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東輝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16)
從日常心理咨詢中發現,人際關系壓力,學業壓力、就業壓力等壓力日漸成為高職學生面臨的較大壓力[1]。面對壓力,部分高職學生不知如何應對,用網絡虛擬世界來逃避和麻醉自己[2]。從現實情況看,對手機的過度依賴已經影響了高職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機依賴影響學生的學習,導致學習效率降低;手機依賴影響學生的人際關系,導致學生出現人際關系困擾;手機依賴會損傷學生的身體,引發身體疾病。因此,緩解學生的手機依賴現象刻不容緩。
本次總共抽樣710名學生,有效問卷為633份,有效率為89.15%,學生具體情況如下:

表1 研究對象情況匯總表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該量表由劉賢臣等人編制,共六個維度:①人際關系,主要反映學生在與人交往方面面臨的壓力;②學習壓力,主要反映學生在學習方面經受的壓力和變化;③受懲罰,主要反映學生在受懲罰方面的壓力和變化;④喪失,主要反映學生在親友或財物方面經受的壓力和變化;⑤健康適應,主要反映學生在適應方面經受的壓力和變化;⑥其他,反映其他壓力。該量表共包含27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李克特五級評分法。本研究中,科倫巴赫阿爾法系數為0.954,信度良好,效度檢驗KMO值為0.829,效度良好。
2.手機成癮指數量表(MPAI)
該量表由梁永熾等人編制,共四個維度:①失控性,指個體不能控制地在手機上花費了大量時間;②戒斷性,是指當手機無法正常使用時,個體出現挫敗的情緒反應;③逃避性,是指個體不能正確應對現實中遇到的問題,用手機來麻醉自己,逃避現實;④低效性,指個體過度使用手機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該量表共包含17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李克特五級評分法。本研究中,科倫巴赫阿爾法系數為0.954,信度良好,效度檢驗KMO值為0.829,效度良好。如果量表總分在34~51分,說明個體輕度手機成癮;量表總分在51~68分,說明個體中度手機成癮;量表總分在68~65分,說明個體重度手機成癮。
問卷調查法、統計分析法。

表2 高職生生活事件、手機成癮總體狀況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高職學生的生活壓力總體上較小,手機成癮總體上處在輕度的水平上。

表3 生活事件各維度狀況

表4 手機成癮分類情況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高職生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喪失是其面對的較大的生活壓力。
按照積分標準將手機成癮水平分為4類,1代表沒有手機成癮,2代表輕度手機成癮,3代表中度手機成癮,4代表重度手機成癮。可以看出輕度及以上手機成癮的學生比率為58%,中度及以上手機成癮比率為12.6%。
1.高職生生活事件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
(1)生活事件在性別上的差異

表5 生活事件的性別差異
可以發現,女生在其他維度的得分與男生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在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等各個維度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
(2)生活事件在年級上的差異

表6 生活事件在年級上的差異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生活事件的各個維度上,年級之間存在差異。經過事后比較發現:在人際關系方面,大三年級的壓力最小(M=1.45),顯著低于大一(M=1.59)大二(M=1.67)年級的壓力,大一大二年級沒有顯著差異;在學習壓力方面,大二年級面臨的壓力最大(M=1.74),顯著高于大一(M=1.62)大三(M=1.52)年級的壓力,大一大三年級沒有顯著差異;在健康適應方面,大三年級的壓力最小(M=1.38),顯著低于大一(M=1.47)大二(M=1.54)年級的壓力,大一大二年級沒有顯著差異;在其他方面,大一年級面臨的壓力最大(M=1.45),顯著高于大二(M=1.38)大三(M=1.29)年級的壓力,大二大三年級沒有顯著差異。
2.高職生手機成癮指數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
(1)手機成癮指數在性別上的差異

表7 手機成癮指數在性別上的差異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手機成癮指數只有逃避性這一維度在性別上有顯著差異,女生的得分顯著高于男性。
(2)手機成癮指數在年級上的差異

表8 手機成癮指數的年級差異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在手機成癮指數、失控性、戒斷性、逃避性和低效性上年級之間存在差異。通過事后比較發現:總體上看,大三年級的手機成癮程度最低(總分 =35.35),顯著低于大一(M=39.65)大二(M=39.07)年級,大一大二年級沒有顯著差異;在失控性上,大三年級的得分最低(M=14.38),顯著低于大一(M=16.01)大二(M=15.37)年級的得分,大一大二年級沒有顯著差異;在戒斷性上,大三年級的得分最低(M=7.89),顯著低于大一(M=8.82)大二(M=8.83)年級的得分,大一大二年級沒有顯著差異;在逃避性上,大三年級的得分最低(M=6.60),顯著低于大一(M=7.48)大二(M=7.58)年級的得分,大一大二年級沒有顯著差異;在低效性上,大三年級的得分最低(M=6.48),顯著低于大一(M=7.33)大二(M=7.29)年級的得分,大一大二年級沒有顯著差異。

表9 生活事件和手機成癮之間的相關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生活事件和手機成癮之間呈現極其顯著的正相關。
高職學生生活事件的均分為1.48,可以看出總體上講,他們面臨的生活壓力較小,但是仍不可掉以輕心,與以往的研究相比,高職學生的生活壓力有增大的趨勢[3]。從具體維度上看,學習壓力是目前高職學生面臨的最大壓力,相當部分的高職生學習底子較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上課聽不懂,出現厭學的狀態,因此要多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研究發現,生活壓力存在年級和性別差異,因此要因材施教,對不同群體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
高職生手機成癮的均分為38.08,處在輕度成癮的水平,但是中度及以上成癮者占比為12.6%,這一比例較大。部分高職生過度依賴手機,自控力較差,因此要引導這部分學生認識到手機依賴的危害性,提升其自控力。
研究發現,生活壓力與手機成癮之間呈現極強的正相關,生活壓力可能是導致手機成癮的重要因素。部分高職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壓力不知如何應對,因而采用逃避式的行為,沉溺于網絡世界。因此,要引導高職學生正確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可以舉辦“壓力管理”類的講座,開展“壓力管理”主題的心理團輔活動,引導學生正確應對壓力,避免手機和網絡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