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宇
2020年12月,國務院批準設立新疆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該試驗區位于新疆西北部,與哈薩克斯坦接壤,是我國對中亞合作、向西開發的重要窗口。
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包括塔城地區三市四縣城區及部分重點鄉鎮、建設兵團第九師部分團場,面積為15951.43平方公里,人口64.7萬,邊境線長462.6公里,擁有巴克圖國家級口岸。黨的十八大以來,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口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副產品深加工、礦產資源加工、裝備制造、生物制造、紡織服裝、旅游文化等優勢產業初具規模。2020年,塔城GDP為737.57億元,同比增長4.3%。人均GDP連續五年高于全疆平均水平,果蔬出口常年占新疆果蔬出口總量的50%以上。
截至2020年末,塔城地區共有34家銀行保險機構、373個營業網點。銀行業資產總額為886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為481.77億元,其中貿易融資余額為14.80億元,同比增加13.73億元,漲幅明顯;保險業資產規模為70.48億元,提供風險保障為8555.41億元,保險深度為3.70%,保險密度為2997.36元/人。銀行保險業提供資金融通和風險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試驗區獲批以來,塔城地區銀行保險機構積極開展對接,部分自治區級機構深入試驗區考察,了解重點項目資金需求,擴大當地分支機構授信審批權限,明確機構布局意向,提出一攬子服務方案,出臺支持試驗區建設意見,做了較為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塔城銀保監分局針對金融支持試驗區建設,向轄區34家銀行保險機構進行了摸底、調研,并參考此前全國設立的8個試驗區和新疆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政策文件,初步梳理了金融支持意見。
試驗區發展的制約因素
現有融資供給水平與試驗區建設需求存在一定矛盾。試驗區建設范圍廣、領域多,按照初步規劃,資金需求規模至少在現有貸款存量基礎上翻一番,單靠塔城地區現有金融資源無法充分滿足。對于試驗區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言,地區級銀行分支機構和轄區法人銀行機構分別受審批權限和單一客戶授信比例限制,在不借助上級行直接授信、轉授權或聯合區外機構組團貸款的情況下,較難匹配融資需求。
融資供給精準度與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存在一定矛盾。邊貿是帶動試驗區發展的最主要動力,轄區銀行貿易融資業務雖呈現加速上升態勢,但總量還較小,與當地外貿企業需求高度契合的信貸產品還不多。大型基建項目中,銀行保險資金如何配合財政預算、地方債,最大限度發揮資金合力還缺少具體方案。對特色農牧業規?;a、精深加工方面的授信總量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紡織等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比還不高。銀行機構接受的擔保方式還不夠豐富,特許經營權、收費權等質押融資還未得到廣泛應用,對旅游業等當地特色產業提供融資支持的力度還不足。
金融體系承載力與試驗區跨越式發展存在一定矛盾。目前,塔城地區僅有農發行一家政策性銀行,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分支機構和十家農村中小法人機構,其他政策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依然處于空白階段,四家農信社還未完成股份制改革,法人機構資本實力還有待提升,需進一步引進戰略投資者。試驗區內銀行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銀行機構合作機制還未有效建立,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邊境貿易發展。
金融服務適配性與試驗區市場主體需要存在一定矛盾。塔城地區銀行機構對信用大數據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授信仍較多依賴傳統抵押擔保方式,部分信用貸款有效需求尚無法滿足;試驗區金融統計制度還未建立,金融服務水平還缺少完整、具體的評價辦法;特別是針對試驗區涉外經濟特點,外匯業務、支付結算的便利度,政策性農業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的廣度與深度都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金融創新滲透率與試驗區先行先試導向存在一定矛盾。當前,轄區金融創新主要集中于法人銀行,大型銀行分支機構因權限和對上級行的依賴,針對當地特色需求的創新還較少。此外,轄區金融創新主要是在信貸領域對客戶群體進行細分,在有效對接需求、創新擔保方式、改進支付結算體驗、提升業務辦理便利度等方面,機構主動創新的動力還不足,辦法還不多。
政策建議
