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
摘 要: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學生黨支部要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與工作機制,將黨建工作與大學生工作有機結合,強化黨建政治引領,切實發揮學生黨支部在思想教育和引領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學生黨支部;組織力;創新型
中圖分類號:D267.6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這是黨中央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部署,也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發展的新方向,這一規劃也同樣適用于高校黨組織。合理設置支部組織結構,優化運行機制,完善政黨建設,才能更好地發揮基層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進一步豐富、創新黨支部的建設,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根據當下高校教育模式,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把黨的建設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實現黨員在哪,支部就在哪,黨建工作全覆蓋。充分發揮每個學生黨員的榜樣作用,黨組織戰斗堡壘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面發揮;加強團隊溝通與合作,帶動整個團體凝心聚力,及時了解內部思想動態,獲取群眾意見與建議,帶動群眾,更好的發揮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作用。
1 加強思想教育引領,激發黨建工作新活力
為進一步發揮學生黨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導作用,學生黨支部結合學校網格化管理模式,把支部建設成為帶動學生班級團結進步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強堡壘。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置了核心價值觀實踐課程,做到大學三年不斷線;實施素質教育創新行動,大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寬廣視野、陽光心態、火車頭精神”的湖南鐵道特質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精心打造傳承“行走的思政課”、“高鐵工匠+思政教師”等教學品牌。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加強專門力量建設,挖掘各門課程育人功能,促進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融入到各類課堂教學之中,真正做到入腦入心入行,切實發揮學生黨支部在思想教育和引領中的重要作用。
2 打造六層次“一對一”育人服務體系,發揮黨員先進性
建立和發布了校、院兩級“一對一、手牽手”活動方案,創新了六層次“一對一”全方位協同育人機制。即:黨委委員與二級學院“一對一”、中層領導與輔導員“一對一”、思政課教師與專業群“一對一”、黨總支委員與教研室“一對一”、教師黨員與學生班級“一對一”、學生黨員與寢室“一對一”,著力解決師生辦事“繁瑣”困擾、輔導員職業歸屬感和學生思政教育難題、課程思政和學生黨員主題教育學習難題、學生行為養成教育等難題。做到思政教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切實提高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及時性和實效性。
黨支部以“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為根本,在學校學生網格化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構建黨支部網格化管理,將支部書記、支部委員、支部成員、入黨積極分子全部納入網格,以網格為單位實現思想教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具體開展形式為支部在發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過程中精心培養一支綜合素質高、學習成績好、組織能力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隊伍,通過一名黨員對應一個班級這種“一對一”跟班帶班、一名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對應一個學生寢室的“傳、幫、帶”方式,實現帶班黨員對普通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黨啟蒙教育和專業學習、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互幫互助。黨員“一對一”制度實施以來,學生黨支部的核心堡壘作用日漸突出,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是先進思想的傳播者,他們是大學生群體的先進分子,能在所帶班級中起到先進模范帶頭作用,能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渠道,及時、準確的掌握信息,有效化解各種問題及矛盾,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特別是對班級經濟條件較差、思想動態不穩定的同學,增強教育的目的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施展才華、提高素質的同時,實現了基層黨組織對廣大學生的思想引領作用。
3 打造“黨建+”就業服務聯動模式,創新開展一對一就業工作
