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岱鑫 袁婧 孫卓 劉天斌 丁娜
摘要 農業發展可以提升國民經濟水平,但是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注重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是保證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基于此,分析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及農業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再有效分析了農業氣象與生態系統的工作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建設。
關鍵詞 農業氣象;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05–0080–02
農業發展與戶外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生產方式主要為戶外模式,在天氣的影響下形成不同的產量及質量,因此農業在發展過程中比較依賴自然環境及生態資源。但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農業發展速度也逐漸加快,導致自然環境遭到污染及破壞,出現生態環境問題。農業需要緊跟時代步伐,認識到農業氣象發展的重要性,有效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不斷加強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使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1 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理論
農業發展是經濟發展與科學技術進步的共同作用的結果,科學技術使農業得到有效發展,但人們對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理解不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固化思維,依然延用傳統思想,認為農業發展取決于天氣,與現代科學發展并無關系。對于農業氣象的認識不足,也不了解氣象發展對農業生產的優勢[1]。關于生態環境的建設,實際生活和生產的過程中都離不開生態環境,它們又時刻影響著生態環境發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們的重視[1]。因此,在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中需要彌補現存的不足之處,調整農業結構并增強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的建設意識,積極參與生態環境建設,更好地促進農業氣象服務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積極參與相關活動,進一步保護農業生產環境及促進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有效改善生態環境[2]。
2 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
2.1 農業用地資源減少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土地資源被更多行業占領,因此土地資源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土地是人們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生態系統、經濟發展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從土地資源的數據來看,我國土地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城市化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大量土地資源被占用,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合理分配及利用土地資源,導致土地資源出現分配不合理的現象,也出現土地資源浪費的情況,使農業用地資源逐漸減少,為了達到農作物高量,人們會利用不同方法增加產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土地資源的肥沃程度,直接導致農業及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影響[3]。
2.2 農業生態系統脆弱
在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中,還存在農業生態系統脆弱的問題。一方面由于經濟不斷發展,產生的工業廢氣或污水排放造成土地污染;另一方面由于相關技術發展,對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影響;還有就是因人們對農業發展認識不足,使用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導致土地營養缺失或土地富營養化,多方面因素使農業生態系統變得更加脆弱[4]。生態系統中的很多元素是人們所需要的,同時許多物質元素也是被人們所使用的,因此對生態系統物質循環造成一定的影響。改變現狀則需要人為的物質輸入,例如通過施肥等保證生態系統的平衡性。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生態平衡的暫時性,需要長遠考量,選用適當的技術根據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有效改善,避免出現長時間的發展導致生態系統的脆弱化。
2.3 農業環境污染嚴重
環境污染情況已經在社會生活中逐漸擴散,也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在農業發展中,一旦遭受環境污染,農業的生產環境及農產品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僅降低耕地質量,也在農產品中有大量的農藥殘留。農業環境的污染問題不僅會對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更重要的是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對于農業污染區的治理是亟需的、也是必要的,還需要實時監測與管理農業產品的污染情況,改善環境污染,促進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5]。
2.4 農業自然災害增加
關于自然災害的影響和侵襲,近年來頻繁出現,對農業生產造成直接影響,也對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隨著自然災害破壞程度的提升,極端天氣的發生次數也逐漸增多,涉及范圍越來越廣。關于農業自然災害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與生態環境的破壞有一定的關系,人們不重視生態環境導致出現土地污染、水源污染及空氣污染等現象,自然災害隨著污染情況的嚴重逐漸增加,對于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來說是重要的制約因素。
3 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對于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工作,需要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及農業現狀,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系統,認識與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使用相關的管理方式及管理體系,有效利用信息化設備建設網絡,從多角度為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建議。
3.1 有效認識與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在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先要對其有足夠的認識與了解,再有效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是工作的基礎內容,同時也是工作實施過程中的必要內容,需要人們提高重視程度。農業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定的服務,同時人們在生產活動中破壞生態系統,損害人們自身利益。如在生產及發展的過程中,農產品質量受到影響,生態多樣性也受到影響等。因此,在農業氣象工作的研究時,及在農業生態環境系統的建設中需要充分認識到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了解農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綠色發展理念及評估生態環境的等內容,逐漸提升人們的意識,從思想上有效改變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工作。
3.2 有效重視農業氣象研究
需要有效重視農業氣象研究,為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生態環境中的氣象內容是多變且活躍的,是氣象研究者的重要難題。在農業相關氣象研究中,需要重點研究生產實踐及氣象服務之間的關系,重視農業生物氣象研究,使農業氣象在生態環境建設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作出相應的貢獻。除此之外,在研究農業氣象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氣象研究的力度及范圍,可以為生態環境的建設提供有效服務。有效管理相關工作,使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及制度規范化,真實有效地開展農業氣象研究工作。
3.3 有效認識與提升農業氣象的實用性
農業氣象是研究農業與氣象條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規律的科學,它不僅是應用氣象學的分支,同時也是農學的基礎內容。因此有效認識與提升農業氣象的實用性,建設相關管理體系,定期宣講農業氣象相關知識,對于生態環境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3-5]。在現在農業發展狀態中,不僅需要有效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也需要從多方面與農業氣象形成合作關系,利用有效設備進行信息化管理,使相關工作可以順利開展,有效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4 培養農業氣象及生態環境專業人才
專業人才的培養是開展農業相關工作的基礎,也是相關工作的重點。農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農業對生態環境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而生態環境發展對于農業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培養農業氣象及生態學相關的復合型人才,結合社會發展現狀,依據實際發展情況提出科學合理化的工作建議。對于現有農業氣象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并從思想上提高責任觀念,積極參與生態環境建設,根據相關內容的實際發展情況不斷提升專業應對能力,拓展研究領域,逐漸發展成為復合型人才。
4 結語
對于農業大國來說,我國在經濟發展為人們帶來利益的同時也需要考慮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基礎來發展經濟,需要積極面對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并根據制約因素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工作建議,改變人們傳統的思想,認識到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有效保護農業健康發展,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衛華.淺析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和發展核心要點[J].農業災害研究, 2020, 10(7): 71-72.
[2] 俞詩汀,林瑞耿,李青松.基層智慧農業氣象服務與生態環境保護策略[J]. 現代農村科技, 2020(6): 108.
[3] 李天宇,王松虎.農業氣象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分析[J]. 南方農機, 2019, 50(18): 104.
[4] 李鴻強,黃振,蔡冬梅,等.提高縣級氣象綜合服務能力的對策探討[J]. 綠色科技, 2018(18): 34-35, 38.
[5] 鄭治斌,方虹,崔新強,等.氣象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策探析[J]. 現代農業科技, 2018(17): 192-196.
責任編輯:黃艷飛
Analysi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omet-eorolog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U Dai-xin et al(Panjin Meteorological Bureau, Panjin, Liaoning 124010)
Abstrac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the level of national economy, but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premise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thi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of agrometeorolog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oecosystem a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working strategies of agrometeorology and ecological system are effectively analyzed,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of agrometeorolog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Agrometeorolog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