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對學生的教育意義重大。基于此,本文將針對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究解決語文教育教學問題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夠對語文教師的語文教育教學有幫助,促進語文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效提高我國的整體語文教學質量,推動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均衡發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問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5-103-03
【本文著錄格式】馬艷寧.提升教師教學策略,打造語文高效課堂[J].課外語文,2021,20(25):103-105.
引言
語文是小學、初中、高中必修科目,很多大學甚至設立了專門的專業來研究語文,語文成績的高低代表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努力程度。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能夠對情感進行升華,將語文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還能獲得不小的收獲。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語文教學,采取具體措施有效提升語文教學質量,保證學生身心全方位發展,促進我國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一、 語文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語文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方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語文教育教學制度已經比較完善,社會居民的語文素質水平一代比一代高。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作用下,語文教學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教學質量有相當大的提升。但是當下語文教育教學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闡述如下:
(一) 學生學習方面
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是主要的任務。一般情況下,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差別,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不可能保證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都為優秀,而是存在優秀、良好、及格等多種情況。首先,在對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某些學生會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無法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因此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效果差。其次,語文學習包含了較多的閱讀環節。但是一些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且在閱讀過程中,外界因素會對學生的閱讀造成影響,導致學生無法靜下心來進行語文閱讀,學生語文學習效果也因此得不到保證。最后,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時,由于害羞等性格的影響,導致學生不敢詢問教師,因此學生無法獲得正確的答案。長期下來,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將得不到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二) 教師教學方面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學生的主觀感受,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導致學生無法有效接受語文知識,語文成績得不到提升。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將學生視為教育主體,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學意愿開展語文教學工作。長期下來,學生會覺得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占據主導地位,教師對自己也漠不關心,因此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習效率不高,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達不到要求。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需要重視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合理運用教學手段,避免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從而快速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三) 教學評價方面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明確自己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保證學生充分重視自己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展開。就當下而言,很多教師對語文教學的認識出現了偏差,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行為,完全采取鼓勵性的評價方式,并沒有深入到語文課堂之中,探究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因此當下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不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客觀性,無法找出學生學習效果低下的原因。與此同時,對于學生的課堂反饋,很多語文教師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最終導致語文教學評價脫離學生的現實情況,無法準確地找出語文課堂缺失和薄弱的地方,課堂教學效果達不到要求。
(四) 教學材料問題
教學資料的處理過程中,教師認為學生只需把教材中的知識進行全面的掌握即可,同時針對一些需要背誦的課文更要加強學習,依托于已經掌握的內容舉一反三。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第一手的閱讀材料必然是教材,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很可能會對教材中的相關內容產生審美疲勞。尤其是當前的語文教材里的各類文章內容,很可能和學生的閱讀需求不匹配,這都會導致學生在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與知識的掌握過程中,使得針對各類知識層面以及針對文章的把握層面出現了明顯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本身未能引導學生擴寬閱讀面,這就很可能會導致學生本身的語文知識掌握不足,只通過閱讀較為狹窄的閱讀材料,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都處于下降狀態,這顯然不利于學生對個人知識的掌握以及個人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 解決語文教育教學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捷徑,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興趣是促使語文課堂成功開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語文教師需要采取具體的措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讓學生以飽滿的心態充分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保證學生學有所得,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改進教學方式,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效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朗讀的方式,將某一課的內容朗讀出來,同時其他學生要認真聽,并進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會得到集中,學習興趣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以開展游戲的方式,讓輸掉游戲的學生起立歸納課堂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得學生能夠以百分之一百的精力投入到語文課堂中,使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有保證。
