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紫君
摘要:農村財務管理是指針對農村集體的一系列經濟行為,是保障農民利益的重要手段。農村經濟活動很復雜,農村財務人員必須具備很強的業務能力和責任心。目前,我國農村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較低,普遍缺少全面的財務知識,提高農村財務人員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就是加強培訓,提高農村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本文針對農村財務人員培訓工作的開展進行探討,旨在提高農村財務人員業務素質。
關鍵詞:農村;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思考
國家將振興農村地區經濟,建設一個多元化和繁榮的社會,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的勝利以及在農村現代化方面采取新進展作為現在和將來國家發展的重要挑戰。而沒有農村財務人員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全面深化農村經濟改革,不能有效落實各項使農民受益的政策。農村財務人員的整體業務素質與該地區黨政政策的落實情況直接相關。但是,近年來,在扶貧和農業補貼領域中,許多貪污腐敗事件都與地方財政人員有關,因此,在新時代提高農村財務人員的素質非常重要
1? 明確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
培訓對象是農村財務人員,包括以下幾類人員:一是提供村級財務代理服務的財務人員,為每個行政村提供“村賬鄉(鎮)管理”代理人的村級賬戶報賬員、出納以及農民合作社的財務人員。二是“村官”,包括村黨委書記、村主任、村行政監督委員會成員或村民財務管理小組。三是農業干部。特別是為農業政策提供財政支持的鄉鎮管理人員,培訓需求因人員類型而異。根據每個崗位的培訓需求,確定和分類相應的培訓內容。例如,鄉鎮代理服務中心的當地會計和抄寫員主要培訓基礎會計知識、會計審計實務和基礎會計標準、財務管理、計算機知識,會計職業道德等;針對村報賬員的培訓應強調基本會計標準,農村財務和鄉鎮管理以及集中式會計業務流程。一年的培訓時間不能少于24課時(3d);對村干部(包括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和村民財務管理團隊的培訓主要包括對農業財政支持政策、財務監督、會計工作,重點放在財務制度上,每年培訓時間16課時以上(2d);農業相關的鄉鎮行政管理人員培訓包括各種惠農政策、農村財務管理和監督,每年的培訓時間16課時(2天d)或更長時間。
2? 采用合理的培訓方式
培訓方法可以采用“ 4種組合”。第一種是“集中化培訓”和“分散化培訓”培訓的有機結合。根據自然生活條件,在縣或鎮一級提供強化集中培訓,偏遠地區交通不便且居住地點分散的人們可以分散為各個村莊培訓或者在附近村莊合并培訓。第二種是“定點培訓”和“巡回培訓”的組合。定點培訓是在經濟和文化條件良好或問題更為突出的地區進行的,在條件較差和師資力量不足的地區采用巡回培訓的方式。第三種是“面對面的指導”和“自學”的結合。對于重要內容,常見問題或熱點問題,可以聘請“專家”進行面對面解答,對于少數居住在偏遠地區或因特殊原因而無法參加面對面學習的人,可以分發自學材料,在閑暇時間進行自學。第四種是“政策解讀”和“實訓”的結合。應結合具體財務操作來說明農業政策、財務法規。
3? 分級分類培訓,規范培訓流程
首先,農業和金融部門進行聯合培訓。積極尋求當地金融部門的財政援助以及中央和省級政府的適當支持,對農村財務人員聯合開展關于農業財政支持政策和對農村財務管理知識的培訓,以提高農村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努力將培訓資金納入縣級財政年度預算,并結合農業“陽光培訓”項目的實施,建立省級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激勵措施和籌資機制,對于縣級的培訓則提供固定數量的激勵措施和年度補貼。其次,相關的上級部門組織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會計制度、基本會計工作、審計工作。根據培訓的級別和類型規范培訓流程。根據農村財務人員的職位、學歷、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工作水平,制定科學,合理,現實的中長期培訓計劃。“涉農”鄉鎮干部、“村官”、農村財務管理人員需要用3~5年完成培訓。根據當地農業生產情況和財務人員的實際情況,每年合理安排1~2期培訓班,大大提高農村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
4? 穩定農村財務人員隊伍,提高整體業務素質
農村財務管理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在傳統的村民賬戶自我管理模式中,財務人員的選擇基于裙帶關系,一些素質低下,能力不高的人開始擔任財務管理工作,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無法及時有效地處理財務問題,對財務業務流程不清楚,會計科目的使用相當混亂,只能簡單記賬,難以滿足農村財務管理標準化的要求。因此,需要堅持農村財務管理人員通過公開選拔、任命和解雇農村財務人員都必須經過公告、評估、申報等流程,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持有證書,同時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完善監督和評估機制,促使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工作更加認真負責,勇于履行職責,敢于監督,避免因為村委會或村干部的變動而頻繁變動,以便形成穩定的農村財務人員隊伍,考慮根據實際需求從大學生“村官”中選擇和任命農村財務管理人員,以確保他們獲得良好的政治和經濟待遇。
5? 結論
綜上所述,農村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與農村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一支了解農業,熱愛農村,熱愛農民的財務管理隊伍是順利完成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合理運用財政資金,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保障。因此,需要在質量和能力方面對農村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更好地實現農村財務管理隊伍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村地區的全面振興,并成功完成農村改革的目標和挑戰。
參考文獻
[1] 于蓮華.提升農村會計人員素質的幾點思考[J].中國農業會計,2014(7):32-34.
[2] 湯高.提升農村財務人員業務水平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9,540(2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