學生黨支部通過打造“黨建+”就業服務聯動體系建設,通過“經驗分享”、“建檔立卡重點幫扶”、“學科建設”等多種形式,以黨總支為戰斗堡壘,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示范作用,加大力度,積極謀劃,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性作用并建立長效機制,可更快推進高校“立德樹人”的貫徹執行。“一對一”黨員精準就業幫扶制度,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困難,安排教師黨員有針對性的指導、培訓和就業推薦,并通過心理輔導等方式引導同學們克服焦慮情緒,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
4 創新校企黨建掛牌合作平臺
校企雙方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的原則,學生黨支部在合作企業掛牌共建相關“黨建+培訓、實踐、實習基地”,并建立臨時黨支部進行學生黨員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監督管理。通過支部共建,探索企業黨支部與高校黨支部之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黨建工作新途徑,充分發揮校企黨建合作平臺的作用力,抓住校企支部共建契機,將學生黨建活動有機融合于企業生產和工作中,形成企業黨建建設與企業工作生產聯動發展,實現企業與學校對人才培養的緊密結合,推動校企黨建的深度互促共融,有效延伸校企黨建陣地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5 培養高水平專業技能人才,打造“高鐵工匠”培養的搖籃
學生黨支部緊緊圍繞教育教學的中心工作,進一步抓好黨支部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學在前、干在前;踐行熱愛事業、熱愛學校、熱愛學生的宗旨;全面提高文明素質、提高專業素質、提高創新能力、提高工作實效;充分發揮師生黨員先鋒模范示范作用,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嚴格要求,重視培育學生黨員的責任感、秉承學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將“和、博、樂”核心價值觀踐行于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緊密圍繞軌道交通行業需求開展專業教學與實踐,與全國各鐵路局公司、各地鐵公司、中國中車集團等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為軌道交通行業培養了一大批政治合格、職業素養高、專業能力強的技術人才,近年來,學院所有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分別為均遠遠高于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平均水平,且專業對口就業率均超過95%,專業教育與就業崗位的高度貼合,極大程度上實現了畢業生從學校到企業的“零距離”上崗,畢業生能迅速適應工作要求,融入新的工作環境,積極投身工作,體現出較高的職業素養。連續多年,畢業生就業穩定度和就業現狀滿意度和畢業生平均月收入均遠遠高于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平均水平。同時,由于畢業生鉆研好學、勤奮踏實,用自身職業素養和對專業的熱愛全力投身工作,大量畢業生在很短的工作時間內就能從工作崗位中參加相關專業技能競賽脫穎而出,成為交通軌道行業等領域中業務能力的佼佼者。如2015屆動車專業畢業生學生黨員李東宇分別在畢業兩年后,就先后獲得鐵路總全司全國動車組專業技能大賽冠軍,分別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火車頭獎章”;在中國中車首批鐵路系統高鐵工匠評選中,學校的畢業生就占據了四分之一以上,在行業內部享有“高鐵工匠”培養的“黃埔軍校”的美譽。
6 聚焦創新創業教育,打造創新型黨支部
學生黨支部以“創新創業”為主線,組織黨員開展了專門的主題黨日活動,學習研讀“創新創業”相關資料,培養開拓創新的意識和精神,還組織開展了頭腦風暴會,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進行梳理,形成了以創新創業培訓為主線,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及項目為抓手,專業教師指導為推力的“教育、管理、服務、實踐、實戰”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黨支部聯合株洲市人社局協辦SYB等創新創業培訓,并通過晨會、班會等形式為學生傳達創新創業信息和文件精神,在夯實創業理論基礎的同時,以創新創業大賽為平臺,為有潛質的學生團隊提供“創客小屋”服務平臺、資金和場地方面的支持,助力創業學生練就過硬本領。此外,以學校名師進企業、企業大師進校園為契機,將校企協同創新與學生創新創業有機結合協同發展,以專業教師項目研發為載體,全面提升創新創業的技術能力,形成實踐促科研,科研促創新,創新促創業,創業促發展的良性循環。近三年,黨支部共組建50余個團隊參加各級創業大賽,培養了大批具有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的優秀畢業生,創新創業教育成效明顯。
7 結語
創新沒有止境,我們須緊跟時代,不斷認識規律,創新黨支部的建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提供指引,不斷提高大學生精神文化素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參考文獻:
[1]郭茜.高校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內涵與提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9(2):71-76.
[2]張威.“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黨支部與教工黨支部共建的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23):1.
[3]張正瑞.立足“五大場域”推進高校學生黨支部影響力建設的理路[J].前沿,2017(11):54-58.
[4]王一清.高校基層黨支部組織力研究[J].科教文匯,2019(1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