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兵
摘 要:與其他類型工程相比,市政道路建設具有地下管線眾多以及需要大量支撐設備等方面的特點,整體施工難度相對較高,會對群眾的日常生活以及城市形象造成直接影響,所以瀝青路面施工要求也較為嚴格。為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質量,做好施工細節處理,本文將通過對路面施工技術要點的分析,對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術展開全面探討。
關鍵詞: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碾壓施工;瀝青混凝土路面;市政道路
中圖分類號:U416.2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道路建設是市政道路項目開發重要內容,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項目之一?,F階段我國的道路鋪路材料主要以瀝青混凝土為主,此種貼劑具有平滑度高以及耐磨性理想等方面的優勢,可以為車輛行駛帶來更加優質的體驗。但在施工方面,由于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建造復雜度相對較高,所以如果施工技術應用不當,很容易會造成各方面的問題,需要予以足夠重視,并加大對施工技術的研究力度。
1 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要點
(1)原材料加工。原材料的加工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①SBS改性瀝青。瀝青路面的防滑性以及耐久性效果較為理想,再對工廠生產材料進行使用過程中,需要保證材料在出廠時的容器上能夠粘貼基本的信息,需要將運輸條件以及工藝等各項情況清晰標注出來,并要對改性瀝青質量展開檢查,在確定其技術指標滿足施工要求之后才能對其展開使用;②骨料。在對骨料進行選擇過程中需要去除頂層以及土壤層,確保工程中所使用的骨料強度以及耐磨性都能夠達到較高水平,應通過對二級及以上沖擊式破碎機或圓錐破碎機的運用,對瀝青路面礫石展開處理;③填料。材料需要在瀝青混凝土以及火成巖中進行提取,應保證材料的環保性能,且要對其展開徹底干燥處理。需要保證,礦粉中需要有85%以上的0.075毫米顆粒,保證其可以在礦粉容器中自由進行流動。
(2)混合瀝青混合料。再對瀝青混合料進行混合處理過程中,需要科學選擇混合設備,并對其展開合理處理。在進行攪拌施工之前,要對混合使用工藝進行論證,指派專人進行設備操作,確保能夠按照設計要求展開混合料混合操作。在運用混合設備進行混合時,需要對罐中混合物料量進行合理控制,并要在完成瀝青混合之后,對瀝青干濕混合時間進行嚴格管控,避免出現材料離析的狀況。混合施工過程中,需要對骨料的溫度以及改性瀝青添加參數等各項內容展開嚴格管控,同時需要在進行裝車運輸之前對材料進行檢驗,要在驗收合格之后才能夠進行運輸。
(3)運輸。為保證瀝青混合料的質量,需要做好運輸管理。要通過對清潔劑、自卸卡車以及植物油混合物的合理應用,將其均勻涂抹在罐底位置,避免出現混合物在底部粘黏的狀況。在進行裝載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移動,并對裝載情況進行監控,防止混合物出現質量問題,或者離析狀況。在完成填充之后需要及時用布進行覆蓋,要通過保溫隔熱手段對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質量進行保護。需要指派專人對材料到場的情況進行檢驗與統計,確保材料性能能夠與施工要求相符合。
(4)攤鋪施工。攤鋪施工工藝的質量會對路面的平整度產生直接影響,在進行頂部攤鋪過程中,需要保證調平器與具體施工的適用性,需要科學應用攤鋪機展開鋪路施工。在進行修補過程中,需要對松散的補丁厚度實時檢查,要保證其偏差能夠被控制在三毫米之內,盡快完成補丁施工,防止出現停機等料的狀況。完成攤鋪之后,需要及時對攤鋪效果進行檢查,做好坡度以及高度的測量,確定是否存在鋪砌不足的狀況。如果存在一般缺陷,要及時對其進行修復,如果質量缺陷過大,需要重新進行施工。
(5)碾壓施工。完成瀝青混凝土鋪設之后,為保證混合料的效果,需要對其展開碾壓處理。在進行滾筒碾壓過程中,主要分為初始碾壓、再次碾壓以及最終碾壓三個步驟。在進行碾壓過程中,需要對碾壓速度予以高度控制,要保證施工能夠與設計要求相符,可以保持勻速運轉模式,保證施工的勻速狀態。施工需要使用相同型號的輾輥,要在不同攤鋪間保持20厘米左右的交接處理,指派專人對碾壓施工過程展開監督,對滾筒進行協調。完成壓實操作之后,需要對碾壓結果進行檢查,對不合格之處展開處理,直至壓實程度與項目要求相符為止。
(6)接縫處理。接縫處理不當不僅會對路面的美觀性造成影響,而且也很容易會發生各種病害問題,需要予以高度重視。較為常見的施工縫,主要以水平縫和縱向縫為主,兩種施工縫的處理方式并不相同,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處理。對縱向接縫進行處理過程中,需要運用攤鋪機進行攤鋪作業,進行大約15厘米的重疊施工,并可運用交叉縫碾壓的方式,對熱縫展開處理。在對水平接縫進行處理過程中,需要對交錯縫之間距離進行檢查,保證其距離能夠被控制在1米之內,且要對其平整度展開檢查。要在接頭未完全冷卻的狀態下,展開底部厚度不足零件卸載操作,確保施工縫能夠呈現為直角連接模式。
(7)施工維護。在完成基本施工之后,需要做好混凝土的維護工作,保障混凝土性能。在進行維護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對施工區域進行圍欄保護,確保不會出現隨意踩踏或碾壓等方面的狀況,保證不會有人隨意出現在施工區域;另一方面需要做好表面覆蓋以及澆水養護工作,需要按照混凝土的施工以及天氣等方面情況,確定養護時間以及養護方式方法,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
