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溪藤鐵,其技藝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安溪當地的家居工藝企業
從最開始的竹編藤編技藝到現在成熟的藤鐵工藝,一步步走來,不斷地蛻變與發展,現如今安溪已成為“世界
藤鐵工藝之都”。藤鐵藝術如何在現代家居裝飾品領域更好地融入與發展,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本文將以《梅
花三弄系列花瓶》為例,從文化融合、材質搭配、提升產品附加值三個方面探究藤鐵藝術與現代家居裝飾品的
結合與創新。
關鍵詞:藤鐵藝術;家居裝飾品;創新;產品附加值
安溪古稱清溪,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其不僅有上千年的產茶制茶歷史,還是“中國藤鐵工藝之鄉”和“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由最初古老的民間傳統技藝竹藤編制發展到現在成熟的藤鐵技藝,其結合了家居日用品的實用性以及裝飾品的工藝美,是一項了不起的文化遺產。安溪滕鐵技藝的發源地是尚卿鄉,在當地,18 個村子里,有17 個村子約70% 以上的勞動力從事竹、藤、鐵相關的編制加工工作,其人數達到了近萬人,是名聞遐邇的藤鐵工藝之鄉。
安溪的藤鐵藝術歷史悠久,被譽為“指尖上的魔幻藝術”,竹、藤、鐵等材料在安溪藝人的手下,變成一件件工藝品,走進大家的日常生活。竹和藤兩種材質的產品都是需要手工編織的,但是兩者對比來看,藤的韌性更足,不宜折斷,所以在與鐵的結合中,材料更多地選擇了藤,竹子則作為輔助材料,這樣的編織可以更加精美。當然,藤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存放時間更久,有很好的可塑性。因此,在材料上逐漸由竹向藤鐵轉變,實現了一次重大突破。
上個世紀90 年代初期,這項傳承了上千年的手工藝在以陳清河為代表的發展中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開啟了安溪藤鐵工藝的新篇章。安溪人在對待這項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工藝上沒有安于現狀,而是不斷地創新突破,走出了一條由竹編藤編到藤鐵工藝的蛻變之路。現如今,安溪藤鐵家居工藝產品已經遠銷60 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筆者看來,將藤鐵工藝與現代家居裝飾品相結合,是一種大膽創新,其整體效果出人意料,使原本裝飾性相對單一的藤鐵藝術,變得更加具有文化內涵,從而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并且改變了這一民間工藝在未來市場發展上的層次與高度,有助于匠人們創造出更多兼具欣賞性和藝術性的產品。
在此,本文以《梅花三弄系列花瓶》為例,從文化融合、材質搭配、提升產品附加值三個方面探究藤鐵藝術與現代家居裝飾品的結合與創新。
一、文化融合
一件好的作品是具有一定的寓意與靈魂的,不僅僅要觀其表面是否美觀,更要注重其文化內涵與寓意的表達。在作品《梅花三弄系列花瓶》的創作中,不僅僅將安溪當地成熟的藤鐵藝術融入其中,并且賦予了產品“梅花三弄”的含義。“梅花三弄”原本是一首笛曲,后來被改編為古琴曲,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前六段,采用循環再現的手法,后四段為第二部分,表達梅花靜與動的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懷,以此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一曲《梅花三弄》別具風情,將其融入此作品當中,也寓意這花瓶的主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而簡潔的鐵藝邊框貫穿在藤編花瓶當中,自然淳樸的原色系材質,搭配上梅花的紅與鐵藝的黑,產生了和諧美好的創意表達。
二、材質搭配
眾所周知,鐵藝材質有兩大好處,一是工藝簡單,便于塑形,成本低;二是硬度好,不易破損。相對于鐵藝的硬,藤編則展現出柔的一面,它可以表現柔和的外觀形態以及藝術的美感。藤編這種天然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環保性,所以更容易被當代人所接受,它是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一種天然無公害材料。在《梅花三弄系列花瓶》作品中,兩種材質各顯特色,柔軟與剛硬、輕盈與穩重形成了一種剛與柔的碰撞。藤鐵所制成的現代家居裝飾品,以鐵為骨、藤條為肉,既自然清新又典雅質樸。在安溪滕鐵手工藝發展成熟的今天,適當加入其他材質的融合,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梅花的枝干采用木根雕出其仿真的形態,配以鮮紅的梅花,整件作品剛柔并濟,較好地展現了材質搭配的魅力所在。
三、提升產品附加值
什么是產品的附加值呢?日本產品設計家平島廉久認為,商品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有兩種:一種是硬性商品價值,是指商品實際能提供給消費者的功能;另一種則是軟性商品價值,則是指滿足消費者感性需求的某種文化,比如高貴感等。產品附加值還可詳細分為文化附加值、情感共鳴附加值、趣味附加值等。
在作品《梅花三弄系列花瓶》中,賦予了產品一種“梅花三弄”的高雅情懷,滿足使用者對高尚品格的追求。這樣的現代家居裝飾品符合新時代人們的需求,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單純滿足單一功能的商品已經不符合市場以及人們現階段的需求,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才能夠在市場上走得更遠。《梅花三弄系列花瓶》不僅具有外觀裝飾美感,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文化附加值,其所寓意的高雅品格也符合人們的精神追求。因此,具有一定美好寓意、能夠引起精神共鳴的產品,更加符合當下人們的消費需求。
綜上所述,通過作品《梅花三弄系列花瓶》,我們能夠從文化融合、材質搭配以及提升產品附加值三個方面清楚地看到,將安溪藤鐵藝術與現代家居裝飾品相結合,通過一些設計手法,是可以提升產品附加值的,能夠為今后安溪藤鐵工藝的發展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我們也希望安溪藤鐵技藝在未來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群體關注,能夠站在更高的舞臺展示這門民間傳統技藝,不斷與時俱進,實現更大的發展。
作者簡介:
陳飛成,1990 年5 月生,男,漢族。大學本科學歷,泉州市高層次人才(第五層次)。現任職于泉州恒昇達工藝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工藝品和展廳的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