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明
摘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是培養新時代應用型人才的主場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應用型本科院校文化自信的培育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生、學校自身的發展及宏觀層面的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結合自身的辦學特點有針對性的培育文化自信,既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也要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課程體系,同時體現出大格局下文化育人的導向。對此,要完善課程設置;強化課程思政;豐富大學精神,從多角度培育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歷經洗禮與發展后積淀的寶貴精神財富,范圍廣泛、內容豐富,是國家安身立命之本、民族延續之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文化以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聞名世界,不論是從其未曾中斷的千年延續、還是歷久彌新的強大生命力,都理應給予它認可與尊重。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中華優秀文化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引領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行,對于中華優秀文化所產生的精神力量的重視也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新時代青年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時代大學生作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不僅要牢固掌握專業知識,更肩負著傳承和弘揚優秀文化的責任。應用型本科院校既是培養應用技術人才的主場域,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應用型本科院校文化自信的培育,要充分把握院校的學術性和職業性,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自身特點制定并實施有效的措施。
1 應用型本科院校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向
更加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實踐教學,還有理論教學作為支撐,要求學生能夠真正學以致用,它結合了職業技術型院校與學術研究型院校的教育特點,不僅具備職業能力,而且接受較高的素質教育。從技能角度看,此類型人才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時具備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技術運用的能力;從教育背景看,應用型人才接受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具有大量與未來從事職業相對應的專業知識儲備。因此整體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特征可以概括為“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具有鮮明的特點,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并有較強科技運用、推廣與知識能力轉換能力的人才”。這一特征決定了應用型本科院校文化自信的培育要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要面向實際、面向專業切實增強文化自信,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在未來崗位上的核心競爭力,使學生不僅有技能、更有正確的發展理念。
更加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包括許多要素,涉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等方面,就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課程體系與其他類型院校的不同在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這一主旨也貫穿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建設的始終,體現在課程體系各方面。文化自信的培育也應伴隨課程建設的全過程;課程目標上,不僅要突出培養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課程內容中,既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發展的要求來訓練學生的應用能力及就業能力,也要充分利用思政課、通識課等加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教育,注重將文化自信融入各類課程中,挖掘專業課中的文化育人功能;課程結構上,把握專業課程和思政、通識類課程的比重,使專業課和思政、通識課之間形成良好配合,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培養全面的應用型人才。
更加突出大格局下文化育人的價值導向。應用型本科高校注重產學研協同發展,即生產、教學、科研相結合,強調區域內產業、教育、科技資源的聯動效應和統籌,企業和本科院?;橐来?,學校教學科研應緊隨產業的發展,解決生產中的問題,推動產業長期發展;產業發展也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科研工作提供方向,實現高校與行業企業、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充分對接。這一過程中,除發揮院校文化育人功能、培養學生文化自信外,還需要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和力量,使政府、社會、企業同高校一同成為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陣地,注重大格局下文化育人的價值導向,使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面向行業、符合專業,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培養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的合格人才打好基礎。
2 加強應用型本科院校文化自信培育的積極意義
首先,從學生層面看,應用型本科院校文化自信的培育有助于大學生加強文化認知,培養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成為技能型人才的同時,也在精神文化滋養中實現立德樹人。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設置、實施、考核等環節較普通本科高校更加側重于專業性和實踐性,學生的培養也更傾向于應用型,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時可能會存在一個誤區:只要學好專業知識、做好實習實訓、提高實踐能力就可以了,而往往會忽視對于文化教育的學習。大學生肩負著文化強國的使命,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有生力量,大學生群體的文化自信培育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也關乎個人的發展。通過在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文化自信培育,加強大學生對于文化的認知,培養良好的責任意識,把個人發展同國家發展緊密結合,使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在具備專業技能的基礎上、更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強大的社會責任感,在追求個人價值的過程中實現社會價值,不論從事何種職業,文化底氣與文化自信是他們未來持久發展的基礎。
其次,從學校層面看,應用型本科院校文化自信的培育有助于學校內涵式發展。學校對于人才的培養理念從過去單純的規模擴大、數量增加轉變為更加注重人才培養質量,這背后不僅包括專業建設,也體現著學校的文化建設與大學精神。高校不僅是學習知識技能的陣地,更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平臺,文化是大學的靈魂,學校的文化建設深刻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優秀的校園文化可促使學生不僅有真才實學、更有真情實感。因此高校應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找準文化發展定位,將文化自信注入大學精神,潛移默化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樹人始終是高校的核心任務,也是高校內涵式發展的靈魂旨歸。立德樹人的根本在于文化育人,通過文化自信的培育,學校轉變以往的教育理念,營造積極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強化價值追求,提升文化品質,讓文化培育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辦學環節中,并和實踐能力、求真精神等綜合素養的培養一同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應用型人才,真正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學術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的全方位育人體系,為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