(二) 構建良好學習環境
為有效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保證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對于各階段的學生而言,要想保證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語文教師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感受語文帶來的樂趣。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和課堂教學情況,有效調節教學方法。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置文化角,將一些有名的文學作品放置于文化角,提供給學生閱讀。同時,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心得以及壞心情寫在紙條上,并放于文化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情感能夠得到釋放,并能夠從文學作品中學到很多知識。另外,語文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進行黑板報創作,鼓勵全班參與到黑板報制作中,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快速發展。
(三)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通過和學生的交流,不斷完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保證評價體系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行為進行科學的評價,并不斷提升評價質量。在此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不斷豐富教學評價主體,確保教學評價有針對性和科學性。與此同時,語文教師要保證課堂教學評價的公平、公正和公開,將每一周的評價結果展示在學生眼中,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采取具體措施,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四) 加強師生課堂互動
通過加強學生和語文教師之間的互動,能夠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課堂互動是學生和教師思維和智慧碰撞交匯的過程,通過課堂互動的方式,學生學習欲望將得到有效激發,并能夠以一百分的精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語文教師不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合理引導,將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達不到要求。因此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指導和干預,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回答不了問題的學生,語文教師要適當作一些提示,合理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答案。
(五) 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課文閱讀占據了較大部分的內容。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確保學生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教師要學會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提升語文教育教學質量。一般來說,語文教學具有較強的反復性和持續性,學生語文學習成績提升絕不是一天兩天那么簡單,需要教師和學生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語文教師需要長時間地堅持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不斷提升學生解決語文問題的能力,并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不斷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六) 引導學生多次誦讀
不同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語文教師要針對各學生之間不同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以及家庭背景,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引導學生進行多次語文誦讀,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快速提升。例如,對于語文課本中存在的大量知識點,學生通過依次誦讀決不能全部掌握,因此語文教師需要要求學生進行多次誦讀,將語文課本知識慢慢銘記于腦海之中,實現對語文課本知識的完全掌握,促進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使得教師的教學質量有保證。總之,語文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嚴格依據語文課本文本特征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確保學生和教師能夠產生情感共鳴,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七) 閱讀面的擴寬教育
在閱讀面的擴寬過程中,一方面要能夠由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勵學生自行發掘感興趣的閱讀內容。教師的引導過程要在課堂教學過程,向學生發放其他類型的材料,讓學生進行閱讀。對于學生自主閱讀過程,教師必須要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如果能夠真正掌握語文的相關知識,必須要能夠突破自身的舒適圈,即主動閱讀之前不感興趣的一些內容,之后在該過程發掘美感。比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就可以向學生發放某類科幻類型的作品,讓學生在該過程中通過閱讀,了解科幻作品的創作思路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天馬行空式的想象力,并且讓學生分析如何才可以通過相關作品的閱讀以及其他科目知識的學習,讓自身也具備這類想象力,甚至可以自行創作相關的作品。同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自行創作出的作品進行全班內的傳閱以及分析,從而使得學生更好了解到,在當前創作過程中是否能夠真正吸引同齡人的興趣和注意。如果能夠達到這一效果,學生就很可能會在個人的滿足感方面得到有效的建設,從而更為主動閱讀其他類型的知識,同時教師必須要能夠主動加強自身素養。針對一些學生理解上具有一定難度和困難的文章,讓學生能夠從中發掘出美感。比如對于魯迅先生創作的作品《記念劉和珍君》,教師除了要能夠講解“五卅慘案”的發生背景,以及《記念劉和珍君》中所存在的情深意切的情感,還必須要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做到慷慨激昂,同時幫助學生梳理行文的思想以及其中所存在的極端情感,從而讓學生真正了解到這類文章并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具有研究價值以及人文理念,之后學生就很可能會在課余時間內自動查找其他類型的相似作品閱讀。
三、結論
總而言之,語文是我國的重要學科,對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通過學習語文,學生能夠獲得很多知識,內心世界也因語文的學習不斷得到豐富。為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語文教師要采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良好學習環境、加強師生課堂互動以及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等措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江文歡.初中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實施[J].文學教育(上),2020(11).
[2]王湛棋.高中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實踐研究[J].文學教育(上),2020(11).
[3]周正逵.新時代語文教育改革大發展的創新之路[J].中國教育科學(中英文),2020(6).
作者簡介:馬艷寧,女,1981年生,河北張家口人,本科,一級,語文學科主任,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