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自尊
摘要:農業是我國發展的基礎產業,穩定的農業發展不僅可以保障人們基礎生活用度,還可以為工業生產提供重要的生產資料,因此,促進農業進步,推進農業發展對我國整體經濟有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結合當前時代發展特點,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成為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式。本文從多個角度探討和分析了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農業經濟發展;問題;有效措施
隨著各項惠農政策的推廣和實施,我國農業經濟在穩步增長,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但就一些細節問題來看,農民在農業發展中可獲得的經濟收益并不穩定,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使得相當一部分農民距離小康水平還有很大的距離。因此,為了盡快提升農民經濟收益,促使我國早日實現小康社會這一目標,應該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以此來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有效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
1? 農業產業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1? 缺少大型企業的帶動和引導
將產業化發展理念引領到農業發展中,有效解決了傳統小農經濟發展模式中的缺陷,提升了農民的抗風險能力,讓農民切實的看到實惠、得到實惠。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由于地區經濟發展限制,很多產業化發展都是由當地農民自身建立的小企業或是個體進行經營的,缺少大型企業的帶領,使其在品牌塑造上缺少經驗,農業產業經營方式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非常弱,無法進一步挖掘出農產品本身的價值。
1.2? 農民本身素質與產業化發展不匹配
農業產業化發展是需要當地農民齊心協力朝著同一目標共同前進的,在實現產業化結構升級目標前,依舊存在很多變數和風險,這就需要農民具有一定的產業化結構知識,了解其中的利害關系,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和企業實施產業化升級改造。但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年輕一代農民基本上都會到大城市打工,留下務農的基本上都是年紀稍大的人群,而這部分農民自身的文化素質不高,很難準確地理解產業化結構升級帶來的優勢,害怕風險和變動,對產業化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1.3? 農業產業化發展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
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不是簡單的集中耕地種植某一經濟作物,其中還涉及農產品的進一步開發,農產品市場推廣和銷售,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運輸和存儲,以及農產品現代化種植等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項目的建設在前中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投入。但在實際發展中,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不全,前期投入巨大,資金回收周期過長,再加上存在一定的風險,很難找到足夠的資金進行投入。因此,當地政府需要就這一問題積極實施各種惠農投資政策,通過吸引大量外資來進行特色農業產業化升級,實現農民經濟收入的穩步提升。
2? 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2.1? 重視農業領軍企業的發展
地區農業想要盡快地實現產業化升級改造,就需要重視農業領軍企業的建設和發展,利用領軍企業的帶頭作用,實現以點帶面的農業產業化改造。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當地政府在工業產業化方面予以大力的支持,利用多種優惠政策吸引領軍企業的注意力,積極地在農民與大型企業之間牽線引路,讓大型領軍企業可以分配一些資源幫助本地農民實現產業化升級,有效帶動當地農業產業化進步。
2.2? 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
農業產業化升級改造是關乎農民自身經濟利益的重大發展舉措,為了有效地實施這一經濟優化措施,需要提升農民自身的綜合素質,讓農民心甘情愿地進行農業產業化改造,配合政府和企業的各種工作。例如,當地政府可以組織專業人員下鄉進行知識科普,挨家挨戶地向農民介紹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具體內容和優勢,幫助農民暢想后續的各種生活變化。還可以先在地區設立一些產業化試驗點,為廣大農民樹立標桿,通過榜樣的作用來讓農民切實的看到實際的經濟收益,以此來提升農民實施農業產業化的積極性,讓農業產業化順利地進行。
2.3? 加大資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
結合實際情況,當地的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村合作社的建設,做好相應的監督職責,規范農業產業化進程,并在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加大相應資金的投入以及實施各種政策上的優惠,完善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此來吸引領軍企業的入駐,加速農業產業化改革速度。此外,由于產業升級過程中還會出現一系列其他問題,政府部門也應該積極地為相關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避免因為一些人為因素阻礙農業產業化進程,以此來構建良好的農業產業化建設環境,快速地推進農業產業化升級,提升農業經濟發展。
3? 結語
農業的產業化改革對農業經濟以及農民自身都有極大的好處,地方政府應該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結構改革,擴大農業產業化優勢的宣傳力度,提升農民自身綜合素質,實施多種惠農經濟政策,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創建良好的農業經濟發展環境,以此來吸引領軍企業的入駐,幫助農民有效整合當地的農業發展資源,帶領農民創建出符合自身的特色農業品牌,讓農民真正的從農業產業化升級中得到實惠,提升農民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 官偉宏,陳琳.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業經濟發展[J].產業科技創新,2019,1(34):76-78.
[2] 段佳妮.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農家參謀,2019(15):47.
[3] 溫小林,孫德舉,莊義慶.產業融合理論視角下的休閑農業產業發展——基于鎮江市休閑農業發展實踐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量化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9,47(1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