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海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以及學生未來的成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側重于對語文知識的講解,往往容易忽視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因此,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指導,積極進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改革,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內容
語文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內容,小學階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1. 必要的語文知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要的語文知識包括漢字的音形義知識、基本的修辭知識、語法知識、文章段落結構知識、基本讀寫知識等,這些都是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語文知識,也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中最基礎的知識。
2. 豐富的語言積累。
小學語文的學習主要以課文為主,學生可以從不同的文章中感受語言的優美。學生通過對常見字詞的掌握以及對優美文章和詩詞的背誦,積累豐富的語言。豐富的語言積累是語文核心素養形成的基礎條件。
3. 熟練的語言技能。
俗話說“熟能生巧”,語言技能經過不斷地訓練,就能逐漸獲得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重視對學生自主查字典能力、朗讀能力及寫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不斷地練習中靈活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和語言表達方法,逐漸形成熟練的語言技能。
4. 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教學應當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教會學生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如:遇到生字詞,學會利用字典或其他工具書進行學習;邊閱讀邊對文章進行批注;在書寫時保持書面整潔、字跡清晰;等等。
5. 深厚的文學素養。
語文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漢字的形象美,可以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詩詞的韻律美,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對美的追求。
6. 高雅的言談舉止。
語言是一門藝術,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加強對學生言談舉止的培養。要讓學生既敢于表達自己的思想,又懂得尊重他人的想法;舉止文明、得體,尊重他人,學會與他人文明交往。
二、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1. 激發讀寫興趣,是讀寫結合教學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能夠使他們更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豐富教學手段,并注意情感的滲透,使語文課堂更加鮮活有趣,從而使學生能夠產生讀寫興趣。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二年級下冊《我是一只小蟲子》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圖片、音頻、視頻的方式和學生玩猜蟲名的游戲,激發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期待。在教學本課難點,即帶有月字旁的字時,可先讓學生讀讀課后練習第二題中所有帶有月字旁的字;再通過有趣的視頻,讓學生了解月字旁的來歷,并帶領學生隨著漢字兒歌一起扭動身體。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有趣,激發學生對漢字的喜愛之情,還能讓學生愛上課堂、愛上學習。
又如,在教學統編版三年級下冊《荷花》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以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現荷花的各種形態,鼓勵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用自己的語言對荷花的形態進行描寫;然后和學生一起賞析文中作者對荷花的描寫,并找出和自己描寫的不同,從而使學生能夠更確切地體會到作者對荷花描寫的精彩;最后引導學生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將優美的文字記到腦中,并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寫一段話。在寫作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自己想描繪的內容,在分享中打開學生的思路,然后鼓勵學生將這些內容寫下來,以此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2.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讀寫結合教學的基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學生:每次寫作的時候總是寫不出什么內容,但平時卻很能說,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書面語言積累不夠。因此,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語言詞匯,豐富學生的文學底蘊,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特別是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其寫作水平的重要前提。
閱讀分為粗讀和細讀。粗讀一般是快速地對整篇文章進行走馬觀花式的瀏覽,目的是為了快速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而細讀則需要靜下心來逐字逐句地仔細閱讀。細讀不僅有利于學生文學知識的積累,還有利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引發自己的感悟,并將自己的想法及時記錄下來,以此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培養他們對圖片細致觀察的能力,培養他們看圖寫話的能力;要充分尊重學生天馬行空的想法,鼓勵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3. 訓練仿寫與擴寫,是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手段。
語文讀寫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仿寫與擴寫。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
例如,在一節課的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并說出喜歡的理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喜歡的段落或句子進行句式和修辭手法上的分析,讓學生明白,這些段落或句子之所以寫得好,是因為它們在語言表達上有特點,幫助學生學會這些表達方法,并以此進行句子的仿寫,讓句子的表達更為生動。同時,鼓勵學生在進行習作時,可以根據之前掌握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仿寫,使作文更為出彩。對于擴寫的訓練,需要學生具備較豐富的詞匯,能夠抓住主要內容,進行更為生動、詳細的表述。另外,還要訓練學生縮句的能力,縮句的練習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句子的結構。
總之,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讀寫結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