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
濟南市濟鋼醫院門診部,山東濟南 250101
近年來,針對患者在實施藥物治療過程中,青霉素類抗生素獲得廣泛運用。就青霉素類抗生素用藥機制而言,主要通過選擇性抑制細胞壁合成而產生對應效果,因為人體內缺乏細胞壁,從而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不良反應[1-3]。但近年來用藥量逐漸增多,藥物不良反應現象也出現顯著增加,對此就青霉素類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情況加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展開對應預防干預,以使患者用藥安全性有效提升[4-7]。該次研究方便選擇該院2017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青霉素類抗生素應用不良反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就不良反應展開藥學分析工作,以為青霉素類抗生素應用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00例青霉素類抗生素應用不良反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女30例,男70例;年齡19~77歲,平均為(42.59±2.59)歲。納入標準:①均采用青霉素類抗生素進行疾病治療;②均表現出不同程度不良反應情況;③患者與家屬均知情同意,該次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對于研究調查不配合;②基線資料缺失。
針對所有青霉素類抗生素應用后不良反應患者病歷資料實施收集,展開統計分析,就青霉素類抗生素應用情況加以了解。
就所有青霉素類抗生素應用不良反應患者抗生素藥物類型、用藥方式以及不良反應癥狀展開對應分析。
臨床采用青霉素類抗生素治療后發生不良反應,就藥物類型進行分析,主要包括8種;分別集中于阿莫西林、青霉素鈉、美洛西林鈉、青霉素V鉀片、氨芐西林膠囊、哌拉西林鈉、阿洛西林鈉以及氨芐西林鈉幾方面;對應比例分別為42例(42.00%)、16例(16.00%)、13例(13.00%)、7例(7.00%)、6例(6.00%)、3例(3.00%)、2例(2.00%)以及1例(1.00%)。見表1。

表1 所有青霉素類抗生素不良反應藥物類型分析
臨床就青霉素類抗生素用藥方式進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口服、靜脈滴注、靜脈注射、肌注以及皮下注射幾方面;對應比例分別為50例(50.00%)、41例(41.00%)、5例(5.00%)、3例(3.00%)以及2例(2.00%)。見表2。

表2 所有青霉素類抗生素用藥方式臨床分析
臨床就青霉素類抗生素用藥后表現出的系列不良反應癥狀進行分析,主要集中于惡心以及腹瀉嘔吐、心跳加快、尿痛尿血以及腎炎、皮炎以及水腫、煩躁以及頭痛、咳嗽、白細胞數量減少,對應比例分別為27例(27.00%)、8例(8.00%)、4例(4.00%)、33例(33.00%)、14例(14.00%)、6例(6.00%)以及1例(1.00%)。見表3。

表3 所有青霉素類抗生素用藥后不良反應癥狀分析
近年來,青霉素類抗生素藥物應用率呈現出顯著增加,此種藥物應用后存在一定概率表現出系列不良反應現象,例如腹瀉、惡心、心跳加快、嘔吐、血尿、尿痛、水腫、腎炎、頭痛、皮炎、咳嗽、煩躁以及白細胞減少等,此類不良反應出現會使患者身體器官以及各系統受到一定程度損害,從而導致病情表現為一定程度加重,使患者生活品質顯著降低[8-10]。對此就青霉素類抗生素藥物應用后表現出系列不良反應情況展開對應分析,以確保對于抗生素應用方法能夠更加深入了解,從而使不良反應情況有效降低,對于患者疾病好轉進行顯著促進,使其生活品質獲得顯著提升[11-12]。
為確保青霉素類抗生素造成系列不良反應率顯著降低,用藥期間就患者基本情況加以全面了解,就其以往是否存在青霉素類抗生素應用不良反應等情況進行明確,就抗生素不同種類、應用方法、途徑以及劑量等加以充分了解,從而提高青霉素類抗生素藥物應用安全性。
該次研究發現,臨床采用青霉素類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后,就不良反應藥物類型進行分析,主要包括8種;分別集中于阿莫西林、青霉素鈉、美洛西林鈉、青霉素V鉀片、氨芐西林膠囊、哌拉西林鈉、阿洛西林鈉以及氨芐西林鈉幾方面;對應比例分別為42例(42.00%)、16例(16.00%)、13例(13.00%)、7例(7.00%)、6例(6.00%)、3例(3.00%)、2例(2.00%)以及1例(1.00%);臨床就青霉素類抗生素用藥方式進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口服、靜脈滴注、靜脈注射、肌注以及皮下注射幾方面;對應比例分別為50例(50.00%)、41例(41.00%)、5例(5.00%)、3例(3.00%)以及2例(2.00%);同郭燕鵬[13]在《青霉素類抗生素發生不良反應特點與規律研究》一文中表現出一致研究結論,此文中臨床采用青霉素類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后,就不良反應藥物類型進行分析,主要集中于阿莫西林、青霉素鈉、美洛西林鈉、青霉素V鉀片、氨芐西林膠囊幾方面,所占比例別為50.00%、22.55%、12.75%、10.78%以及3.92%,臨床就青霉素類抗生素用藥方式進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口服、靜脈滴注、靜脈注射、皮內注射以及肌肉注射幾方面;所占比例分別為50.98%、41.18%、3.92%、1.96%以及1.96%;從而發現阿莫西林藥物應用存在最高概率表現出不良反應現象,并且口服用藥會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加,癥狀方面主要集中于皮炎以及水腫方面,對此就此方面需要給予高度重視,對患者安全性做出充分保證。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患者在采用青霉素類抗生素進行治療后,存在一定概率表現出系列并發癥現象,對此在應用抗生素治療期間,需要就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結合,對于抗生素類藥物用量進行合理控制,將不良反應充分減少,從而提高抗生素用藥安全性,實現用藥患者有效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