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種文化“舶來品”,音樂劇在人民大眾心中曾長期有著“陽春白雪”的固有印象,與社會的普世文化類型存在較大程度的脫節。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人民的綜合文化程度和精神生活追求已得到顯著提高,音樂劇也逐漸呈現出“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趨勢。基于以上認識,筆者將圍繞音樂劇全民普及化的意義和方法撰寫此文,就有關內容提出一些個人看法,以資諸位參閱。
關鍵詞:音樂劇;全民普及化;意義;方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已進入新的階段,國家文化和教育戰略也體現出更為豐富的內容和需求。在這一大背景的影響下,如何利用多種手段和形式提高國民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已然成為一項重要任務。音樂是一種古老而常青的藝術形式,舞臺演出則是具有較強表現力和感召力的文化載體,作為二者有機結合的產物,音樂劇在傳遞思想情感、提升審美層次、彰顯藝術魅力方面均有著獨特的優勢,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與歡迎。由此可見,正確認識并思考實現音樂劇全民普及的意義與方法,理應成為廣大藝術教育和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1. 音樂劇全民普及化的意義
1.1實現音樂劇藝術的民族化
正如筆者之前所說,音樂劇是一種文化“舶來品”,其早期的演出素材、形式、風格乃至道具和服飾均帶有很強的西方色彩,所表達的情感和價值觀念也和我國國情存在較大的偏差。通過開展音樂劇全民普及化工作,音樂劇的創作將吸收更多的本土元素,體現出更多富有民族氣息的故事內容和人物形象,同時在表演風格上也必然逐漸向國內大眾審美靠攏,從而在實現其藝術民族化的過程中獲得更為廣泛的受眾基礎。
1.2提高全民藝術修養
音樂劇的藝術表達兼具音樂的意境感和舞臺劇的生動性,能夠同時從兩個乃至更多角度實現對藝術思想和美感的傳遞與詮釋;此外,同樣是由于多樣性的表達渠道,音樂劇普遍具有更高的思想情感表達效率,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向觀眾傳遞更多的精神內涵。科學地推廣音樂劇,將使人民群眾獲得更加豐富的精神養分和思想認知,并提升民眾對藝術的欣賞水平和理解層級。
1.3強化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宣傳
和一些傳統藝術形式相比,由于表現手段的多元化,音樂劇有著更加強勁的藝術表達張力,可以借助對人體多處感官的調動來實現信息內容的立體式導入;與此同時,音樂劇對于很多觀眾來說更具新鮮感,也更容易借助這種新鮮感來擴大自身的觀眾基礎。通過對這些優勢的合理利用,音樂劇完全可以成為高效宣傳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有力手段,為構建良好社會風氣和健康主流思想架起一座全新的橋梁。
2. 音樂劇全民普及化的方法
2.1宣傳音樂劇藝術
在我國很多地區,音樂劇尚屬于比較小眾的藝術形式,甚至有人會將其與戲劇、話劇等藝術相混淆,這其實是對音樂劇這種藝術宣傳不到位的結果。音樂劇從業者要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文化宣傳部門的支持與配合,通過公演經典劇目、舉辦藝術宣傳講座、布置主題場館、組織慰問演出等活動方式,充分擴大音樂劇的社會影響力,提升這種藝術形式在人民大眾中的知名度,并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表現出音樂劇的藝術特色和魅力,為后續各階段推廣、普及工作的不斷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2.2體現時代生活氣息
藝術作為一種思想文化載體,必須要在與時俱進的發展狀態下才能不斷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音樂劇的創作內容要多多結合當前的時代發展,體現出更符合當今大眾所熟悉、關心的社會元素,積極吸收一些熱點事件、現代人物為表現內容,并融合更具流行趣味和受眾基礎的音樂與舞臺符號,從而讓觀眾在欣賞過程中充分體會到劇目與個人實際生活間所具有的緊密聯系,也更便于觀眾基于個人生活經驗深入體會音樂劇的思想內核,繼而令音樂劇藝術可以更為順利地走入人民大眾的視野與心田。
2.3吸收多種文化元素
“博采眾長、兼容并包”是一種藝術形式得以長期存在和發展的根基,孤立、靜止的藝術終究只能是曇花一現。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后,音樂劇從業者要結合自身活動范圍和受眾條件,積極挖掘并吸收一些地方戲曲、民間故事、流行歌曲等本土藝術形式的表現特點和優勢風格,主動開展針對表演形式、劇目內容、場景布置和情感表達的多元化改造,使觀眾在欣賞新穎藝術表演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傳統和鄉土藝術的親切韻味,從而縮短大眾對音樂劇的適應期和審美距離。
結束語:
真正的藝術要來自人民、服務人民,音樂劇自然也不應例外。良好的音樂劇可以弘揚正確價值觀念、提升人民藝術修養、優化社會道德風氣,使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得到滿足,是實現國家文化戰略目標和民族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與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廣大音樂劇藝術從業者要切實樹立“藝術與人民相融合”的科學理念,努力從多個角度完善音樂劇的全民普及化工作,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荀欣彤.試論音樂劇的社會化發展趨勢和有效引導策略[J].中國音樂,2018(09).
[2] 張立明,褚方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視域下淺析音樂劇的發展方向和改革理念[J].文化知識與藝術,2014(10).
四川音樂學院?徐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