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燕,崔 杰,孔德財
(淮陰工學院 a.商學院,b.管理工程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長江三角洲(以下簡稱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2019 年5月,中央通過《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黨中央做出的這一重大決策部署,既為推進新時代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指明方向,又對長三角科技創新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長三角區域正在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這一重大戰略,政府層面高度重視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研究。2019 年9 月,蘇浙皖滬科協聯合成立長三角科技創新智庫聯盟,掀起了區域科創一體化研究的熱潮,進一步吸引了更多學者投身長三角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研究隊伍,為長三角科技創新早日實現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科技創新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內在要求。通過科技創新,突破一批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進而引發顛覆性技術的突破和帶動新興產業成長,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產生區域和城市創新要素集聚的“連鎖效應”,將真正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和競爭力提升。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地區曾經歷快速一體化過程,然而由于區域外延不斷擴展,內部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實現科創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仍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
目前,國內相關學者已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系統性研究。薛領(2014)對長三角區域創新與一體化戰略的關系進行了回顧,總結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與創新驅動戰略經驗。張仁開(2014)分析了上海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對長三角科技一體化的作用,并對上海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促進長三角科技一體化提出若干戰略思考。李紅兵(2018)從優化科技創新戰略布局、建設科技創新共享平臺、集聚科技創新優勢服務資源等角度提出,進一步加強皖蘇浙滬“三省一市”的科技發展戰略和創新協同,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政策建議。秦小娟等(2019)認為,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應全面深化改革,打破行政體制壁壘,促進高端要素流動,更好地以科技創新引領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為全國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劉贊揚等(2019)對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合作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關問題與對策。劉志彪等(2019)在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水平測度體系研究中提出創新一體化子系統,從產學研協調創新和合作成果交流兩個維度對區域創新一體化進行了量化測度。秦熙(2019)基于推動科技創新政策一體化是長三角地區面臨的共同任務的基本判斷,圍繞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這一主題,突出科技創新政策的先導性、協同性、普惠性、一致性,進而完善長三角一體化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吳福象(2020)提出從構建長三角科技創新一體化的層級體系和完備的產業鏈和技術鏈兩個角度來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一體化。張冬梅等(2020)基于長三角滬皖兩地科技創新協同現狀,分析兩地科技協同創新存在的瓶頸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破解策略。張穎(2020)等從科技創新視角,通過建立協作發展的演化博弈模型,推導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協作發展的穩定策略。
上述研究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圍繞長三角一體化或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的主題,進行系統研究,為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研究做出有益嘗試,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礎。然而,現有文獻大多僅從宏觀角度對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對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水平的研究較為缺乏。個別文獻雖然涉及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測評指標,但所選指標不能全面反映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實況和全貌。鑒于此,筆者在現有研究基礎上深入剖析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的內涵,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為長三角科技創新一體化水平的科學評價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創新是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推動科技創新一體化是長三角地區面臨的共同任務。為科學構建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評價體系,本文在綜合分析已有相關文獻基礎上,對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的內涵進行了深入剖析,提煉了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的表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區域聯合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組織開展技術協同創新,實施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專項和前瞻性產業技術創新專項,聯手開展技術協同攻關,集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二是區域協同共建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網絡通信與實驗室等重大設施,推動創建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共同建立統一技術市場和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構建多層次的技術創新平臺。
三是區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依托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加強協同聯動,積極探索高新園區聯動機制,共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
四是區域科技創新人才流動。科技創新人才流動可在區域科創一體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政府制定出臺相關政策進行引導和支持,讓區域科創人才從“高地”流向“洼地”,使區域內各省(市)的科創人才密度趨同,進而實現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
五是區域科技協同創新政策。在長三角區域合作總框架下,區域內各省(市)通過簽訂科技創新合作協議,明確科技創新合作中各自的角色定位,在承擔國家區域科技創新項目、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等方面加強協調與合作。
圍繞上述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的表征,筆者在現有相關研究基礎上提出評價長三角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水平的若干指標。
(1)聯合攻克的關鍵核心技術占比。
(2)協同共建的技術創新平臺占比。
(3)區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數。
(4)科技創新人才密度的差異性。
(5)科技協同創新政策出臺數量。
在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內涵及相關評價指標基礎上,本文構建了一套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水平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水平評價體系
長三角一體化目前已經成為國家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長三角科技創新一體化在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章在剖析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內涵的基礎上,提出了評價長三角科技創新一體化的若干指標,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長三角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為科學評價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關于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水平評價指標權重的計算模型及方法是未來進一步研究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