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能讓學生變聰明的,不是補課,也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顯而易見,獲取知識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就是閱讀,學生閱讀量的多少,決定了語文成績的好壞。
關鍵詞:有效閱讀;語文;素養
從我的教學實踐來看,在平時的教學中結合課內的教學內容做好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方法指導,既幫助學生有效閱讀,又提升了學生語文素養。我的做法是:
一、注重閱讀基礎教學,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閱讀的探究性和創造性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提高閱讀的質量。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最重要的基礎知識就是“閱讀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才能使閱讀效率最大化。而閱讀方式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效果,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文本內容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并能夠靈活運用,提高閱讀效率。
1.精讀法。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在介紹讀書經驗時也強調讀書要“貴在精”,如果我們能把精彩部分記下來,日積月累,相信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一定能提高。例如: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中,寫同類事物的課文不少。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將一定數量同類課文片段放置在一起,引導學生去尋找和發現課文共同的表達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帶動教材內同類課文之間的“比較閱讀”,還可以促進課內與課外之間的“互文閱讀”,從而達到精讀的目的。如作家琦君與葉圣陶都借助“花”來表達自己對花的喜愛之情。在《桂花雨》中,琦君通過搖桂花的動作、情景、話語描寫,做到人在花中,花在人中,花與人融為一體;在《荷花》中,葉圣陶讓自己變成一朵荷花,從動態到靜態,使得人就是花,花就是人,花與人合二為一。這樣的“交融”,讓作者情感自然貼切、飽滿充分地得以宣泄。
2.瀏覽法。對于小學生來說,只需要學生大概瀏覽了解大致內容即可。對這類文章,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采用瀏覽法。例如:學習了《宇宙生命之謎》《只有一個地球》這類科學知識短文,再讓學生讀相關的課外書《神秘的宇宙》、《十萬個為什么》、《少兒百科》、《月球之謎》等一些科技類的文章的時候,由于這類文章并沒有過多的情感內涵,因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瀏覽法的方式進行閱讀,了解大致內容即可。這種閱讀的方式簡單高效,既有效節省了時間,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又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
3.摘抄法,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文中描寫生動的句子或詞語摘抄下來。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好詞佳句。例如:朱自清認為,能夠將自己的“實感“充分表現的,就是好文學。《匆匆》就是這樣一篇好文章。他通過比喻、擬人等手法,將無影無蹤、無聲無息的抽象的時光的流逝形象,具體地描寫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感慨。教學時,我讓學生抓住關鍵句段,感悟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走進作者的內心,體會到文中耐人尋味的意境,同時也能豐富語言積累。
二、活用教材拓展點,提升自主閱讀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眾多美文,是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中的重要素材。在教學《少年閏土》一文時,我讓學生品讀后討論交流作者是怎樣描寫閏土的?學生最終歸納出:按從“景”到“人”再到“物”的順序,還有合理的想象,顏色的對比,恰當的動作這一系列的寫作方法。接著我讓學生運用其中二至三種寫作方法,用一百字左右試寫自己見到過的一個人。在教學的最后,我問學生:“他們長大以后變成什么樣了呢”,引導學生拓展閱讀《故鄉》,借助資料,幫助學生更深入地體會到“我”的內心世界,了解作者如此描寫少年閏土,就是為了與成年閏土進行對比,從而表達自己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現實的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愿望。在此基礎上,我適時地補充小說《故鄉》的寫作背景,引導學生閱讀單元篇章頁上的魯迅資料,初步感受其文學成就,然后我和班級學生共同閱讀《故鄉》、并有針對性輔導班級學生進行閱讀,在課堂內外閱讀有效銜接中進行多層面語文閱讀實踐,在拓寬語文知識面中進一步提升語文自主閱讀學習能力。
三、做好課外閱讀拓展,豐富學生語言積累
課堂教學中,我以“快樂讀書吧”帶動學生課外閱讀,使課外閱讀課程化。如六年級下冊結合外國文學名著單元,推薦學生閱讀外國文學名著。教科書在“快樂讀書吧”中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閱讀方法提示和方法指導,使學生在閱讀名著時讀得更深入、方法更恰當,體驗到更多的閱讀樂趣。
在教學《魯濱孫漂流記》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先閱讀作品的梗概。通過概括小標題等方式把握名著的主要內容;接著引導學生閱讀節選的片段,整體把握節選內容,抓住魯濱遜在克服困難時的心態變化,對人物作出評價;最后依據梗概內容進行拓展閱讀,向學生推介原著,從而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從中更好地體會魯濱遜的頑強意志和樂觀的精神,懂得怎樣對待挫折。此外,我還讓學生每人帶一本名著回校,同學之間利用課余時間相互交換閱讀。要求學生每看完一本書之后都要寫一篇讀書筆記或制作讀書卡,內容包括作者資料、主要內容、摘錄的好詞佳句以及自己的收獲等。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 教師必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課內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課外合理安排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培養學生有效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顧予迪.有效閱讀,不斷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1(10):39-40.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大埔小學?何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