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梅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市場化的土地流轉成為一項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土地流轉市場化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土地流轉;市場化;有效策略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市場化步伐對于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實現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土地流轉市場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提升農村地區生產效率的提升,推動農村地區群眾的增產增收。
1? 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土地要素價格缺乏清晰明確的價格信號
當前,為了推動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土地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各級政府都制定了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對本地區土地市場化流轉進行大力補貼。具體到補貼政策上,有些地區將農村地區群眾的養老金與流轉補貼直接掛鉤;部分地區的流轉補貼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僅僅向將土地轉出的群眾發放補貼;還有一部分地區與之不同,相關部分將補貼直接發放到土地流入群眾手中。雖然各個地區根據自身發展情況以及土地流轉市場化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制定了不同標準的補貼,但是總的來說這些補貼政策大大推動了廣大農村地區土地流轉市場化的步伐。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土地要素的價格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1]。在市場化條件下,農村地區土地流轉的根本是將土地的經營權轉化為一種可以在市場上交易的特殊商品。基于此,土地要素將以價格作為信號在市場主體間形成合理配置,以便每單位的土地要素都能產生最大化的產出。當前,由于農村地區土地流轉過程中各種補貼的存在,土地要素的真實價格不能在市場中得以真實反映,土地流轉的市場化程度有待提升[2]。
1.2? 市場化的土地流轉受到的行政干預較多
長期以來,我國大量人口從廣大農村地區轉移到了城市,總的耕地面積也在不斷下降。為了保障我國整體的糧食生產安全,我國各級地方政府對市場化的土地流轉工作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干擾。例如,地方政府為一些企業制定各類農產品的生產目標,使得市場化流轉后的土地不能得到最優化的利用。這種現象的存在嚴重損害了參與市場化土地流轉企業的利益,打擊了其他企業和個人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使得土地流轉不能發揮出原有的作用,也為土地流轉的市場化運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亂。
1.3? 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存在一定的進入門檻
我國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村土地流轉的市場化水平,必須進一步提升土地流轉市場中的公開透明程度。這要求土地流轉市場中的主體能夠獲得較為平等的參與地位,使得土地流轉過程中價格的確定是以市場競爭規則為依據的。然而,當前我國很多地區進行市場化的土地流轉過程中,對于外來的企業及個人主體都會施加一些額外限制條件,即使外地經營者滿足這些限制條件拿到土地經營權,也不能正常享受到當地應有的各種優惠政策。這就使得各個地區的土地流轉市場的門檻高度不一致,外地企業或者個人參與土地流轉過程中需要承擔更高的成本,其積極性遭到一定程度的打擊,不利于我國土地流轉市場化的進程推進。
2? 進一步推動土地流轉市場化的有效策略
2.1? 建立農村土地市場化流轉交易市場
針對當前我國土地流轉市場化過程中存在的價格信號模糊的問題,我國各地應根據本地區情況建立土地市場化流轉交易市場。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各個地區的整體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因此該市場建立過程中一定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但是,為了保障該市場的正常運行,各個地區間可以通過協調建立起信息共享平臺,對好的政策進行宣傳,提升土地市場化流轉的效率。
2.2? 進一步建立農產品種植指標流轉市場
由于我國糧食生產壓力較大,為了有效保障糧食的生產的前提下推進土地市場化流轉工作,可以探索性的建立跨區域的農產品種植指標的流轉市場。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間耕地面積占總面積的比重、糧食種植面積占總面積比重等都存在較大差異。為了保證土地資源在進行市場化流轉后能夠發揮出最大的生產能力,各地區可以將各種作物的種植指標拿到種植指標流轉市場上出售。通過該市場的建立和完善,參與農村地區土地流轉主體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維護,我國整體的糧食供應也能得到保障。
2.3? 進一步制定相應政策保障土地流轉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為了進一步鼓勵土地流轉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各個地區應根據本地區情況制定出相應政策,使得參與土地流轉的市場主體享受到同等的待遇。例如,一些人才匱乏的地區可以制定出人才吸引政策,為土地流轉工作的開展打下更為堅實的人才基礎。同時,也為土地流轉工作結束后土地生產效率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撐。
3? 結語
當前,為了進一步實現我國農業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提升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率,實現土地市場化流轉是極為必要的。要清晰的認識到,當前我國的市場化土地流程工作中還存在著土地要素價格信號模糊、市場化的土地流轉受到的行政干預較多以及土地流轉市場存在一定的進入門檻等問題,不利于土地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各地根據自身情況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土地流轉交易市場具有無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實現土地流轉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劉寶磊,張園園.農業勞動力轉移的動因:一個模型及其經濟學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09(27):76-77.
[2] 劉寶磊.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化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南方農機,2020,5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