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家庭作業的布置形式進行創新,能夠使家庭作業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從而驅動小學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到家庭作業的完成活動中,在課后時間以完成家庭作業任務的形式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鞏固、有方向性的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真正將課堂教學與課下學習活動進行緊密的聯系,從而促成學生學習能力的最大化提高。
關鍵詞:家庭作業;小學學生;創新設計策略
小學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的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差,尤其是農村地區小學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與學習管理意識相對而言更加薄弱,這使得學生難以充分利用起時間充足的課后學習時間,需要教師切實通過布置家庭作業的形式,以家庭作業具體的任務內容引導與約束學生更有針對性地投入到課后學習實踐活動之中,以此提高學生對課后學習時間的利用率,使學生能夠真正在家庭作業的引導作用下實現個人學習能力的持續提高。在農村地區的小學教學實踐之中,為了不斷優化家庭作業的設計結構,拓展家庭作業的布置形式,教師還應始終以創新意識對家庭作業設計的形式進行創新設計,以具體創新策略不斷促進家庭作業模式的優化,最終真正使學生在作業的完成過程中實現個人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為其未來的學習活動打下重要基礎。
一、創新趣味作業形式
創新具有趣味性的作業形式是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作業解決環節之中,這是對學生主觀性學習特征的合理利用,能夠真正結合學生的主觀興趣需求,促使學生課后家庭作業完成效率的不斷提高,并從中推動學生學習體驗的優化,為學生未來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打下重要基礎。為此,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并以對學生學習心理興趣機制的分析為核心出發點,切實構建符合學生學習心理需求的趣味作業形式,真正做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后學習活動之中。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合作類型的作業,使學生在課后時間能夠幾人為一小組,通過分工、合作的形式展開課下的討論探究活動,或是以多種形式的互動展開作業活動實踐。通過這種形式,家庭作業的類型將不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個人完成形式,并真正表現出較強的互動性,這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以積極情緒參與到互動作業的解決過程之中,最終切實促成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生活化的作業探究活動,使學生能夠結合自己對教學內容的認知,投入到生活環境之中尋找知識內容的“蹤影”,通過這種開放的作業設計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被作業形式所吸引,從而積極地參與到作業完成實踐環節之中,使學生能夠在趣味形式下不斷深化自身對學科知識內容的理解,最終促成學生學習效率的切實提高。
二、設計分層作業任務
教師在作業設計過程中還應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原則,重視班級學生之間的學習個性差異,并結合其具體的差異性做好分層作業任務的設計工作。這不僅能夠為學生創造真正符合自己學習能力的作業實踐空間,保障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積極性,更能夠真正打造符合學生現階段最佳學習模式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作業完成過程中不斷超越自己的學習極限,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在作業中得到提高與優化,最終切實實現學習效率的提高,為其后續學習活動的開展打下重要基礎。
例如在家庭作業的設計階段中,農村地區教師應首先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學困生、中等生以及優等生三個層次,并依據學生的學習個性做好家庭作業的分層設計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針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困生,教師應該設計偏向基礎性的作業內容,使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夠從基礎的完善著手,通過對定義等基礎知識的重點學習以及反復訓練最終實現基礎學習能力的強化以及基礎認知體系的完善,為學生未來更深入展開學習實踐打下重要的學習基礎。而針對中等學生,教師應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性應用,使學生能夠利用基礎知識解決相對更復雜的問題,并強調學生解決問題的正確性,使學生能夠不斷深化對知識的了解,并通過作業學習提高個人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為其后續更進一步地展開學習思考打下重要基礎。而針對優等生,教師應注重作業內容的拓展性,使學生能夠在作業完成過程中不局限于教材固有內容的掌握,而是不斷拓展個人的學習視野,為其進一步提高打下重要的認知基礎。
三、提供線上作業指導
另外,在農村地區的小學教學實踐之中,教師也應該及時結合現代信息化教學的背景,在家庭作業的設計過程中考慮數字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由此構建線上作業輔導系統,提供線上的作業指導。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課后作業的解決過程中能夠及時將自己遇到的問題通過線上的方式求助于教師,并得到教師具有時效性的幫助與回復。這不僅能夠切實提高學生課后家庭作業解決過程中的學習有效性,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真正解決學習問題,以此提高作業的解決質量,并且還能使學生更好地克服作業解決過程中的問題與挫折,以此保障學生作業解決過程中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課后家庭作業,真正實現作業解決效率的切實提高。
在農村地區的小學教學實踐之中做好家庭作業形式創新設計策略的研究工作,其本質是為了學生切實提高課后學習時間的利用率,由此使學生在時間更為充足的課后學習環節中不斷優化自身的學習認知體系,由此真正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俊杰.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小作家選刊,2017,000(3):135.
廣西馬山縣喬利鄉北良小學 林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