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瑞 朱穎 王金虎 陳德超
收稿日期:2019-12-18
*基金項目: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資助項目;蘇州科技大學風景園林學學科建設項目。
第一作者:劉冬瑞(1996- ),男,碩士生,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E-mail:1945966264@qq.com
通信作者:朱穎(1973- ),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E-mail:zhuying@mail.usts.
edu.cn
摘要:探究溧陽紫楠天然群落的層次結構、物種多樣性及穩定性特征,可為宜溧山區紫楠天然種群的保護提供指導,為紫楠在城市綠化中的運用提供參考。文章結合溧陽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項目,基于10個20 m×20 m的調查樣地,運用生態學有關研究方法對溧陽紫楠天然群落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溧陽紫楠天然群落共有維管植物39科64屬70種,其中種子植物34科57屬63種,蕨類植物5科7屬7種;群落垂直結構明顯,紫楠、毛竹等為群落優勢種;種子植物區系成分以熱帶性質為主;群落物種多樣性總體表現出灌木層最大、草本層次之、喬木層最小的特征;該群落仍處于不穩定的狀態。
關鍵詞:紫楠,群落結構,物種多樣性,群落穩定性,江蘇溧陽
DOI: 10.12169/zgcsly.2019.12.18.0001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Species Diversityof ?Phoebe sheareri
in Liyang of Jingsu Province
Liu Dongrui Zhu Ying Wang Jinhu Chen Dechao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on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al, species diversity and stability of ?Phoebe ??sheareri ?community in Liyang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natural ?Phoebe . ??sheareri ?community in Yili mountainous area and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hoebe sheareri ?in urban greening. Based on the 10 20m×20m survey samples for the Biodiversity Survey Project of Liyang City, the paper adopts research methods related to ecology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oebe sheareri ?commun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70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belonging to 64 genera and 39 families in the natural ?Phoebe sheareri ?community, among which there are 63 species of seed plants from 57 genera and 34 families and 63 species of ferns from57 genera in 5 families, and the community has obvious vertical structure with ?Phoebe ??sheareri ?and Phyllostachys edulis ?the dominant species. The floristic components of seed plants are mainly tropical, and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the community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shrub layer is the largest, followed by the herbaceous layer and the arbor layer. The community is still in an unstable state.
Keywords: ?Phoebe sheareri , community structure, species diversity, community stability, Liy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紫楠( Phoebe sheareri) 是我國珍貴的特有植物,屬樟科(Lauraceae)楠屬( Phoebe )植物,其樹形優美、葉大蔭濃,是良好的城市園林綠化樹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紫楠生長慢,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多生于海拔1 500 m以下的闊葉林下或濕潤的溝谷中,在江蘇、安徽和浙江等省均有分布。近年來,紫楠盜采現象嚴重,數量急劇減少,人為活動的干擾導致了紫楠群落結構的改變,使其生境逐漸縮減和退化,因此紫楠自然種群的數量和規模都呈現退減趨勢,亟待保護。
