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場森林是我國重要的資源之一,能夠產生不可替代的生態效益和顯著的經濟效益。在當前新時期下,我國日益重視林場森林資源的規劃與發展設計,結合現有森林資源,實施整合轉型,并通過科學高效的經營管理措施強化產業發展,從而實現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目標,帶動地方經濟增長。基于此,本文結合寧夏森林資源實際,探究其整合轉型措施,并提出相關規劃發展設計策略,旨在推動林場森林資源的創新前進。
關鍵詞:林場森林資源;整合;規劃發展設計
一、 寧夏地區自然條件概況
寧夏位于我國的西北部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溫度為5-9℃,年均降水量為180-650mm,呈現從南向北遞減趨勢,雨季集中在7-9月份。在此自然條件下,該地區的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六盤山、賀蘭山和羅山等天然林區雨季靈武干旱草原林區。自2007年寧夏實行“六個百萬畝”林業工程后,截至到2020年,全區森林覆蓋率達15.8%,并通過荒漠化治理、草原生態修復、濕度保護等措施,構建穩定健康的自然生態系統。但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仍需進一步整合現有林場森林資源,優化規劃發展設計,推進大規模國土資源化。
二、林場森林資源規劃發展設計建議及策略
1、強化我區森林公園建設力度
我區森林資源較為集中,為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可結合國家公園試點任務,實施集中統一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利用六盤山、賀蘭山等優質森林資源,大力建設國家級森林旅游公園,提高發展經營效益。比如引進外部資金,建設度假村等產業形勢,與旅游企業合營共建,對林場股權模式進行優化,保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比如在林區內,可建設觀光旅游線路,在不破壞森林資源的基礎上,增加林業生產以外的經營收益,用于林業資源建設和管理投入,有利于提高整體經營效益。例如我區的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等。通過產權結構調整對現有林場森立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有助于促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2、深化林區改革
為實現我區林場森林資源發展轉型,需進一步深化林區改革,確定林場森林資源所有權,制定資源保護制度及辦法。并結合實際情況出臺國有林場管理辦法、中長期發展規劃等,側重激活集體林地經營權,推動林場資本流傳,化解金融債務難題[1]。另外應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任務,適當壓減行政許可申請材料,落實政照分離、互聯網+監管等發展模式,提高行政審批效率,促使林場森林資源的開發保護實效得到增強,有效鞏固林場改革成果。
3、深入開展大規模造林綠化
根據我區經濟發展水平、自然環境及氣候條件,對林場森林資源的規劃發展設計,應當圍繞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繼續擴大新一輪的退耕還林規模,深入實施百萬畝人工林基地、規模化林場建設。同時進一步加大退化防護林的修復力度,完善森林資源建設指標評價以及效益監測技術規范等,加強森林城市示范建設。另外一方面,我區林場需盡力健全森林經營方案制度體系,重點做好森林撫育工作,提升改造低產林,提高林業發展質量[2]。
4、 做好林草返防火等防災減災工作
我區氣候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干旱特征,并且在當地人類活動范圍不斷擴大的形勢下,為保證林場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應當切實做好森林防火管理。首先相關部門應當嚴格落實森林防火行業管理責任和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建立完善的多部門協作機制,促使林業管理部門與消防單位加強聯系,提高火災防控能力。其次,我區林業管理部門及管護人員需定期開展火源排查、及時發現火情,配合消防單位做好火災撲救工作。最后,應當加強對林場有害生物的防治,健全目標責任制,提高病蟲害防治力度,尤其是針對松材線蟲的防治。
5、 優化整合自然保護地
我區針對林場資源的整合,應當開展全面摸底評估,掌握各類自然保護地的現狀,制定出臺地方性自然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分區優化調整等政策、管理條例等,完善林場森林資源管控措施。同時,為實現自然保護地的整合優化,應強化各類森林公園的建設管控,健全相關規范和制度,構建系統化的監測監管網絡及平臺,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的資源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及時開展整改手段,維護自然保護地發展穩定和安全,發揮林場森林資源的生態功能優勢。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寧夏地區林場森林資源的發展規劃,應具有前瞻性、長遠性,因此,結合實際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在林場森林資源規劃發展設計中,需加強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力度、深化林區改革、深入開展大規模造林綠化、做好林草返防火等防災減災工作、優化整合自然保護地等,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蘭群山.南寧市丁當林場森林資源特點與可持續發展對策[J].河南林業科技,2020,40(03):29-31.
[2]李雪萍.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發展及區劃標志的設置分析[J].科技資訊,2017,15(06):221+223.
寧夏固原市原卅區自然資源局西海子林場?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