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球上每一種生物都具有屬于它們自身的智慧和靈性,都有屬于自己的生存方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每一只蟲兒都竭力傳承著自身的生存密碼與文化基因,體會著生命的樂趣與生存的挑戰。昆蟲身上有其自身的魅力,它們不僅有著豐富多樣的姿態,也有著各異的生理行為。昆蟲身上豐富的色彩細節,結構都值得我們去進行藝術的推敲。本創作以昆蟲為創作主體,馬賽克為材料媒介進行創作。現如今的馬賽克, 不僅是一種裝飾材料, 更是一種藝術的表達。運用馬賽克鑲嵌藝術來表達昆蟲豐富多彩的細節,具有一定的現實和理論意義。
關鍵詞:昆蟲、微觀世界、馬賽克鑲嵌藝術
前言
關于昆蟲的創作題材本人已多次運用到自身創作的藝術作品當中。昆蟲的世界與人類世界一樣也有著生命溫度和社會倫理。昆蟲的生命樂章隱藏著萬物律動與宇宙變化的旋律。在人類文明演進的過程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蟲媒傳粉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養蠶抽絲帶動絲綢之路的發展、以及病媒昆蟲帶來瘟疫的傳播等影響。所以看似渺小的昆蟲實則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有著作用與反作用。在現當代藝術中,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運用昆蟲這一生物作為創作的來源以及主體,使昆蟲的形象、行為通過自己的主觀感受表達在畫面當中。不同的繪畫方式、材料都會產生不同的藝術觀感。
一、昆蟲與人類社會的關聯及價值
人類與昆蟲的關系可謂淵源深厚,其關系之重大、關系之密切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蟲為食:在遠古洪荒時期就有人類食用昆蟲的記載。至今人們也繼續食用昆蟲,昆蟲身上不僅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而且也含有豐富的無機物質為人類提供豐富的營養價值。
蟲入藥:藥食同源,昆蟲兼有食用、保健與藥用功能,已經成為中醫藥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昆蟲作為藥物治病, 具有藥用作用,可以治療或輔助治療某種疾病,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昆蟲。
昆蟲文化無處不在的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生活,富有生趣的昆蟲及其奇妙變化的生命演化過程啟迪著人們的生命智慧與哲學思考。
二、以昆蟲為題材的現當代藝術創作
現當代有不少的藝術家用到昆蟲的標本作為創作的材料,利用昆蟲自身獨有的色彩、質感、造型。美國藝術家Christopher Marley(克里斯托弗馬利)他始終對昆蟲保持著最本真的童心,并發現了這些看似"不友善"的小生物的可愛之處,通過藝術創作,把昆蟲的美和魅力展現給所有人。他將昆蟲標本與馬賽克藝術相結合,將不同顏色的昆蟲進行排列,給人一種不一樣的視覺效果。甲蟲所特有的繽紛色彩以及極具特色的造型與馬賽克藝術相結合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三、現代馬賽克鑲嵌藝術
談起馬賽克,大家都不陌生,但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大多數都是廁所、游泳池或者建筑外墻上的小方塊莊白色瓷貼。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它們認為馬賽克更多是實用和美觀的產物,和真正的藝術有很大的差別。馬賽克,源自英語Mosaic。最早起源于古希臘,是指利用鵝卵石、貝殼、瓷磚碎片、玻璃拼貼成圖案的表現藝術方式。馬賽克鑲嵌藝術從古流傳至今,一直的發展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如今的馬賽克,已成為包含了建筑、裝飾、公共空間等多方面內容的藝術形式。馬賽克鑲嵌藝術在公共空間中有著一種極為吸引眼球的藝術感染力。
四、作品《以己競存》的創作過程及心得
(一)創作過程:
馬賽克的材質多種多樣,在我的作品《以己競存》中也有一定的體現,畫面中昆蟲的主體部分主要用瓷玉、冰玉、金箔馬賽克這幾種材質的馬賽克為主,而背景則會選用大塊的乳濁玻璃進行鑲嵌。這樣不僅有了材質上的區分,而且在馬賽克塊面的分割大小上面也有一定的區分,昆蟲的部分我是根據昆蟲的結構進行細致的塊面分割處理,與背景的大塊面分割處理也有了一定的對比。
作品《以己競存》——昆蟲系列一共三幅分別表達了昆蟲出生的場景、昆蟲為了生存努力覓食的場景、昆蟲遇到天敵最終還是逃不過死亡結果的場景。
(二)創作心得:
作品《以己競存》以昆蟲為創作主體,馬賽克為材料媒介進行創作。現如今的馬賽克, 不僅是一種裝飾材料, 更是一種藝術的表達。馬賽克藝術,它的美好就在于你無法控制剪切的顆粒與上一顆一摸一樣,這樣的獨一無二散發著神秘的力量,看似繁復的每一道工序,融入我們的情感體現,是我們的追求與堅持。馬賽克材料色彩的斑斕、豐富、其分割主義與我想要表達作品《以己競存》的創作效果相符合。
結論
通過作品《以己競存》來表達了自己對昆蟲的微觀世界的研究,也是對馬賽克鑲嵌藝術語言的探尋。使我更深入的認識到昆蟲微觀世界的昆蟲文化,對馬賽克鑲嵌藝術語言也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一張作品的誕生是必須要經過建立、推翻、建立、推翻再建立,經過一系列有趣的思考過程而得出的,經過不斷的推敲才能夠體現創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為藝術創作者我們要對身邊的事與物保持熱愛,在創作作品中本身要融入藝術創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畫面才能打動觀眾,使創作的作品擁有靈魂。
參考文獻:
[1]李勝菊.《五光十色的馬賽克鑲嵌壁畫藝術》[N].文匯報,2019
[2]李芳.《昆蟲意象的哲學觀照》[M].科學出版社出版,2015
廣西藝術學院 造型藝術學院?陳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