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琦勛







摘 要:現階段二號線司機中班的出勤地點統一設置在體育中心,出勤地點單一導致了司機夜班回場后睡眠時間少、通勤路程長、早班下班遲、換班慢等問題,因此提出二號線司機中班多點出勤優(yōu)化方案,該方案優(yōu)化以人為本,通過增加兩個出退勤點,減少中班通勤路程,有效提升司機當班精神狀態(tài)。縮短早班交接班時間,提高換班效率以此降低早班精神不振安全風險。
關鍵詞:司機;多點出勤;交路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U292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際軌道交通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地鐵運營的安全性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列車司機疲勞駕駛是造成城市地鐵運營運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目前對于列車司機的疲勞疲勞駕駛的研究及優(yōu)化是鐵路運營安全中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對列車司機的疲勞狀態(tài)進行有效究及優(yōu)化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二號線司機為研究對象,通過多點出勤優(yōu)化方案的方式,縮短早班交接班時間、提高換班效率,提升司機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產生,創(chuàng)造安全良好的交通環(huán)境。
1 現狀分析
1.1 現有班制介紹
二號線班制為(夜中早休)該倒班方式為本輪班的第一個班(夜班)在正線體育中心出勤,上完夜班分別在東孚車輛段和高林停車場退勤后,可在場段公寓住或者選擇回家;第二天上中班,中班出退勤均在正線體育中心派班室,中班正線退勤后,當天晚上20:30在車輛段/停車場集中參加培訓公寓候班;第三天(第三個班)上早班在東孚車輛段/高林停車場出勤,早班在體育中心退勤后回家休息。
二號線司機派班正線早中交接班出退勤地點統一設置在體育中心站派班室。現出退勤分布地點以下所示。
1.2 早班交路分析
(1)現使用G0205交路表早班由于交接班地點僅為體育中心上下行站臺雙向同時交接,所有機班交接完畢需用時1小時38分鐘。頭馬司機(第一個退勤下班機班)退勤時間8:56分,末馬司機(最后一個退勤下班機班)退勤時間為10:34分。
(2)早班安全隱患分析。早班最早起床時間為3:30,最遲退勤時間為10:34分,值乘時間過長容易導致司機精神狀態(tài)不穩(wěn)定、誤操作率高。根據2018年乘務車間案例匯編的19起進行分析。其中發(fā)生在10點前的7起,占比36%。同時這19起,存在司機的責任誤操作12起,占比63%,其中10點前責任誤操作的占比58%。
(3)存在問題。①早中交接班用時較長,10點之后退勤的早班交路有11個機班,頭馬和末馬司機差距較大容易對司機值乘時心態(tài)思想有影響。②退勤地點單一,通勤路程較長。二號線司機有不少司機住在線路兩頭高林或新垵附近,如在兩頭增加退勤點,為員工出退勤提供方便,減少司機上下班途中乘車時間,提高有效工時,增加勞效。
1.3 中班交路分析
現使用G0205交路表中班設置的出勤點僅為體育中心。最早出勤時間為8:06分,最晚出勤時間為9:44分。
①起床洗漱+吃早餐,用時30分鐘;②高林停車場至體育中心的通勤方式為步行+地鐵,通勤時間為43分鐘,凈總用時73分鐘;③東孚車輛段至體育中心的通勤方式為汽車(公司通勤車送至新陽大道地鐵站)+地鐵,通勤時間為54分鐘,凈總用時84分鐘。
1.3.1 存在的問題
①起床時間早。最早出勤時間為8:06分,若不考慮乘坐通勤車,最早起床時間為6:41分;若乘坐第一班通勤車,最早到達體育中心的時間為8:16分;②通勤時間長。東孚車輛段至體育中心,若考慮乘坐特定時段通勤車(第一班7:30,第二班8:20),從出門到出勤點的正常時間為54分鐘,最長時間可達103分鐘,浪費許多不必要的等待時間,容易導致飯后和下午時段值乘時精神不振。
2 優(yōu)化方案
根據現狀增設兩個出退勤點(五緣灣、新垵),提高換班效率,減少通勤路程,提高有效工時,保證當班司機精神狀態(tài)。
2.1 優(yōu)化優(yōu)點
優(yōu)化后的早班所有機班交接完畢需用時1小時18分鐘,比現使用交路表交接班所需時間減少20分鐘,平均下班時間提早36分鐘。其中頭馬司機(第一個退勤下班機班)退勤時間為8:28分,比現使用交路表早28分鐘;末馬司機(最后一個退勤下班機班)退勤時間為9:46分(不含高峰回場),比現使用交路表早48分鐘。減少早班司機疲勞駕駛的風險。
2.2 中班交路分析
優(yōu)化后的中班交路靈活,出勤時間較為平均,增加了夜班回場的休息時間。
3 效果說明
3.1 保障睡眠時間
相比于體育中心單點出勤,優(yōu)化后出勤早的交路平均能多休息34分鐘,保證了中班的精神狀態(tài)。
3.2 有效工時提高
相比于體育中心單點出勤,東孚車輛段到新垵出勤可節(jié)約21分鐘;高林停車場到五緣灣出勤可節(jié)約16分鐘,若考慮乘坐特定時段通勤車(第一班7:30,第二班8:20),從出門到出勤時間最大間隔可減少17分鐘,且不存在趕不上出勤時間的情況,充分地將多余的通勤時間轉換為有效工時。
3.3 交路安排靈活
部分司機家住二號線兩端高林、海滄、杏林附近,增加新垵、五緣灣出勤點,中班出勤和早班退勤可根據家庭住址合理安排,方便司機通勤,減少出退勤奔波。
4 總結
中班司機晚班下班后睡眠時間不足,通勤時間過長,容易導致飯后和下午時段值乘時精神不振,早班司機起床早、退勤較遲,值乘時間過長容易導致司機精神狀態(tài)不穩(wěn)定、誤操作率高,通過增加兩個出退勤點能達到以下效果:
4.1 中班睡眠時間增加
通過縮短通勤距離,中班出勤早的交路平均能多休息34分鐘,保證了中班的精神狀態(tài)。
4.2 早班交接班時間縮短
多點出勤提高換班效率,交接班時間減少20分鐘,平均下班時間提早36分鐘,防止早班司機疲勞駕駛降低早班精神不振的安全風險。
4.3 有效工時提高
相比于現有交路表,優(yōu)化后的方案節(jié)約了中班通勤及等待出勤的時間,且不存在趕不上出勤時間的情況,充分地將多余的通勤時間轉換為有效工時。
4.4 交路安排靈活
新增兩個出勤點能夠根據司機的家庭住址合理安排中班及早班交路,方便司機通勤,減少出退勤奔波。
綜上所述,建議二號線采用司機中班多點出勤優(yōu)化方案。
參考文獻:
[1]魏金麗,郭亞娟,張萌萌.基于集合覆蓋理論的公交線路駕駛員排班優(yōu)化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6(1):96-110.
[2]陳明明,牛惠民.多車場公交乘務排班問題優(yōu)化[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3(5):159-166.
[3]毛霖,李文權.公交線路車輛排班模型及算法研究[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09(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