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粉嬋
摘要: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進程正在逐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也隨著發生了改變。加大力度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進行深化改革,不僅可以為農村經濟的穩定長遠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還能夠為農民順利獲取農村集體經濟收益提供保障,有利于更大程度的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鑒于此,本文深入探討了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難點,提出推進制度改革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思考
1 ?前言
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呈現了飛速發展的態勢,從而大幅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但在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進行改革時,還是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如制度改革與法律之間的矛盾、制度改革與傳統思想之間的矛盾等,這些難點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農村的穩定發展。因此,為了穩步推進制度改革,有效處理上述問題,相關部門及人員應該更加重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走進農村,全面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準確把握制度改革的前進目標。
2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
傳統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要求農民共有村集體資產,同時農民有權分配到這部分資產帶來的經濟效益,且農村集體內部的所有村民都有享受的權益。但這種制度存在較高的區域限制性,村民享受村集體資產收益的范圍是固定的,只有身處村集體內部才可以享受相應的權益。此外,傳統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還有較強的排他性,禁止非集體資產成員干涉資產的相關問題。然而在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情況下,農村集體資產的種類也更加多樣化,隨之集體資產產權與權責情況之間的矛盾愈發迫在眉睫,甚至還由此衍生出了各種新的矛盾,所以必須要進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改革。
3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的矛盾
3.1 ?法律問題
完善的法律體系是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必要支撐,然而我國目前的法律體系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之間還有較多的相悖之處。我們國家的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制度改革的難度。以農村集體土地的準讓問題為例,法律明確禁止直接轉讓或出租農村集體土地,土地資源在國有化的前提下才允許進入市場,但目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同意土地資源規模化經營,如此一來,國家法律法規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之間的矛盾就凸顯了出來。
3.2 ?思想問題
大部分的基層地區的村干部以及農民群眾沒有深刻了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內涵,從而導致統一村集體內部思想的過程變得更加困難重重,與此同時,由于深受傳統集體經濟思想的影響,造成無法順利的將市場規律融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進程。大量的基層農民群眾認定產權制度改革會損害村集體資產的收益,同時減少農民自身的集體收益分配,亦或是政策變動給自身的日常活動會帶來極大的不便。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基層地區的村干部覺得推進產權制度改革,會使得自身的權利大幅減少,從而無法在村集體中擁有強有力的話語權,最終給自己的工作帶來很多的困難。總之,這些錯誤的思想增加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困難。
3.3 ?制度改革的運作方式不變
部分基層農村在完成產權制度改革后依舊沿用之前的管理運作模式。以農村集體資產資金資源的分配過程為例,村干部依然使用傳統的管理形式,在分配運作中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全新作用,沒有科學的運用先進的股份分配模式。同時在經營村集體資產時,沒有將股東參與的集體資產模式引入產權制度改革進程中。此外,在管理村集體資產資源資金時,沒有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無形中造成了很多的村集體資產流失。
4 ?推進產權制度改革有效措策略
4.1 ?深化對制度改革的了解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要深化村干部與農民群眾對制度改革的認知。政府有關部門及人員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改變基層村干部和農民的思想,同時在日常工作中充分發揮指導作用,讓制度改革的必要意義深深地扎根在群眾與村干部的腦海中。制定并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指導文件,科學闡述制度改革以及產權流轉的相關問題,明確工作細則,對傳統的運作模式進行優化升級。與此同時,進一步探究產權制度改革的相關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實施行之有效的策略予以解決,從而為順利進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揮積極影響。
4.2 ?建立健全產權制度改革機制
制定完善的土地規模化經營政策扶持機制。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就必須要全面了解土地對農民的重要性,制定健全的規劃化經營扶持體系,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土地流轉,從而建成多樣化的規模經營的發展模式。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結合自愿有償的原則,推進農村土地資源流轉,引導龍頭企業投資農村進行規模化經營。
4.3 ?創新集體資產管理模式
改革集體產權制度,管理農村集體資產,必須要堅持以資產增值保值為基礎,這樣可以更好的激發基層群眾和村干部的工作熱情,建立健全相關的獎懲制度。同時合理劃分管理組織機構,科學規定各方的權責,繼而為更好的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發揮重要的作用。
5 ?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社會大眾和村干部必須要深刻認識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并在國家有關部門在科學指導下,轉變自身思想,改革經營運作模式,不斷優化村集體資產的管理模式,最終為順利實現產權制度改革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郝秀琴.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8(20):43-44.
[2] 馬翠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8,5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