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穎
摘要:當前,在面對嚴峻的農村水污染形勢下,本文主要基于循環經濟和社會協同為視角,以農村水污染的現狀和特點為出發點,探討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辦法,以此幫助農村地區可以早日走出水污染的困境。
關鍵詞:循環經濟;社會協同;農村水污染困境;解決辦法
在我國大部分的農村地區,水污染排放有著量大、面廣等的顯著性特點,分別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都造成了不同嚴重地威脅,其中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污水、化肥農藥殘留物、家禽養殖糞便等等。基于此,在農村水污染的困境的解決方法中,引入循環經濟與社會協同,可以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到農村水污染的治理過程中。
1? 農村水污染的現狀和特點
1.1? 農村水污染現狀
在我國農村地區,人口呈分散和分布的居住態勢、村與村之間的聯系不緊密,導致農村中出現的水污染問題難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在當前形勢下,農村水污染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污水、化肥農藥殘留物、家禽養殖糞便等等,這給我國很多的河流與湖泊中的水體帶來了嚴重地污染。與此同時,在我國農村地區大約還有1/2以上的人口存在著飲水不衛生和不安全等的問題,嚴重危害著農村人口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1.2? 農村水污染的特點
(1)隱蔽性特點。由于農村地區人口的分散性以及農村環境的復雜性,水污染的現象是最不容易被發現的。同時,在廣大農村地區,還由于缺乏系統的監控設施設備和健全完善的監測技術,導致農村地區的水污染問題很難被相關部門發現。加之,缺乏專業監控人員以及農民對生產與生活用水多樣性的使用,農民對農村水污染問題依然是渾然不覺的。(2)區域差異性。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方法中還存在著很大的區域差異性,我國國土面積廣袤遼闊,從冬季長達半年之久的北方地區再到四季如春的南方地區,其自然環境、氣候條件以及經濟的發展水平都同樣有著較大的差異性特點,使得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困難重重。(3)水污染治理水平低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辦法主要是以農民為載體,但農民素質普遍低下,水污染意識更是嚴重缺乏,導致農村水污染治理水平始終低下,這也是農村水污染出現困境的又一重要因素。
2? 農村水污染的因素分析
2.1? 工業生產污染
隨著工業行業領域的不斷發展,高能耗、重污染、難治理的工業企業逐漸開始走向農村地區,農村環境管理力度薄弱,缺乏各項環保指標,使得這些工業企業有了比在城市有了更加“優渥”的生存環境。同時還有相關研究表明:在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工業企業中多以巖棉、彩涂、化工及橡膠類為主,由于其自身生產技術落后、設施設備陳舊、工業布局欠缺、環保意識缺乏、管理水平低下等導致企業方圓幾公里之內的環境十分糟糕與惡劣,所產生的工業廢水也被直接地排進了附近的河流與湖泊中,給農村地區的水質造成了極大地影響,也使得農民的生存環境遭受到了嚴重地威脅。據媒體報道稱:每年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工業生產廢水超過2800萬t,嚴重危害著農村的自然與生態環境。
2.2? 化肥農藥污染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雖然我國的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其生產水平依舊十分落后與低下,而大部分的農民為了提高經濟收入采取了大量的化肥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導致土壤結構遭到破壞、地下水污染嚴重、河流湖泊出現富營養化,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也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從而引起了水環境的全面惡化。尤其在近幾年中,隨著大棚種植技術在農村地區的推廣和普及,農民在獲得高農作物產量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塑料、地膜等不可降解污染源的增加。統計數據表明:在過去短短的20年時間里,在我國農村地區每年使用的化肥產量已經超過了4000萬t及以上,但有效利用率僅在30%~40%之間;同時,每年的農藥使用量也在120萬t左右,這些化肥與農藥的殘留物會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又由于這些物質很難被檢測出來,成為了農村水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
2.3? 生活廢水污染
農民生活用水的隨意排放是農村水環境污染的又一重要成因,農村地區人口呈分散和分布的居住態勢、村與村之間的聯系不緊密,導致生活廢水污染嚴重,增長速度快且難以得到有效控制。當下,農民生活廢水主要包括廚房用水、洗滌用水、人畜糞便用水以及長期存放的垃圾在雨水的沖刷下產生的污水等。據不完全數據統計:每年農村地區生活用水的排放量約為95億噸左右,而由于缺乏健全與完善的排水管網,導致很多的生活用水不能被得到及時地排放,使其任意地流入到了附近的河流與湖泊中,給地下水資源造成了嚴重地污染。與此同時,在農民生活垃圾中難以降解的廢舊電池、電子產品以及廢舊的塑料都是農村水污染的主要成因。
2.4? 其他廢棄物污染
在我國大部分的農村地區,由于農民的生活規律缺乏一定的規范化與標準化,其中的氮、磷主要來自于家庭生活用水中的洗滌用品。加之,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的肥料燃料不能經過及時的處理,嚴重威脅著農村地區水資源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同時,隨著農民物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排放的污染物與日俱增,也給周圍的水資源造成了嚴重地破壞,水污染問題開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同時,由于農民缺乏一定的環保意識,對水污染現象的重視程度低下,農村水資源不能被得到適當的保護。除此之外,在我國大部分的農村地區由于缺乏專業的技術和足夠資金的支持,大多數的家禽糞便也不能被得到有效處理,使得這些經過雨水沖刷的家禽糞便污水被直接排入到了附近的河流與湖泊中,而也有的村民將一部分家禽的糞便當作有機肥料直接施用到農作物中,導致糞便中的有害物質也同樣隨著雨水的沖刷進入到了地下水體中,造成了農村地區的水污染。
2.5? 農民水污染意識薄弱
