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勢律動對初中的音樂教學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對節奏有更好的把握,另一方面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增強,從而為學生音樂各方面的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針對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究,說說我的看法。
關鍵詞:聲勢律動;初中音樂教學
引言:聲勢律動是由身體發出有節奏的聲音和動作,其音樂的表現形式可以是身體打擊樂,比如拍手、跺腳等,也可以是噪音打擊樂,主要是通過各種打擊樂器而發出不同的聲音。律動則是用規律的身體和動作來表現出自己對音樂的表達。在音樂教學中,通過聲勢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使學生對音樂的認識更加的深刻,讓學生在聲勢律動中,感受音樂的美感,增強學生的音樂審美以及音樂素養。因此筆者針對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希望對初中音樂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一、在音樂教學中應用聲勢律動,提高學生的節奏感
節奏感的掌握對于音樂來說非常的重要,學生想要有一定的音樂素養,就一定要具備良好的節奏感,而節奏感的培養好把握需要一定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的烘托,單調的音樂教學是無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的,如果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聲勢律動,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將音樂與節奏感相融合,使學生在節奏感找到音樂美感,對學生的音樂素質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在學習遼海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上冊《紅旗頌》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播放一段管弦樂合奏的《紅旗頌》,并讓學生欣賞整首歌曲的主旋律,讓學生們思考整首歌曲出現了幾次主題旋律,然后讓學生跟著音樂輕聲的哼唱,最后讓學生來感受歌曲的樂曲節拍的特點,比如第一部分老師可以利用鋼琴的彈奏,讓學生來感受4/4拍,讓學生來體會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感,在學習第二部分時,要讓學生注重體驗雙簧管的節奏感,節奏感更加的緊湊、富有動力,老師可以利用鋼琴彈奏的方法讓學生來感受三連拍的節奏感。通過聲勢律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節奏感,而且還有利于讓學生利用具體的樂器來更好的感受音樂作品[1]。
二、在音樂教學中應用聲勢律動,可培養學生的欣賞力
為了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更好的營運聲勢律動,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將語言與聲勢律動相結合,可以增加學生對音樂不同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能夠傳遞出語言之外的含義和意境,能夠有效的將創作者的心情傳遞給每一個聽眾,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比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紅色娘子軍連歌》時,這首歌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背景,因此教師在教學前可以針對這首歌的歷史背景進行詳細的說明,從而讓學生意識到這首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唱好這首歌曲。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這首歌個人獨唱和大合唱的方法給這首歌曲帶來哪些不同的體驗,讓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對這首歌曲的感受,從而培養學生音樂的欣賞能力[2]。
三、在音樂教學中應用聲勢律動,可以鍛煉學生的創造力
在現如今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在音樂教學中更是如此。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并不是對音樂作品的模仿,而更應該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和發揮,激發學生的音樂創作熱情,這也是學生音樂水平的集中體現。比如在學習遼海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阿里山的姑娘》,這首歌的節奏感很強,帶給聽眾的歡樂、熱情、奔放的情緒,在學習這首歌曲時,教師要讓學生更好的感受這首歌曲,比如可以將學生分成男生和女生兩組,進行分組演唱,學生們手拉著手,熱情的唱著、跳著,將音樂和舞蹈相結合,從而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藝術氛圍,體現出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從而體現出學生對音樂學習和欣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對《站在高崗上》,這首歌也是一首高山族的民歌,更具備高山特色,通過兩首歌曲的對比,從而讓學生對臺灣民歌特點進行欣賞和學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音樂的節奏、旋律對學生舞蹈動作的重點和要領進行講解,從而更好的表現出學生音樂的創造力[3]。
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對于人們的生活來說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幫助人們舒緩心情,而且還能夠帶給人音樂美感的體驗和享受,因此學生應該把握住良好的機會,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利用聲勢律動的教學方法使音樂教學更加的有效,不僅讓學生學會欣賞和感受音樂,而且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音樂的節奏、旋律,增加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音樂的學習中來,筆者針對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究,希望對初中音樂的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王菊梅.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藝術,2020(10):49.
[2]方瑩.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用聲勢律動教學方法的研究[J].考試周刊,2020(84):151-152.
[3]劉爽.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9):58-59.
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大榆樹堡初級中學?趙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