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同為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目前農資市場肥料情況的調查與分析,發現肥料行業主要存在肥料包裝標識不規范、肥料養分不足、假冒肥料登記證等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肥料行業質量管理監督現狀,提出落實肥料登記、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市場調控幾點建議,旨在促進農業生產發展,保護生態環境。
關鍵詞:肥料行業;質量管理;監督;
肥料是作為生長的必要條件,肥料質量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并且還在一定程度上關系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與生態環境的穩定。據相關實驗研究顯示,肥料對農作物的產量貢獻率在40%以上。因此,針對我國當前肥料行業存在的問題,施以針對性管理監督措施,對于農業生產、人們健康、生態環境保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肥料行業現存質量問題
肥料質量管理監督工作不僅復雜,并且對于人員的專業性要求較高。目前來看,我國肥料質量管理監督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法規的不完善以及人員專業知識的限制,導致肥料市場相對混亂,各種肥料“五花八門”,問題較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①“故弄玄虛”,忽悠消費者。很多在包裝上印有納米肥料、智能肥料的產品實際上只是普通的復合肥,卻憑借這些帶有欺騙性的包裝忽悠消費者,“故弄玄虛”,向消費者承諾該肥料可以根據作物的生長特點釋放養分。再例如,市面上很多葉面肥實際上只是普通的氨基酸類葉面肥,卻被夸張的說成當中含有植物生命因子,可以不用追肥,并且還能夠提高作物30%產量。
②“扯大皮做虎旗”,誘惑消費者。該問題主要表現在微生物肥料上,憑借報紙、電視、專家名人的宣傳,或某行業協會評獎的知名度,“扯大皮做虎旗”,夸大銷售肥料的供銷,以此誘惑消費者。
③“混淆是非”欺騙消費者。在我國,含氯復合肥在包裝上映表明含“氯”的字樣,但很多不良生產商卻混淆是非,用化學符號“cl”代替“氯”。再例如,部分肥料生產商將鎂、鈣、硫等元素與氮、磷、鉀混合在一起,標注成養分含量,甚至有的廠家甚至將腐殖酸、有機質也標注成養分含量,欺騙消費者。
2? 肥料行業質量管理監督建議
2.1? 落實肥料登記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大國,我國有著大量的肥料使用需求。若想確保肥料從生產到使用整個環節有著嚴格的質量保證,落實肥料登記必不可少。在此過程中,必須詳細記錄肥料的生產、銷售等環節的資料,徹底落實肥料登記管理制度,進而對肥料的生產進行有效監督,避免質量不達標的肥料流入市場。
實際工作中,應該對肥料生產企業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核,登記并嚴格核查肥料生產企業的內部實際情況。例如,是否具有肥料生產資格、是否達到相關規定標準。對于具有生產資質的企業,還需對其所生產的肥料質量進行嚴格的鑒定與審查,并記錄檢測結果,從而為后續生產肥料提供檢測標準,避免出現生產肥料與檢測肥料質量不同的情況。
2.2? 完善監管機制
現階段,我國關于肥料生產許可認證提出了更高要求,所有肥料生產企業都需要經過嚴格審查之后方可進行肥料生產。同時,肥料的生產、銷售都有詳細的登記記錄,有效改善了過去肥料市場的混亂情況。但實際生產過程中,為提高自身經濟效益,仍有很多肥料生產企業偷工減料,并非完全按照相關標準進行生產,無法保證肥料質量。因此,進一步完善當前肥料市場的監管機制十分必要。肥料企業日常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必要的監測活動,嚴格監管肥料生產當中的原料使用情況,避免不良企業為獲得更大的經濟利潤而生產偽劣產品。
2.3? 加強市場調控
當前,我國在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方面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從政策、資金方面提供了很大扶持,同時還鼓勵農民將更加先進、高效的生產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活動中。即便如此,由于存在肥料行業的監管問題,還是限制了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目前來看,我國在肥料市場監管方面指導力度遠遠不夠,整個肥料市場仍存在很多問題。例如,除我國自己生產的肥料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肥料來自于國外,因此在質量上未能做到嚴格、細致的檢查與控制,使得市場當中的肥料質量參差不齊。對此,國家有必要對進口肥料進行調控,確保引進肥料能夠滿足我國肥料使用的相關標準。同時,還應該嚴格、仔細的調查我國肥料實際需求,找尋最適用于農作物生產的肥料產品,將肥料種類進行合理劃分,并按照實際需求進行生產。在此基礎上,我國還需要盡可能地研發屬于自己的高質量肥料,以此促進我國肥料市場的進一步完善。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家,肥料質量直接影響著國民平均生活水平。因此,若想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產量,必須施加高質量花費,以此促進農作物生長。但目前來看,我國農資市場當中,偽劣肥料較多,肥料包裝標識不規范、肥料養分不足、假冒肥料登記證等問題較為嚴重,很多不良生產商為獲得更大的經濟利潤欺騙、誘導消費者。針對以上問題,相關部門應落實肥料登記、完善監管制度,并依靠國家的市場調控,提高肥料行業質量管理監督力度,提高肥料質量,保障農民利益。
參考文獻
[1] 王一路.肥料企業產品研發中的質量管理體系分析[J].中國化工貿易,2017,9(23):39.
[2] 朱勝利.肥料行業的質量管理監督研究[J].區域治理,2017(6):33-34,37.
[3] 王杰.淺析化肥質量管理策略[J].中國化工貿易,2015,7(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