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人的“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重要著力點,閱讀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各種智能化電子設備普及水平越來越高,隨之產生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出來:學生的閱讀量越來越少,閱讀水平也越來越低,碎片化閱讀現象越來越嚴重。群文閱讀教學在這種大背景下適時而生。群文閱讀教學是近年來在全國新興的一種全新的語文教學模式,是一種多元形式結合的語文教學模式,旨在解決閱讀教學方面所面臨的諸多困境,著力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注入一股新動力。
【關鍵詞】群文閱讀;教學議題;課堂設計;原則;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5-135-03
【本文著錄格式】張新宏.關于群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課外語文,2021,20(25):135-137.
群文閱讀教學是指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聯的多個文本,通過梳理整合、拓展關系、比較異同等,促使學生在閱讀“群文”的基礎上,知識廣度或深度得以拓展,思維認知能力得以提高,情感體悟能力得以深化。
一、關于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
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首先要解決的是教學議題的擬定。議題好比群文閱讀教學思想靈魂,它主宰了群文閱讀教學課堂設計的思路。由于群文閱讀指向學生的高階思維的培養,所以群文閱讀的教學議題與常規的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有一定的區別。
首先,群文閱讀學習議題擬定的著眼點較常規課堂的教學目標要高。因為群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議題考慮的是多篇文章的綜合解析,著眼點是學生的高階思維,所以群文教學議題從著眼的廣度和深度上層次更高。例如鋼屯小學的孫艷華老師在教學《多面的狐貍》一課時,選擇了《狐假虎威》《狐貍孵蛋》《我喜歡你狐貍》三篇文章,教學議題的著眼點在于使學生明白狐貍和我們人類一樣,同樣也有七情六欲以及善惡,讓學生對于狐貍這一事物的理解更深了一層,相較于單獨教學《狐假虎威》,帶給學生的情感體驗更為深刻。
其次,群文閱讀的教學議題多樣化。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指向提高學生高階思維的能力,不過這里的高階思維能力不僅包括剖析文章、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思維認知能力,還應包括不同情感的體悟深化,以及知識層面廣度和深度的進一步拓展。現在,部分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把群文閱讀的教學議題單一地理解為學生思維理解能力的提高,我認為有失偏頗。例如前文孫艷華老師教學的《多面的狐貍》,讓學生認識到狐貍不僅有假惡丑的一面,還有真善美的另一面,認識到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不能簡單概念化、臉譜化,促使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更加深刻,這是就思維的深度訓練上來講的。教學議題還可以從橫向上擴展它的廣度,如酒泉一中李珂老師的《我的中國心》教學設計中,教學議題既有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目標——體味三首詩和歌曲中所蘊含的“中國心”的不同內涵,也有深化學生思想情感方面的目標——增強對中國詩文化學習的熱情與自信,生發對“我”的中國心、中國夢的思考,培養學生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不僅深刻了學生的認知,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把群文閱讀的模式引入說明文、議論文、詩歌等多種文體的教學中去,幫助學生對各種文體的認知加深理解。多樣化的教學議題才能適應不同題材的文章靈活地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才能夠靈活地順著文章的“紋理”去解讀文章,才能更加合理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再次,群文閱讀的議題必須是從語文教材的教學目標或者是單元議題衍生而來。群文閱讀教學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連接起來,有效地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質量。在群文閱讀的議題擬定中,首先要保證統編語文教材的學習,因此,群文閱讀的議題必須從語文教材的教學目標或者單元議題衍生而來。教學議題可以超出個體文本的教學目標,但是必須為統編語文教材的目標系統服務。西南大學文學院魏小娜教師曾經談到群文閱讀時說,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老師要有教材編輯的素質。我認為在設計群文閱讀教學時,一方面要大膽走出教材,大膽地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文本,擴展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堅持教材整體教學目標不放松,為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持續有效地發力。
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也不應過多,這是因為群文閱讀教學涉及若干篇文本的閱讀學習,閱讀量大,占用的時間多,這就使得閱讀內容的大容量與有限的課堂時間產生了矛盾,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直奔主題,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策略
群文閱讀的設計是極其考驗教師教學能力的,閱讀文本用浩如煙海這個詞語形容是再形象不過,這么多的文本素材該怎么選擇?課堂要如何設計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這些問題都深刻地考驗著每一位語文老師。
首先,教學議題的選擇。群文教學議題的選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選取,例如教學蒲松齡的《狼》這一篇文言文,既可以和《母狼,母狼》《狼圖騰》(選段)組成一組文本,把教學議題設定為認識自然界中的狼不僅有狡猾、貪婪、兇狠的一面,還十分有組織性、紀律性,有愛心、勇敢的另一面,最終促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界中的狼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都是大自然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法則的產物。也可以從屠戶的角度把《狼》和《東郭先生》《農夫與蛇》三篇故事組成一組文本,引導學生認識到,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應當勇敢、果斷,萬不能優柔寡斷,同時面對壞人,我們應當講究應對策略,不能逞匹夫之勇,但也不能心慈手軟,最終反受其害。無論從怎樣的角度去設計教學議題,都要順著文章的“紋理”去解讀文章。
