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幼兒期作為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樹立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應當受到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重視。教會學生自理,不僅是為了讓幼兒獲得人生的基礎技能,還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同時,學生在學習自理能力、動手實踐的時候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手眼協調。如何提高家園合作的效率,讓孩子熟練掌握生活技能,是本文即將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期;自理能力;家園合作;效率
1.家長改變思維,由主導轉為協助
很多家長的育兒思想不成熟,總覺得孩子還小,需要事無巨細地打理孩子的一切,從吃喝拉撒到梳頭穿衣,認為孩子養的越精細越好。自古慈母多敗兒,這種錯誤思想實際上是害了孩子。愛默生曾言:“你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應由孩子自己去學走路。”所以比起無微不至的照顧,懂得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才是負責任的家長。杜絕家長溺愛,學著讓孩子承擔責任,學會放手、意識到讓孩子自己做是正確愛他的表現。父母要與孩子的祖輩統一教育觀念,讓學生學著自己思考、自己解決,激發孩子主動性和思考能力。有些家長欠缺對系統知識的學習,才會導致幼教觀念落后。為了提高家長居家教育的質量,教師可以向家長推薦育兒方面的書籍、網課,并召開家長座談會,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系統性、有效性。家長還應改變教育方式,從幼兒生活的主導者變為幼兒生活的協助者,以引導、輔助為主。家長可以嘗試與孩子平等交流,以朋友的身份一起學習、實踐,共同成長。比如為了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家長需要督促孩子認真刷牙。記住不要直接抓住牙刷幫助孩子刷牙,這樣孩子在不動腦也不動手的情況下是學不會的。家長可以選擇在孩子刷牙時也拿起杯子在一旁陪著孩子一起照著鏡子刷牙:“寶貝,我們來比比誰刷得更仔細好不好?刷完上面刷下面,后牙槽要仔細刷,門牙也不能忘記哦。好了,刷完我們要好好清洗牙刷和杯子。”這樣能一邊鼓勵孩子、一邊觀察孩子的行為是否規范。
2.互相反饋,家庭彌補課堂上個性化需求的不足
有的孩子在幼兒園乖巧懂事,回到家卻搖身一變成“小魔王”,自理能力也很差。這是因為家中祖輩的寵愛太過。祖輩們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什么事情都不讓孩子干,在家里都是主角,是全家人的中心,所以什么都不需要孩子考慮、孩子遇到困難就呼喚家長。反倒讓孩子脾氣見長、錯過了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學校無法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情況,所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單靠教師或者家長一方來完成,教師跟家長應建立合作伙伴的關系。教師應該通過電話溝通、微信聯系以及召開家長會等方式多和家長交流,家長也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向教師匯報孩子最近在家的表現情況。為了方便整理學生一段時間的表現、查看學生是否進步,教師可以用手冊記錄學生的成長,并每周要求學生帶回家一次讓家長匯報學生本周的情況,做到雙方都能了解孩子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的生活自理情況。雖然家庭和學校的自理能力培養都是從吃飯、睡覺、保持衛生等幾個方向進行教育,但是在學校,因為學生太多,教師無法兼顧到每個孩子的情況。而每組家庭的教育就是個性化的教育,所以家長應當針對自家孩子特定的情況進行培育,彌補課堂上教師疏漏的學生問題,尋找孩子身上未被發現的閃光點和缺陷。家長要適時“松手”,讓孩子學著自我照顧。這時候家長可以在一旁多觀察留意,保證孩子安全的同時找出孩子日常行為中的問題,幫助孩子改正。這就彌補了課堂集體化教學的缺陷,將自理能力的培養工作細化。
3.樹立行為榜樣,不吝贊美
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幼童的心智不成熟,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他們的大部分行為都是模仿的結果。教師經過崗前培訓,能夠做到日常行為盡量給學生正面引導。但是家長同樣應當時刻約束自我行為,建立榜樣意識,為孩子樹立模范,以防孩子把錯誤的行為當做習慣。同時要給孩子制定正確的生活行為準則。自主能力包括教會孩子主動思考、獨立實踐等。比如今天外面下雨了,家長應當先讓孩子思考今天穿什么衣服、是否需要帶雨傘、雨靴放在哪里了等。再比如告訴孩子規范行為比事后收拾更重要,孩子在玩完一個玩具應當先把它收納好,再取另一個玩具,不要弄出一大堆,最后不好收拾。除此之外,家長的情商也很重要。記得要不吝贊美之詞,多鼓勵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是個苦差事,而是個能獲得滿足感、成就感的事,激發孩子動手做事的積極性。正確的教育理念會讓家長明白放手比抓緊更重要、鼓勵比批評更有效,在家適當抽離對孩子的關注度,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少上手、多鼓勵、保持耐心、切勿大喊大叫,在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同時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將自理能力培養貫徹生活方方面面,發揮榜樣力量,培養良好習慣。鼓勵孩子,讓孩子體會到滿足感和成就感。
結束語:
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習慣決定未來,學習好自理能力是給孩子未來的人生夯實基礎。因為培養幼兒自理能力是耗時長、耗力大的過程,所以家園合作不是把教師該承擔的義務分給家長,而是家長與教師相互幫助、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來創造出全方位的教育環境,為孩子養成“我要做”的習慣、樹立“我能做”的信心,培養出自理能力強、日常行為規范的幼兒。
參考文獻
[1]代婕.芻議開展家園共育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J].文學教育(下),2020(07):188.
[2]唐詩琪.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20(05):146-147.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鎮沙崗幼兒園?殷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