農民的水污染意識對水污染困境的解決辦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人的意識總是在指導著人的行為,只有農民的水污染意識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并能將水污染意識與水污染的解決辦法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才是農村水污染困境解決辦法的根本突破口。農村水污染治理有著線長、面廣的特點,涉及很多方面和不同領域,如果僅僅依靠環境保護部門去抓和去管,很顯然是力不從心的。因此,我們還應當加快水污染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水污染問題的處理和優化。
3? 基于循環經濟及社會協同為視角下的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方法
在投入高、消耗高、效益低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下,農村地區水污染現象日益嚴峻了起來。因此,在探討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方法中,還需要以循環經濟與社會協同為視角,提倡和注重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綠色經濟,幫助農民盡快走出傳統經濟發簪模式下的“黑色陷阱”這也是解決農村水污染困境的主要方法之一。
3.1? 循環經濟的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方法
循環經濟指的是物質循環流動型經濟,它主要按照自然與生態發展的規律,將對生態環境保護、工業清潔生產以及自然資源的利用貫穿于農民生產與消費的全部過程中,摒棄傳統經濟模式下“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的直線性增長趨勢,進而將其轉變為具備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流動型經濟模式,基于循環經濟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方法主要是通過“再利用、低排放和高效益”為主要原則,從源頭上減少和降低農村水污染。具體措施如下:(1)健全與完善農村水污染監管機制。在遵循“上大壓小、扶優劣汰”重要原則的基礎上,運用法律與行政的雙重手段,深化與改革農村工業企業的水污染問題。一方面,要對農村農業園區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建設,對重工業污染進行集中的防范與控制,通過嚴格的評價審批制度規范農村胡亂建廠現象。另一方面,及時淘汰落后的生產技術,加強農村地區干部環保意識,提升農民環保維權意識。(2)建立生活垃圾回收制度,從源頭上降低和減少農村生活垃圾的產生,在這一過程中,最關鍵的還是要逐漸提升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引導農民參與到水污染的治理過程中,合理分類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實行分片管制措施,保證所有生活垃圾都能倒入垃圾桶內。比如:可腐爛和易降解的果皮、蔬菜爛葉、腐殖草木等可運送到田間地頭就地漚肥,這樣一來,既減少了農村生活垃圾的轉運次數,又降低了化肥農藥的使用數量。再比如那些不可降解廢舊電池、電子產品以及廢舊的塑料,可由廢品站進行集中的處理與銷毀。(3)加快水污染設施建設。注重和加強農村水污染的處理和優化,以政府投資為主、農民集資為輔,加快水污染設施建設、盡量做到水資源的循環與再利用,提倡節約用水、加收生活污水排放費用,通過多種渠道加大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此外,在農村地區所產生的生活污水,可以將對污水處理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既可以減低生活污水處理的費用,又可以增強土壤的肥力。因此,加快水污染設施建設是一種非常適合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方法的路徑。
3.2? 社會協同的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方法
社會協同指的是合理運用社會中的有限資源,積極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辦法中,在明確分工的同時,建立起良性的社會互動互聯機制,提供農民訴求、規范農民行為的一致性目標、以信息共享為原則、以多元量化為載體,共同致力于農村地區的水污染問題。這不僅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力量以及農戶在水污染困境解決辦法中都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與義務,還要能建立起良性互動和共同合作的良好機制。具體措施如下:(1)加大農村水污染宣傳力度。農村水污染的解決農民是主體,這就需要農民不僅要具備較高的環保意識,還要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水污染的治理過程中。否則,在科學合理的水污染解決辦法也無法有效地執行下去,其中宣傳的內容可包括水污染的形成原因、危害程度以及預防措施等等。(2)提高農民環境保護意識,讓農民深刻地認識到水污染的嚴重后果,通過加強農民環境保護意識促使農民快速地掌握水污染的解決辦法,鼓勵農民展開綠色農業生產方式,比如建立固定垃圾場所、引導農民對垃圾進行正確分類,杜絕農民將垃圾倒入河流湖泊內,以免給水資源造成直接地污染,特別強調塑料制品和廢舊紙張不得直接焚燒。(3)建立水污染預防體系。針對當下嚴重的農村水污染問題,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出臺和頒發農村水污染的治理政策,建立污染控制機制、完善投資體系目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農村水污染的治理效率和質量,擴寬水污染治理渠道、擴大水污染治理資金來源,為農村水污染困境的解決辦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給農村造成了嚴重的水污染的問題。而在具體的水污染困境的解決辦法中,還需要通過更多多元化的治理措施,改善水資源問題,進而不斷農村地區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諶建宇,駱其金,黎京士.中國農村水污染防治實施過程的共性問題與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20(3):21-24.
[2] 寇勝男.淺析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措施[J].科技經濟導刊,2019(8):129-131.
[3] 李明明,胡德禮.試論我國水污染防治中的常見問題及改善措施[J].科技經濟導刊,2020(08):111-112.
[4] 楊秋菊.農村水污染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9(08):47-48.
[5] 張曉.中國水污染趨勢與治理制度[J].中國軟科學,2016(10):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