保障融資規模匹配試驗區建設需求。要突出更加鮮明的政策導向。建議“一行兩會”聯合出臺金融支持意見,明確試驗區信貸增長規劃,對存款用于當地、中長期貸款增速占比等現有監管指標提出更高要求;爭取再貸款、再貼現、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向試驗區傾斜。要爭取更高層級的資金支持。促成各家在塔城有分支機構的總行將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納入支持名錄;對接各家保險公司總部,爭取保險資金通過投資債券、基金或直接投資的方式,參與試驗區建設。要明確更加細化的融資分類。對基礎設施建設等資金需求量大、周期長的項目,積極向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申請長期信貸支持。要實現更加緊密的歸口對接。試驗區指揮部應建立專門的融資管理部門,負責牽頭對接各家銀行,統籌、調度試驗區資源,最大程度獲取融資支持。
引導金融資源精準融入各領域建設。圍繞試驗區“一核、兩廊、三區”空間布局,金融部門要找準突破口。一是以貿易融資便利為切入點,支持“一核”構建“三位一體”格局。參考20世紀90年代塔城邊貿繁榮帶動經濟發展的經驗,試驗區核心區建立口岸、園區、城市“三位一體”格局的關鍵在于發展邊貿。建議銀保監會加強頂層設計,出臺沿邊開放區銀行間國際合作指導意見,保障與貿易流相匹配的資金流暢通,引導銀行機構制定外貿金融整體解決方案;對接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積極服務試驗區外貿需求,同步拓展保單融資。二是以聚集各方資本為發力點,推動“兩廊”基礎設施建設。針對塔北、塔南兩大經濟走廊鐵路、公路、機場及相關附屬設施等資金需求量大的項目,積極通過多種來源匯聚資金,建議在自治區以上層面放寬政策,允許各類資金之間掉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三是以信貸配置調整為關鍵點,帶動傳統農牧業做深做精。建議銀保監會制定調整信貸結構的指引性文件,逐步提升對農副產品進出口、深加工企業的信貸比重,通過信貸資源配置調整促進農牧業轉型升級;對“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穩定、訂單有保障的,持續擴大信用貸款覆蓋面。四是以扶持特色產業為出發點,助力地區制造業做大做強。針對試驗區位于天山北坡棉花主產區的資源稟賦,建議政府層面建立紡織服裝業專項擔保基金,撬動金融資源,提升銀行對紡織服裝業信用貸、中長期貸款占比;推動融資周轉無縫銜接;支持以LPR基準利率定價,持續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五是以創新融資擔保為立足點,促進旅游等各產業快速發展。依托天山北坡、邊境、跨境等特色旅游資源,吸引社會資本通過BOT等模式參與開發,支持試驗區內銀行機構通過特許經營權、收費權、政府購買協議等開展質押融資,打通融資堵點。
完善金融體系提升試驗區金融供給。一方面,豐富金融主體,鼓勵各類機構入駐試驗區。建議銀保監會協調推動開發性、政策性銀行保險機構在塔城設立辦事處,強化政策性金融資源對接及落地;參考“東西掛鉤”模式,協調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在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提升試驗區整體融資供給水平。另一方面,建強機構主體,完善金融供給側改革。建議政府層面加快推動試驗區內農信社股份制改革步伐;建議銀保監會批準試驗區內村鎮銀行開展“多縣一行”試點,為區內兵團白楊市建設做好金融服務保障。同時,開展合作交流,促進貿易融資便利。協調各大型銀行總部,支持地區內機構與本行境外機構建立業務交流機制;擴大國際結算、保理、信用證等業務規模,支持試驗區貿易繁榮。
改進金融服務助推試驗區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構建完備的金融服務組織機制。以打通信息不對稱為核心,用好“信易貸”等平臺,定期召開“政銀企”對接會,引導銀行主動營銷貸款。建議人民銀行、統計局、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建立針對試驗區的金融統計制度和經濟調查工作體系,定期開展金融服務契合度分析研判,提供改進方案。另一方面,要瞄準金融服務亟須完善的關鍵環節。結合試驗區涉外經濟特點,建議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擴大辦理人民幣對哈薩克斯坦堅戈掛牌、兌換和現鈔服務的規模;同時,引導機構提升科技賦能,針對試驗區應用場景,進一步提升支付便捷性。
加快金融創新充實試驗區發展動能。一是堅持金融創新符合實際的導向。建議銀保監會建立金融服務創新評價體系,為機構找準當前本地金融服務存在的痛點、難點提供方向。二是打好金融創新機制建設的基礎。以試驗區先行先試為契機,鼓勵機構建立完善發現需求、提出方案、付諸實踐的金融創新機制,定期召開研判分析會。三是持續擴大金融創新覆蓋的范圍。一方面,用好“看不見的手”,建議政府層面積極引進具有創新引領性的金融機構,發揮“鯰魚效應”,激發群體金融創新動力;另一方面,用好“看得見的手”,建議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出臺相關政策性文件,通過強化監管引領與監管約束,指導全行業不斷提升金融創新覆蓋面,切實為試驗區建設貢獻金融力量。
(作者單位:新疆塔城銀保監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