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衛東
摘要:近年來,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包括農業在內的各個領域的生產技術都在不斷更新。現代農業的生產目標主要是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許多面食的原料,如何利用技術促進優質小麥的種植和推廣對農業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優質小麥栽培技術,隨后從兩個方面分析了其推廣對策,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小麥栽培技術;推廣;對策分析
0? 引言
我國人口居世界第一,糧食生產與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直接相關。隨著我國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填飽肚子,而是追求食物的質量。由于小麥被用作食品工業生產的原料,因此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的發展也迫在眉睫,只有通過改進栽培技術來培育出優質小麥品種,小麥栽培產業才能健康發展。
1?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
1.1? 品種選擇
種植優質小麥的前提是優質品種,根據生長地區的土壤和氣候環境,從各種小麥品種中進行選擇。例如,在小麥病發病率高的地區,選擇對病蟲害具有高度抵抗力的小麥品種進行播種。應根據生長季節的地理環境選擇不同的品種,并應為春季種植區選擇春小麥品種,對于秋季種植區,必須選擇耐寒品種,以便小麥可以安全地過冬。在多雨的地區,應選擇抗倒伏性更強的品種,可避免大量倒伏對小麥的影響。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應選擇針對性的品種來解決病蟲害問題,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災害的影響,從而有效提高小麥單產[1]。
1.2? 科學施肥
在整地工作完成之后,土壤中的養分不足以使小麥生長,因此需要根據土壤條件選擇肥料。化肥中的肥料也應按合理比例進行配比,根據當地情況,有必要選擇有機肥料和復合肥料進行施肥,其中有機肥料可以有效地確保土地的生命,并防止由于過度使用復合肥料而造成的過度酸化和土壤硬化出現裂紋。如果土壤的酸度超過標準,則可以通過向土壤中添加生石灰來調節pH值,并改善土壤pH值超出標準的問題。生石灰還可以減少土壤中的有害細菌并減少小麥疾病的可能性。科學合理地施肥可以確保小麥吸收足夠的養分,使小麥健康成長,并可以提高優質小麥品種的質量和單產。
1.3? 有效防治病蟲害
播種小麥時,在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護其免受疾病和害蟲對小麥的威脅。因此,在小麥的生育期,有必要定期檢查田間面積并及時清理田間雜草,以免剝奪小麥的營養。同時,清除雜草可以防止細菌傳播到小麥。為了防止小麥疾病,在播種前,小麥種子要用干燥和適當的農藥覆蓋,以防止病蟲害爆發。小麥在發芽和生長時也很容易吸引害蟲。當前的解決方案通常是噴灑農藥殺死害蟲,但是也可以選擇利用有益的昆蟲來抵抗害蟲。當然,在選擇有益昆蟲時,還必須根據當地情況選擇害蟲的天敵,這不僅有效地減少了害蟲的繁殖,而且減少了農藥的使用[2]。
2?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推廣策略
2.1? 制定補貼策略
優質小麥在推廣初期往往存在價格上漲的問題,普通農民的高種植成本和低廉的銷售價格使人們無法購買昂貴的小麥品種,改良品種的推廣和應用緩慢。有關部門要從農民的實際出發,制定相應的補貼政策,用糧食補貼減輕農民的種植負擔。對于貧困家庭,可以免費提供種子,并且在收割后期補貼費用。其次,國家還應保證糧食價格。近年來,小麥價格一直非常低。農民在種植前后都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資源。最后,農民可以用出售小麥的收益來購買季節性農作物的種子和肥料。因此,政府應制定一項有利于種植者的政策,以激發他們對種植的熱情,并改善優質小麥種子的推廣和利用。
2.2? 利用互聯網進行推廣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普及和國內媒體時代的到來,可以促進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的推廣。在公共關系工作中,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農業網站,設置相關的種植技術教育,鼓勵種植者進行搜索,利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來科普科學種植技術的優勢,并制作種植視頻。農民也可以清楚直觀地完成此操作,學習種植技術的相關知識。其次,視頻應包括相關的種植預防措施,化學肥料的使用建議等,以使種植者更容易接受。最后,在日常推廣中,擴展人員進入種植區,進行田間調查,了解田間情況,推廣合適的小麥品種,然后為當地種植者提供咨詢熱線,并提供專門的客戶服務人員回答問題。組織并促進小麥種植技術的發展。
3? 結語
種植優質小麥的技術必須考慮時間、地點和人員,并且此過程也必須分階段進行。耕作中的所有聯系都應以標準化耕作技術為目標,以為小麥生長提供高質量條件并確保小麥的質量和產量。其次,在推廣優質小麥種植技術時,必須首先從種植者的關注開始。在確保優質小麥質量和單產的同時,種植者必須能夠承受日益增長的成本,并采取相關政策鼓勵種植者種植優質小麥,我國小麥種植業通過現代互聯網技術為種植者提供種植技術來實現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孟自力,閆向泉,朱倩,等.優質小麥栽培技術及推廣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7):58-59.
[2] 許玲.小麥優質化技術發展趨勢與推廣對策探究[J].南方農業,2020,14(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