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銀瑜
【摘要】目的:研究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實施飲食護理干預對改善護理質量的作用。方法:選取 2018 年 10 月到 2020 年 8 月間收治的 100 例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經隨機分組法分為分析組(n=50)、常態組(n=50)。常態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分析組患者開展飲食護理干預。比對分析兩組血糖水平、護理質量、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前血糖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分析組患者干預后糖化血紅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均低于常態組(P<0.05);常態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高于分析組(P<0.05);分析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相比常態組明顯更高(P<0.05)。結論: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實施飲食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穩定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水平。
【關鍵詞】骨折;糖尿??;手術;圍術期;飲食護理干預;護理質量;血糖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6-0011-02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慢性代謝性疾病類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骨折情況,由于抵抗能力相對較差,骨折愈合速率緩慢,術后恢復狀態不佳,極易出現各類并發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因此,在患者圍手術期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尤為關鍵[1]。臨床常規護理方法缺乏針對性,更加注重患者疾病的護理,對于穩定患者血糖、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的護理效果不甚理想,故為患者開展圍手術期飲食護理干預十分必要。圍術期飲食護理干預是臨床全新飲食護理模式,在患者圍手術期為其開展針對性科學的飲食計劃,將患者作為飲食護理中心,結合患者病情恢復情況,予以患者針對性指導,對于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2-3]。本研究選取100例我院收治(2018年10月到2020年8月間)的骨折伴糖尿病患者進行分析,旨在探討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實施飲食護理干預對護理質量水平的影響,闡述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取2018年10月到2020年8月間收治的100例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經隨機分組法分為兩組。常態組(n=50)中20例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年齡38~69(54.32±2.56)歲。分析組(n=50)中22例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年齡39~68(54.45±2.4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符合手術治療適應證;精神、記憶、認知功能正常患者;患者對入選本課題表示知情且理解。
排除標準:存在認知、記憶、意識障礙或以往精神病史;在30 d內曾接受降血糖治療患者;合并嚴重癌癥疾病患者;患者或家屬拒絕簽訂知情書。
1.2 護理方法
將常規護理作為常態組干預措施。術前協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合理擺放體位,密切監測患者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康復計劃,了解患者糖尿病病史,予以患者降糖藥物治療,嚴格控制血糖水平恢復到正常范圍。
將飲食護理干預作為分析組干預措施。(1)成立飲食護理干預小組:由科室人員成立飲食護理小組,護理前接受專業化飲食營養配比培訓,要求各小組成員均能夠掌握各類營養知識,與患者進行適宜交流,詳細將患者基礎信息錄入健康檔案中,持續更新患者信息,根據健康檔案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2)制定飲食方案: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控制每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保證患者每天攝取足量的優質蛋白,包括蔬果、雞蛋、奶制品等,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在1.0~1.2 g/kg范圍內;限制患者脂肪的攝入,控制體質量,每隔3~5 d測量一次患者體質量,根據體質量變化情況規定脂肪的攝入量,避免患者食用動物油與動物內臟等;增加五谷雜糧以及新鮮水果的攝入,保證機體攝入足量碳水化合物,告知患者鹽對疾病的影響,鼓勵患者少鹽、少油、日常多飲水,控制鹽的每日攝入量在5~6 g。(3)成立健康飲食教育小組: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宣傳教育,由科室護士定期為小組成員講解健康飲食相關知識,定期為患者及家屬發放糖尿病飲食食譜,告知患者家屬在日常蒸煮烹飪過程中所需注意事項,保證患者得到最優質的飲食,進一步改善患者病情。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血糖水平、護理質量、并發癥發生情況。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包括HbAlc(糖化血紅蛋白)、FBG(空腹血糖)、2 h PBG(餐后2 h血糖)。并發癥總發生率=[(壓瘡+深靜脈血栓+低血糖+切口感染)/總例數]×100 %。通過自制護理質量調查表評價護理質量水平,信效度為0.84,內容主要包括服務態度、職業素養、溝通能力、專業能力,各項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高。
1.4 數據處理
本次調研內價值調查數據均由統計學軟件SPSS 23.0開展檢驗,計量資料(護理質量及血糖水平)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并發癥發生情況)以率(%)表示,采用Fisher χ2檢驗。當P<0.05表明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水平
兩組患者干預前血糖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分析組患者干預后HbAlc、FBG、2 h PBG水平均低于常態組,兩組數據經檢驗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分析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態組,數據經統計學工具對比提示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比對分析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
分析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相比常態組明顯更高,兩組數據經檢驗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為特征表現的慢性疾病,患者伴有胰島素分泌障礙情況。人們生活習慣、飲食結構不斷改變,導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多。糖尿病患者病程較長,極易出現各類并發癥,由于糖尿病患者骨代謝往往存在一定障礙,導致患者骨脆性不斷增加,易出現骨折等情況。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具有較大的治療難度,患者預后相對較差,會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為患者開展有效治療的同時配合科學的護理尤為必要[4-5]。
飲食護理干預是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在患者術后病情恢復過程中予以有效護理干預措施,針對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合理評估患者實際情況,術前密切監測患者血糖高水平,對于出現血糖波動患者,及時予以降血糖藥物干預,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具體表現,在有效改善患者內環境代謝平衡的基礎上,提高患者用藥治療效果,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6]。同時,飲食護理干預能夠成立飲食指導小組,為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根據患者健康檔案與實際病情進展情況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合理規劃患者三餐飲食搭配,明確患者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攝入量[7-8]。飲食護理干預能夠根據患者飲食喜好合理搭配食物,保證食物的多樣性、全面性,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同時增加患者優質蛋白質飲食,為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提供便利條件,叮囑患者多飲水,增加新鮮果蔬的攝入量,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保證患者軟組織生長條件,改善患者預后,進一步提高科室整體護理服務質量水平[9]。本次研究結果數據表明,兩組患者干預前血糖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分析組患者干預后HbAlc、FBG、2 h PBG水平均低于常態組,常態組并發癥總發生率高于分析組,常態組護理質量評分低于分析組,兩組數據經檢驗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圍手術期飲食護理干預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中應用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穩定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水平,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穆曉云,許立薇,丁艷萍.基于新媒體平臺的延續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8,47(4):373-375.
[2] 楊蘭蘭,徐曼,董方虹,等.燕麥飲食干預在社區2型糖尿病飲食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8,28(19):75-79.
[3] 張婉童,靳敬偉,楊振如,等.飲食護理干預對腎臟病患者糖代謝異常影響的研究[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8,33(3):85,87.
[4] 賈紹靜,米光麗,鄭棟蓮,等.寧夏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發癥的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8,34(3):472-476.
[5] 張進,丁立群,范潔,等.限鹽飲食對一級原發性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8,39(23):45-49.
[6] 馬張芳,張宛俠.借助微信平臺的體位護理干預在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日間手術后的應用[J].眼科,2019,28(4):82-83.
[7] 石志宜,顧平,司曼麗,等.孕期膳食模式與妊娠期糖尿病發生風險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6):668-673.
[8] 刁俊玲,劉靈儷,杜鵑,等.新型PPARγ激動劑CMHX008對高脂飲食誘發的糖尿病腎病的改善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8,34(8):1114-1119.
[9] 宋曉飛,尹銳峰,張長成,等.應用FRAX評價2型糖尿病對老年男性骨質疏松性骨折風險的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8,24(2):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