當前對紫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子萌發[1]、木材特征[2]、生物特征[3]等方面,對于紫楠群落的研究側重于群落分布[4]和空間結構[5]等,相關研究成果為紫楠的保護及培育提供了有效的指導,但紫楠天然群落物種多樣性的研究卻較少。群落物種組成是了解群落結構的基礎,物種多樣性作為群落結構的重要特征[6],可以度量群落結構和功能的復雜性。研究群落的物種組成和物種多樣性能夠更好地認識群落的特征,群落的穩定性則能反映群落的演替狀況[7]。宜溧低山丘陵區是紫楠集中分布地之一[8],在對溧陽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時發現,目前僅在溧陽宜溧山區部分區域有保留良好的紫楠天然群落。本文采用森林群落調查方法研究溧陽宜溧山區紫楠天然群落的物種組成、垂直結構,歸納其種子植物的區系組成,并分析群落生物多樣性和穩定性特征,以期為溧陽地區紫楠自然種群的保護管理提供指導。
1 研究區概況
溧陽市是江蘇省常州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北緯31°01′~31°41′,東經119°08′~119°36′,位于蘇、浙、皖3省的交界。溧陽市地形復雜,地勢南、西、北較高,南部為宜溧山區,西北部屬溧北山區,海拔為541 m的仙山頭為境內最高的山體。溧陽處于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約16 ℃,年平均降雨量為1 005~1 136 mm,水熱資源優越,是江蘇省植物種類最豐富、類型最復雜的地區,其中宜溧山區就是華東地區紫楠天然群落的集中分布地之一。溧陽的紫楠群落在20世紀60年代已有記載,調查中發現兩處規模較大的天然紫楠群落,一處位于西陰棵,屬龍潭林場經營管理區域,已建立江蘇省紫楠極小種群保護小區,另一處位于金剛岕,群落處于自發生長的狀態。
2 研究方法
2.1 樣方調查方法
采用方精云[9]等提出的森林群落調查方法,在西陰棵和金剛岕選擇生境良好、結構明顯的紫楠天然群落,設置10個喬木樣地,樣地大小為20 m×20 m,并在其中心點及四角上分別設置2 m×2 m的灌木樣方和1 m×1 m的草本樣方,記錄樣方地理信息及群落生境類型、立地條件、郁閉度等信息。喬木樣方記錄樹種名稱、數量、胸徑、高度等信息,灌木樣方(含胸徑小于3 cm的喬木幼苗)及草本樣方(含高度小于10 cm木本植物)記錄植物名稱、數量、平均高度及蓋度等信息,分別進行重要值的計算。
2.2 物種重要值及群落多樣性測度方法
重要值是某一物種在群落中地位和數量的綜合指標,能夠為群落中優勢種、建群種的識別提供客觀參考,也是群落物種多樣性指數和穩定性計算的重要基礎。根據實地踏查的數據,對紫楠群落中各個物種的重要值進行計算[10]:
喬木的重要值=(相對密度+相對頻度+相對顯著度)/3
灌木/草本的重要值=(相對密度+相對頻度+相對蓋度)/3
溧陽紫楠天然群落呈現小斑塊式分布,α多樣性指數主要是針對局域均勻生境中物種的多樣性,綜合考慮物種的數目和均勻度2個方面的內容[11],可以更準確地了解其多樣性特征,包括Margalef物種豐富度指數、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impson多樣性指數、Pielou均勻度指數及生態優勢度指數[12]。
2.3 群落穩定性評估方法
群落的穩定性是群落結構與功能的綜合特征,有助于了解群落的動態過程。改進后的M-Godron法考慮了群落中喬、灌、草的全部種類,在計算中排除了人的主觀干擾,能夠全面客觀地體現群落的穩定性狀態[13]。根據紫楠群落中所有植物相對頻度隨種類倒數累積而累積的趨勢建立數學模型,模擬出散點圖平滑曲線,曲線與y = 100-x方程的交點和穩定點(20,80)的歐式距離越近,則群落越穩定。
3 結果與分析
3.1 紫楠群落物種組成及垂直結構
根據調查,溧陽紫楠天然群落中共有維管植物39科64屬70種,包括種子植物34科57屬63種和蕨類植物5科7屬7種。其中,1科1種的植物共有21科,占科的比例最大,達53.9%,包括八角楓科(Alangiaceae)、唇形科(Labiatae)、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含2~4種的科共有16科,包括大戟科(Euphorbiaceae)、鱗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樟科等,占總科數的41.0%;超過4種的科僅有百合科(Liliaceae)和薔薇科(Rosaceae),占科總數的5.1%。
溧陽紫楠天然群落垂直分層明顯,其中喬木層共有15種植物,可分為第一亞層和第二亞層。第一亞層高度達到8 m以上,該層郁閉度約為0.3,主要植物種類包括女貞、香果樹、毛竹等;第二亞層高度約為3~8 m,郁閉度約為0.75,主要為紫楠、香果樹、黃檀等。通過計算群落中各植物重要值(表1)可知,在喬木層中,紫楠重要值最高,是該群落的優勢種,其次為毛竹,是群落的特征種;重要值達到6%以上的樸樹、香果樹、櫸樹和山胡椒為重要的建群種。灌木層高度在1~3 m,郁閉度為0.3~0.5,主要種類有紫楠、青岡、茶等。在30種灌層植物中,紫楠幼苗的重要值最大,說明紫楠在灌木層中仍為優勢種,能夠進行自然更新;茶的重要值僅次于紫楠幼苗,具有重要的優勢地位。草本層共有29種植物,主要包括刺頭復葉耳蕨、虎耳草、紫萁等,其中,刺頭復葉耳蕨的重要值最大,其次是淡竹葉、虎耳草和透莖冷水花等,均具有一定的生長優勢。層間植物主要有蛇葡萄、飛蛾藤( Dinetus racemosus )、三葉地錦( Parthocissus smicordata )等。