其次,群文閱讀教學文本的選擇。群文閱讀教學素材不僅包括篇幅較長的文章,還包括小篇的文字,統稱為文本。文本是“任何有書寫所固定下來的任何話語”,它可能是一個單句、片段,例如名言警句、民間俗語,或者歷史資料片段,也可能是一篇文章。選擇什么樣的文本一是由一堂課的教學議題決定的,教學議題最終決定了課堂的最終達到的教學效果;二是由學生的綜合素養決定的,學生綜合素養的高低也影響著文本素材的選擇,包括文本的數量、長度以及難易程度。
第三,群文閱讀教學的設計。在教學思路的具體設計過程中,應當舍棄傳統的單篇文本解讀的細磨細研、字斟句酌,重在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可以是縱向直入式,凡是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議題的文本,都可以納入課堂中,這就好比是一棵大樹,課內文章是樹干,增加的文章則是樹枝和樹葉;也可以是橫向并列式,課外的文本與課內文本是并列關系,通過尋找文本之間的相同和不同點,通過分析比對,培養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由于每堂群文閱讀課的議題設計不會很多,所以課堂設計中,教學文本、教學思路都應當灑脫取舍、大膽剪裁,抓住重點,直奔主題,切忌臃腫不堪,不倫不類。
第四,群文閱讀更加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由于一堂課只有40分鐘,而閱讀文本長短各異,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教學,這就要求學生要通過精讀、粗讀、略讀、瀏覽、速讀等不同的方式閱讀文章,不但要提高閱讀的速度,而且要提高閱讀的質量。篇幅較長的文章,就要求學生快速閱讀甚至跳讀,速讀要達到每分鐘 400字以上的閱讀速度,無關緊要的地方可以讓學生跳讀,培養學生快速閱讀能力。而對于詩歌一類題材的閱讀,則要反復閱讀,閱讀時還要結合詩歌創作背景認真品讀,讀出感情,品出韻味。
第五,群文閱讀的教學關鍵在于閱讀“支架”的設計。群文閱讀教學的這個“支架”可以是貫穿于若干篇文章的一組問題,也可以是提綱挈領的一個或者幾個表格,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檢索文本,提取信息,總結升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到兩點,一是強調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閱讀過程中的圈點勾畫,另一方面教師充分地放手讓學生去讀、去議、去思考。教師的思維支架輔助學生進行思維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使學生知道讀文章要讀什么,該怎么讀。通過對比,引導探索,促使學生對客觀世界的思維認知水平有所提升。
一節語文課的魅力所在即學生課堂的生成量。群文閱讀課中教師應當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引路人,情感體驗的升華者。教學設計中不需要諸多的預設,關注核心議題的進展,以及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進程。群文閱讀教學的核心設計理念是“結構化”,“結構化”是群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工具。只有將群文閱讀教學的課堂結構化,群文閱讀教學才能高效率進行,所以結構化是群文閱讀教學課堂生成的工具,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則是它的最終目的。
三、群文閱讀教學開展需注意的問題
群文閱讀的教學有它的特殊性所在,所以它有其必須遵守的原則。
(一)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訓練為核心
“群文閱讀”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即讓學生學會讀文章,學會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觀點,所以“群文閱讀”最核心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在課堂設計中,通過分析比較提升,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的共情能力。
(二)尊重文本的自然屬性
每一組文本都有其固有的自然屬性,這些實際上就構成了這組文本閱讀時的思維之“勢”,這就好比是竹子的紋理,順著思維之“紋理”,閱讀就成為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學生會得到好的學習效果,課堂也會更加結出累累碩果;反之,如果不顧文本的自然屬性,非要按照某種特定的思維方式強行解讀文本,這樣的課堂必定是矛盾重重,注定索然無味,注定會以失敗告終。
(三)群文閱讀教學課堂中,學生主體作用得到了更加充分展現
“群文閱讀”由于閱讀量非常大,如前所述,課堂指向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所以教師不能精講精練,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核心所在,認真思考并設計好課堂教學的議題,以及輔助學生思考的“支架”,讓學生去充分讀文章,準確地檢索信息,分析信息,教師理清思維引導的路徑,讓學生自主地去探索,提高認知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不斷深化。
四、“群文閱讀”未來的發展趨勢
“群文閱讀”是應時而生,更是應“勢”而生,未來不論是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還是高考改革呼聲日漸高漲,這些都要求我們一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進行“群文閱讀”。近年國務院出臺的政府工作綱要更是把培養國際性的人才作為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方向,“國際性人才”必須適應國際形勢新變化。國家百年大計的教育必須進行改革,必須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持,而“群文閱讀”就是我們為現代教育注入的一針強心劑,一紙閱讀教學改革的良方。未來“群文閱讀”的教育方式只會越走越寬,它是未來所有語文學科的教學的另一片新天地,希望這條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惠及所有的孩子。
總之,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還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創新,充分發揮群文閱讀教學的作用,實現群文閱讀教學的常態化,推進閱讀教學方式的更新突破,我們在路上。
參考文獻
[1]于澤元,王雁玲,陳際航.基于統編語文教材的“1+X”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評論,2019(6).
[2]潘建軍.群文閱讀與思維發展型課程[J].酒泉教育,2019(2).
[3]高曉娟.對“群文閱讀課”的一點思考[J].酒泉教育,2019(2).
[4]殷玉霞,陳玉玲. 群文閱讀:讓語文教學走進新的春天[J].酒泉教育,2019(2).
[5]羅文博.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25).
[6]李軍.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21(9).
[7]任偉.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21(12).
[8]曹莉莉.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開展策略探討[J].考試與評價,2021(3).
作者簡介:張新宏,1980年生,甘肅敦煌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