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瑞琪
摘 要: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為傳統金融市場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分析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以及發展狀況,主要探究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和經營效率的影響,并立足實際情況提出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商業銀行應采取融合互聯網金融業務、實現信息化管理、推動風險管理模式創新等有效措施,從而促進傳統商業銀行穩步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4-0042-03
在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和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如火如荼,已經融入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中,其中包括支付寶、財付通等業態,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對于傳統商業銀行的運營也帶來了較大的機遇與挑戰[1]。因此,傳統商業銀行需要抓住機遇,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確保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促進銀行的穩步發展。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相關內容闡述
互聯網金融自21世紀從國外引入后,就在我國這個以商業銀行作為主要支柱的傳統金融模式發展成熟的市場上快速發展起來。
(一)國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
1.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的運行模式為:在消費者購買了商品后,利用第三方平臺進行貨款結算,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賬,賣家開始發貨,當消費者收到貨物并確認無誤后,第三方平臺進一步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第三方支付平臺是獨立于買家和賣家的金融機構,具有信譽擔保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使買賣雙方交易的形成[2]。
2.網絡銀行。網絡銀行是各銀行在網絡中設立的線上虛擬金融柜臺。這種虛擬柜臺可以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多項傳統服務項目。網絡銀行打破了傳統銀行業務的空間限制,使用戶可以在任何地點都享受金融服務,同時也不受傳統銀行業務時間的限制,提高了辦理業務的效率,使用戶得到了比傳統銀行更加便捷的服務體驗[3]。目前,網絡銀行有兩種,一種是沒有線下實際柜臺與分支機構的虛擬銀行,另一種是傳統金融服務的互聯網延伸模式,是指傳統商業銀行設立的線上金融柜臺服務。
3.網絡眾籌。網絡眾籌屬于融資平臺。眾籌是指大眾籌資,是利用互聯網的特征與性質,由創業企業或個人在眾籌平臺上對投資者展示他們的項目,以取得投資人的資金支持[4]。互聯網眾籌也是商業模式的創新,眾籌具有去中介化的作用,將中介領域的腐敗因素剔除,更有利于社會的發展[5]。
(二)國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在2005年之前,具體表現為傳統金融互聯網化,此時還未形成完全的互聯網金融業態。其次,下一階段是2005—2011年,第三方支付迅猛發展,互聯網金融進入到更深層次的業態中,第三方支付的蓬勃發展為之后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6]。第三階段是從2012年開始,一些傳統金融機構逐步開始與互聯網金融融合,不斷創新與改革。同時,國家監管部門也關注到互聯網金融的行業規范問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進行監管。
(三)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1.加入門檻低。傳統的金融機構主要為社會各群體提供一種“差異化”的服務,相較于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模式一般進入門檻較低,覆蓋范圍更廣。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用戶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來尋找金融資源、辦理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擴大了客戶基礎,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覆蓋了傳統金融業的金融服務盲區。
2.便捷高效。互聯網金融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能夠為客戶提供相較于傳統金融機構更加便捷的服務。互聯網金融可以通過大數據等先進計算機技術快速匹配客戶,為每位客戶提供精準的個性化服務。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省去了傳統銀行的眾多中間業務流程,縮短了客戶辦理業務的時間,也減少了許多人工成本。
3.風險較大。目前,我國的信用體系尚不完善,容易誘發惡意騙貸等風險問題。同時由于互聯網金融的低門檻進入和退出條件,投融資者的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導致容易出現較大的風險問題[7]。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是通過互聯網在客戶、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之間建立連接,幫助客戶和商家實現貸款支付及資金結算等功能,并依托于貸款跨期結算功能實現信用擔保和違約追責等功能[8~9]。國內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發展迅猛,正式拉開了互聯網金融下的支付新篇章,并漸漸對銀行業的傳統支付清算業務造成威脅。過去只有商業銀行能夠行使的中介和支付職能,逐漸呈現以第三方支付為主的競爭格局。第三方支付從日常高頻的支付功能出發進行滲透,通過節約交易成本和更為便捷的體驗顛覆了原有的支付方式,使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業務收入逐年降低。
此外,從以支付寶和天弘基金建立的余額寶為標志開始的互聯網金融熱潮,到諸多互聯網理財平臺的興起,互聯網金融正向傳統商業銀行發起挑戰。目前,除了支付寶以外,許多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金融機構開展合作,紛紛成立貨幣市場基金,如微信理財通、百度理財等。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的相對便捷并且可以獲得高利息收入的理財方式,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理財需求[10]。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人們的理財觀念發生改變,人們逐漸選擇多樣化的理財方式,不再局限于銀行低利息的儲蓄存款,使銀行的存款業務呈下降趨勢。
在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上,貸款業務同樣受到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競爭。以螞蟻借唄、京東白條為代表的消費貸款均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科技力量完成了網絡征信貸款。相對于傳統商業銀行煩瑣的貸款流程,網絡貸款憑借其便捷的申請流程和完善的網絡信用評價體系,影響著人們的消費習慣和借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