2 施工技術應用質量控制方式
(1)施工初期控制技術。在進行施工初期,需要對瀝青類型展開合理選擇,并做好質量控制。需要根據項目的具體需要,在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改性劑,以便達到預期改性效果。目前較為常用的改性劑,主要有樹脂以及橡膠兩種,在應用時需要結合不同需求確定具體使用類型。其中橡膠改性劑的應用,能夠達到強化材料軟化點以及改善低溫環境中流動性等方面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在低溫環境中的抗變形性能。熱塑型樹脂瀝青改性劑的應用,能夠實現對瀝青耐高溫性能的切實強化。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對于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的要求在不斷提升,所以施工團隊也進一步加強了對建筑材料以及施工管理設施的研究力度,各種集成新型技術開始得到應用。在施工準備集成操作中,需要保證技術與設備的先進性,要保證施工技術與質量能夠得到切實提高,以便對路面條件進行有效改善,保障人們的出行體驗。
(2)實施現場檢測。在進行路面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現場情況展開檢查,這樣不僅能夠對建設項目展開具體性分析,同時還能夠及時對操作問題進行制止,保證整體操作質量。檢查人員需要借助先進技術手段,對施工區域展開24小時不間斷監控,確??梢酝ㄟ^對各項數據信息的收集,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做出正確的應對,要做好混合物外觀以及材料均勻性等各項情況檢查。同時,需要按照物料運輸單確定道路具體位置,做好混合物的溫度以及質量檢查工作,保證施工現場采樣能夠與規定要求相符合,能夠獲得精準的檢測數據,確?,F場檢測工作優勢能夠得到完全性發揮。
(3)做好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①現場變電站需要對實際溫度進行測試,做好碾壓混合以及攤鋪等各環節的數據收集與記錄;②保證測試檢查頻率設置合理性,對每輛車的出廠溫度展開測試,需要按照每隔50米展開一次間隔測試的方式,做好軋制操作質量管控,對到達區域以及出發時的溫度進行嚴格檢測;③對混合料攤鋪均勻度以及厚度展開嚴格管控,確保能夠按照設計厚度與整體路面系數完成混合料層的設計與施工管理;④保證混凝土路面能夠滿足平整度設計要求,通過對雪橇法的應用對攤鋪層平整度進行管控,完成相關設備在攤鋪機上的安裝,做好參考數自動調平操作;⑤如果存在明顯中空區域,需要通過手工展開新鮮混合物填充的方式,對缺陷進行修補,如果中空不明顯,并不需要特別進行處理,只需要保證表面平滑度即可;⑥合理處理接縫問題,通過適當切割接縫的方式,保證路面整體平整度。
(4)做好粘層油以及透層油控制。通過添加速液體石油瀝青的方式,能夠使乳化瀝青硬度提升。在表面出現稍微干燥的狀態時,需要通過對瀝青灑布機的運用,均勻展開滲透層油噴灑工作,保證水泥沙礫層的穩定程度。如果存在遺漏問題,需要在第一層上進行噴灑。當噴灑結束之后,要將沙子撒在噴灑過量區域,以便吸收多余油。噴涂之前需要對路面進行徹底清潔,并通過對物質覆蓋手段的運用,防止出現污染問題。當透成油滲入到基礎層之后,才可以展開瀝青散布操作。需要在完成瀝青黏性層的加工之后,通過鋪設表層的方式,做好各項施工作業。如果所使用的是乳化瀝青,需要在乳液破裂并確定完全失去水分之后,才能夠進行鋪設施工。
(5)對設計過程以及成果質量進行嚴格審核。調查設計部門需要指派專人對施工設計以及施工操作全過程展開嚴格管控,需要通過對設計結果的分析,對外部專家或組織內部設計實施檢查,保證設計結果不會隱藏安全風險或質量問題。同時需要保證路面施工的合理性,要以路面施工具體要求為依據,對施工操作展開有效指導??赏ㄟ^借鑒其他建設方案優勢的方法,通過對方案的比較以及探究,確定最佳施工方案,保證路面施工開展準確性。
3 結束語
道路建設對于城市發展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與價值,會對民眾的日常生活便利性以及城市經濟發展等產生直接影響。為保證道路項目建設質量,施工團隊需要加大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的研究力度,保證路面質量能夠與設計標準相符合,能夠在施工過程中對各環節的施工操作展開嚴格控制,確保攤鋪、碾壓以及接縫處理等技術應用質量,以便實現理想化路面工程施工模式,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優勢能夠最大化發揮出來,夠更好地為城市建設以及民眾生活進行服務。
參考文獻:
[1]趙德東.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技術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21(3):108-109.
[2]曾月琴.解析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病害防治措施[J].居舍,2020(34):25-26.
[3]余雪奎.市政道路透水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居舍,2020(2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