3.2 紫楠群落種子植物的區系成分
種子植物屬的區系組成能夠體現植物的地理分異進化情況,參照吳征鎰[14-15]種子植物分布區類型系統,對溧陽紫楠天然群落中種子屬分布區類型進行劃分,57屬種子植物可劃分為12種分布區類型和10種變型,共22種類型。
從屬的區系分布看,世界分布型僅有3屬,占總屬的5.26%,分別是蒿屬( Artemisia )、虎杖屬( Reynoutria )和懸鉤子屬( Rubus ),說明該紫楠群落有一定的特征性。熱帶分布屬有26屬,占該區非世界分布屬的48.14%,其中,泛熱帶分布最多,共9屬,占非世界分布的46.67%,主要包括黃檀屬( Dalbergia )、樸屬( Celtis )、冬青屬( Ilex )等,這些屬的植物多為群落的建群種。溫帶型的屬和熱帶型屬比例相當,共有27屬,占該區非世界分布的50%,其中剛竹屬是喬木層的優勢屬,薔薇屬( Rosa )、野鴉椿屬( Euscaphis )等則是灌叢優勢屬。中國特有的屬在紫楠天然群落中僅有牛鼻栓屬( Fortunearia ),占該群落中非世界分布科的1.85%。
3.3 紫楠群落物種多樣性特征
通過對溧陽紫楠天然群落各層物種多樣性指數進行計算(表2)可知,該群落中各層的Magarlef指數、Shannon-Wiener指數和Pielou指數指數表現為:灌木層>草本層>喬木層。Shannon-Wiener指數能夠反映群落物種數目的豐富性和個體的均勻度,是群落多樣性的綜合體現,因此該群落在物種多樣性上,灌木層最大、草本層次之、喬木層最小。Pielou指數和Magarlef指數計算結果同樣印證了這一特征。Simpson指數表現為:灌木層=草本層>喬木層,前兩者的Pielou指數僅相差0.01,而Simpson指數是從個體集中程度反應均勻度,可見草本層和灌木層均勻度相差不多。生態優勢度表現為:喬木層>草本層>灌木層,生態優勢度指數主要用來說明群落優勢種地位的突出性,因此喬木層優勢種的地位較為突出。
3.4 紫楠群落穩定性
如圖1所示,紫楠群落的擬合曲線為 y=-0.009 9x2+1.906 9x+3.988 8(R2 =0.9951),曲線與直線方程的交點坐標為(37.90,62.01),和穩定點(20,80)的歐氏距離約為25,相對較大,說明該紫楠群落尚未達到穩定狀態。
4 結論與討論
4.1 結論
溧陽紫楠天然群落共有維管植物39科64屬70種,其中種子植物34科57屬63種,蕨類植物5科7屬7種。群落垂直結構分層明顯,喬木層紫楠重要值最高,其次是毛竹;灌木層中紫楠幼苗與茶的重要值較高,占據優勢地位;草本層重要值較高的有刺頭復葉耳蕨、淡竹葉等。在群落種子植物屬的區系組成上,57屬可分為22種類型,包括12種分布區類型和10種變型,以熱帶性質分布為主,表現出熱帶、亞熱帶向溫帶過渡的性質,這與溧陽地處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北界的地理位置相適應。在群落物種多樣性上,整體表現出灌木層最大,草本層次之,喬木層最低的特征。群落擬合曲線與穩定點之間有一定的距離,說明該群落暫未達到穩定狀態,仍處于演替過程,喬木層和灌木層中常綠成分較多,群落有向常綠闊葉林演替的趨勢。
4.2 討論
4.2.1 溧陽紫楠群落物種多樣性特征變化
劉防勛[16]在1957年的研究中指出,溧陽紫楠群落的物種多樣性呈現喬灌木豐富、草本極少的特征。通過對比,可以發現當前溧陽紫楠天然群落中草本和灌木層物種多樣性均有明顯提高,而喬木層多樣性則有所降低,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與毛竹擴張有關。林倩倩[17]、徐道煒[18]等認為毛竹林的擴張對其他類型森林群落的物種多樣性存在顯著影響,其中對于喬木層的物種多樣性影響較大,對于灌木層和草本層的影響程度偏小,甚至會促進部分灌木層和草本層物種多樣性的增加。溧陽紫楠群落中灌木層的物種多樣性表現較高,其次為草本層,喬木層最低,這也驗證了林倩倩、徐道煒的研究結論。另外,野外調查發現,紫楠群落中存在盜伐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喬木層郁閉度的減小,為灌木及草本層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條件,從而促進了物種多樣性的增加。
4.2.2 溧陽紫楠群落與其他地區群落特征的差異
在群落結構與物種組成上,溧陽紫楠天然群落與句容市寶華山紫楠風景林[5]和蘇州穹隆山紫楠天然群落[19]類似,具有較多共同種,尤其是青岡、樸樹、冬青等。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物種的生態習性與紫楠較類似,另一方面可能是溧陽、句容和蘇州地理位置與氣候特點的相近性所致。
在群落物種多樣性上,溧陽紫楠天然群落物種多樣性整體表現出灌木層>草本層>喬木層的特征,而杭州西湖寶石山的紫楠群落物種多樣性特征則表現出草本層>喬木層>灌木層[20]。在各層的物種數量上,溧陽紫楠天然群落和寶石山紫楠群落喬木和草本層物種數量均相差不到5種,但是在灌木層物種數量上前者是后者的3倍。寶石山位于西湖景區內,考慮到景觀效果,植被曾多次進行人工改造,這可能是導致灌叢物種多樣性較小的原因之一,這與李軍[21]得到的一定干擾下紫楠群落灌木層物種多樣性指數隨干擾強度的增加而減小的結論相一致。
4.2.3 紫楠群落穩定性與多樣性
本研究采用改進的M-Godron法進行群落穩定性分析,該方法對群落內物種的頻度與物種個數進行定量化的計算,以方程求解方式解決了人工繪圖的誤差性問題,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全面性。徐俏[22]、陸龍龍[23]等人利用該方法探究了不同類型植物群落的穩定性,計算結果因群落的不同而差異較大。綜合來看,多數人以交點到穩定點的歐式距離小于14.142(102+102)作為穩定性的參考值,本文中計算得到的結果為25,明顯大于14.142,因此判斷溧陽紫楠天然群落未處于穩定狀態。然而,目前對于群落穩定性的判斷方法仍處于討論中,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認知,本文未結合其他方法進行對比分析,未來研究可以綜合考慮多種方法進行群落穩定性的評判。
