兩者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和發展。當然,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推進還需要學校領導的重視,需要教師的努力以及學生的配合,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在三方主體的積極推進之下,才能夠讓高職院校的“三教”改革取得更加明顯的效果,才能夠讓學生的就業、擇業、創業活動更加順暢,才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符合產業轉型、發展升級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3][5] 周建松,陳正江.高職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內涵與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19(09),86-91.
[2] 909萬!2021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EB/OL].[2020-12-01].https://m.sohu.com/a/435574623_163278.
[4]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Z].2019-01-24.
[6] 賴明勇.高校教育要厚植創新創業文化[N].光明日報,2015-09-07(002).
[7] 譚建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容探索[J].教育與職業, 2018(12):59.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Z].2010-05-13.
[9] 郭金龍,龔紹波,李銀春.“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素養培育[J].河北職業教育,2019,3(03):20-24.
[10] 邵敏.創新創業教育服務質量評價與提升研究——以黑龍江省四所院校為例[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8,06.
[11] 劉帶.文化取向下職業教育課程本質對“雙師型”教師培養要求[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36(1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