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青
摘要: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服務質量不僅直接決定著一個學生整體身心的健康成長,也直接影響著整個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大局。其教學評價考核標準衡量體系的完善建立,不僅將更能利于豐富班主任教學工作教育理論,而且將更有利于促進班主任自身的人生成長與職業發展,有利于加快推動班主任教學工作教育管理的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發展進程,提高學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班主任;評價;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411
引言
班級集體工作的品質優劣直接就會影響關系到整個學校的整體德育工作乃至整個學校的整體全局德育工作。一個班級集體的主要組織者、教育者和教學領導者是班主任教師,是對全體學生干部進行黨的思想理論、政治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的重要骨干力量。班主任在不斷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綜合素質的健康發展中仍然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主導作用,因此,一致認為:按照學生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借鑒現代發展性中學教師績效評價考核制度的基本理論和教學實踐,構建一套中學學校班主任自身工作績效評價管理標準及其評價體系,不僅將更能利于豐富中學班主任自身工作的評價理論,推動中學班主任自身工作評價管理的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發展進程,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促進班主任自身的身心成長與健康發展。
一、班主任工作業績評價衡量標準及其評價體系機制構建的基本要求問題探討
中學班主任工作業績評價考核標準的研究建立確實是一項科學理論性很強的科學工作。因此,只要我們想完全建立一套適應新時期學生素質教育發展要求又科學可行的全國中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執行評價衡量標準,有必要對全國中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執行評價衡量標準的基本基礎理論以及問題特點進行深入探討,以利于找尋能夠構建一套科學的全國中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執行評價衡量標準及其評價體系的基本理論依據,保證全國中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執行評價標準活動順利而有效的順利開展。[1]
二、中學班主任教育工作業績評價考核標準的基本結構構成要素
關于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業績評價考核標準的基本結構構成要素,不同的研究者可能有不同的觀點。一致認為:中學學年班主任學期工作業績評價考核標準的基本要素結構而言,它主要由三個基本要素共同組成,即業績評價考核標準的基本標目、標度、標號。[2]
(一)標目
標目,即標準的項目,指的是"各種規范行為或對象的程度和相對次數"例如,班主任通過什么途徑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每學期聯系了多少次,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滿意程度等等。它是評價標準的主要內容,也是中學班主任工作評價標準中最重要的要素。
(二)標度
標度質量即產品標準的基本尺度,是產品評價的基本單位也即標準,說明什么樣的程度屬于什么等級。數學測量標準尺度(注意即比如類別、順序、等距和時間比值測量尺度),數學單位(即比如測量權重比和系數),非數量化的的單位(即比如優、良、中、差),這些都是科學評價測量標準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
(三)標號
標號編碼是國家標準項目的一種標記符號,通常用英文字母(如小寫a、b、c)、漢字(如一、二、三,甲、乙、丙)或其他數字(如1、2、3,i、i、ii)符號來加以表示。它本身沒有獨立的歷史意義,只表示一種分類,但在不同請況下,可以分別被賦予特定的意義。這些也是國家評價行業標準的重要輔助組成部分。
三、構建班主任工作績效評價體系標準及其評價體系的主要依據和基本原則
(一)構建普通中學學校班主任教育工作質量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的基本依據主要內容有:教育相關規律法規文件教育規律法規文件是由各級國家教育權力行政機關組織制訂的。關于有關學校教育教學方面的有關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等有關法律法規文件的具體總稱。它必須是國家興辦教育文化事業所必須嚴格遵循的法律準則、依據和行為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憲法是關于保障中學教師合法權利和使用義務的基本法律,對中學教師的合法權利和使用義務、資格和職務任用、培養和專業培訓、考核、待遇、獎勵以及其他法律責任等都對此作了明確規定。有關法律法規等文件既是我們組織開展全國中學學校班主任教育工作績效評價考核活動的重要法律依據,同時也應該是我們建立全國中學學校班主任教育工作績效評價活動標準及其評價體系的重要依據。
(二)社會的需求
作為系統的班主任教育工作是經濟社會,經濟系統的一個重要子系統。因此,必然地需要同時受到我國社會大經濟系統的各種影響和因素制約。中學班主任在加強學校教育管理中始終擔當著重要領導角色,是對全體學生干部進行黨的思想理論政治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的重要骨千領導力量,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和實踐的不斷深入以及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其地位和作用也顯得愈來愈重要。所以,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構建中學學校班主任教育工作績效評價衡量標準及其評價體系一定必須要依據中學現實的和社會的客觀利益要求。
(三)中學班主任工作理論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
從1952年起,在中學設立"正式確立了"班主任制"。盡管班主任誕生的歷史尚短,但有關班主任工作的理論研究如雨后春筍,研究成果更是車載斗量;數以百萬計的中學班主任亦是身先士卒,身體力行,戰斗在學校管理工作的最前沿,積累下了大量的豐富的工作經驗。這些關于班主任工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是我們確立中學班主任工作評價標準的重要理論依據之一,也是衡量評價標準科學性的重要保證。[3]
結束語
中學學校班主任服務工作績效評價體系標準不僅是對學校班主任服務工作業績進行實質價值意義判斷的重要尺度或基本準則,它是構建規范中學學校班主任服務工作績效評價體系標準。因此,在實際中的學校服務管理工作中,應充分結合本校管理實際和工作特點,建立一套科學、適用的學校班主任服務工作績估評價服務標準及其評價體系,才能正確地管理指導班主任服務工作績估評價服務活動的組織開展,調動學校班主任工作積極性,促進健康發展,推進學校班主任服務管理的工作規范化與制度科學化。
參考文獻
[1]黨偉華,尹筱莉. 基于班主任評價素養例談表揚與批評策略[J]. 求知導刊,2020,(25):8-9.
[2]李發龍. 淺談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的評價[J]. 學周刊,2020,(08):159-160.
[3]周彩霞. 即時評價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作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9,(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