有研究認為群落結構越復雜,則穩定性越好[24],也有學者指出群落的穩定性與物種多樣性并不能用簡單的線性關系進行衡量[25-26]。溧陽紫楠天然群落物種多樣性較豐富,但群落尚未處于穩定狀態,這表明群落物種的多樣性和穩定性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相關性,環境和外界干擾等因素均可能影響兩者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陳勤華,邵愛華,蔣旭,等.不同預處理對紫楠種子萌發的影響[J].現代園藝,2018(7):37-39,178.
[2]劉虎,劉敏,湯雯,等.紫楠木材的構造特征[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7,45(2):53-56.
[3]周存宇,萬小麗,張建,等.五種楠屬植物葉片油細胞和黏液細胞的比較[J].湖北農業科學,2015,54(18):4506-4508,4518.
[4]李冬林,金雅琴,向其柏.我國楠木屬植物資源的地理分布、研究現狀和開發利用前景[J].福建林業科技,2004(1):5-9.
[5]鄧送求,閆家鋒,關慶偉.寶華山紫楠風景林林分空間結構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0,38(4):29-32.
[6]戈峰.現代生態學(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7]孔磊,朱瑩,沈靜靜,等.江蘇溧陽香果樹群落組成及物種多樣性分析[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5,35(3):84-89.
[8]陳云霞,謝春平.華東地區楠木屬植物的地理分布及資源保護對策[J].林業科技開發,2014,28(3):13-17.
[9]方精云,王襄平,沈澤昊,等.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內容方法和技術規范[J].生物多樣性,2009,17(6):533-548.
[10]林鵬.植物群落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11]桂旭君,練琚愉,張入勻,等.鼎湖山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垂直結構及其物種多樣性特征[J].生物多樣性,2019,27(6):619-629.
[12]陳模芳,丁貴杰,張仁波.不同馬尾松群落類型結構及物種多樣性特征[J].西部林業科學,2019,48(4):57-65.
[13]鄭元潤.森林群落穩定性研究方法初探[J].林業科學,2000(5):28-32.
[14]吳征鎰,孫航,周浙昆,等.中國種子植物區系地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5]吳征鎰,周浙昆,李德銖,等.世界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系統[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245-257.
[16]劉昉勛.紫楠[J].生物學通報,1957(10):11-16.
[17]林倩倩,王彬,馬元丹,等.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毛竹林擴張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4,42(9):43-47,71.
[18]徐道煒,劉金福,何中聲,等.毛竹向杉木林擴張后的群落物種多樣性特征[J].森林與環境學報,2019,39(1):37-41.
[19]朱洪蓮,蔣小弟,王金虎,等.蘇州穹窿山森林植被調查與群落演替[J].江蘇林業科技,2009,36(4):28-31,37.
[20]刁懷慶.杭州西湖寶石山植物景觀調查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3.
[21]李軍,陸云峰,楊安娜,等.紫楠天然群落物種多樣性對不同干擾強度的響應[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9,36(2):279-288.
[22]徐俏,葉茂,徐海量,等.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對植物群落組成、多樣性和穩定性的影響[J].生態學雜志,2018,37(9):2603-2610.
[23]陸龍龍,郭忠玲,范春楠,等.吉林磨盤山次生落葉闊葉林群落特征和穩定性分析[J].應用生態學報,2018,29(7):2079-2087.
[24]閆東鋒,朱瀅,楊喜田.寶天曼櫟類天然林物種多樣性與穩定性[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1,28(4):628-633.
[25]鄭世群,劉金福,馮雪萍,等.戴云山不同類型植物群落的物種多樣性與穩定性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6,31(6):50-57,64.
[26]劉瑞雪,馮雪,陳龍清.武漢市城市公園綠地典型植物群落類型及物種多樣性研究[J].中國城市林業,2016,14(1):18-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