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喜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程度,能夠使課程更加有代入感、也更加直觀。語文教學是一切課程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通過生活化教學的輔助讓學生切實了解課程內容所包含的深意,從生活化的角度進行學習,才不會讓學生感到知識晦澀難懂,進而也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語文;研究
基于新課改實施的標準,讓學生全面發展是現代初中語文教育的主要教學任務,生活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從生活的角度滲透語文教育,雙管齊下,既讓學生深入生活,也讓學生透過生活了解語文知識,進而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提升教學質量,這也是生活化教學融入其中的重要意義。因此,要想生活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取得實效還需結合以下幾點:聯系生活,結合課程;生活代入,創設情境以及生活實踐,提升實效。結合以上層面進行深入研究,以保證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
1聯系生活,結合課程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必須在結合課程的基礎上聯系生活,開展生活化教育。教師要明確生活化教育的根本就是將日常生活作為切入點,在教學方式上,教師也要趨于生活化,也就是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展開教學,既讓學生易于理解,也讓教學更加直觀。
例如,在《春》的學習中,教師要秉持以生為本的原則,讓學生先結合自己日常生活所認為的春天景象進行闡述,再針對學生所闡述的內容加以優化。比如,學生在闡述自己觀點的時候,認為春天是一年四季當中最好的季節,不用穿著厚重的棉襖和棉褲,整個人都輕松了。該學生是從生活穿衣的角度對他認為的春天進行了闡述。也有學生認為,春雨貴如油,春天的細雨綿綿如絲,很有意境。該學生是從生活當中的天氣角度對春天進行了闡述。那么針對學生闡述的內容教師首先要給予肯定,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所闡述的內容用課文中的內容進行優化。如,不用穿著厚重的棉襖和棉褲,可以引用原課文當中的“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睂W生所想要表達的含義也是如此,不用被厚重是衣服所束縛,可以盡情舒展身體,體現春天的萬物復蘇。讓學生以生活的角度去理解課文,這樣才會印象深刻,讓生活化教學具備有效性。
2生活代入,創設情境
教師需要選擇適合的課文內容進行生活代入,針對內容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相對的生活情境下進行課文學習才能具有代入感,進而保證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因此,在教學當中以生活的角度創設情境很是重要。
例如,以《散步》為例,課文沒有多余的外在場景描寫,只是將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進行了描述,且散步這個事情是日常生活中都會接觸到的。選擇這樣的課文進行生活化元素的代入也是可取的,既不會讓學生感到陌生,同時也可創設相對的生活情境。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搭配,進行小組合作,每個小組按照商定好的生活情境進行演繹,只要內容是積極正能量的即可。如某個小組將生活情境設定為日常散步的場景,貼合了課文內容,然后其中兩名學生扮演“父親”和“母親”,另一名學生扮演的是“孩子”,散步過程中“孩子”累了,于是“父母”便輪流背起孩子,而這個生活情境所表達的深意也與課文高度契合。對于父母來說孩子是全部,對于孩子來說父母也是全部,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整個世界。通過這樣的生活情境代入,既讓學生對課程加深了理解,也從生活的角度讓學生對父母有了更深的崇敬。
3生活實踐,提升實效
生活需要實踐,且語文教學也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融入生活化教學的同時讓學生結合生活,踐行課程內容才能提升其實效,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能讓學生對課程了解得更加深入,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因此,讓學生開展生活實踐是提升生活教學實效的關鍵。
例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以主人公小亨特為主軸展現了他從怯懦到勇敢的過程,也表達在困難面前不要畏怯、要冷靜分析、化解困難的中心思想。在生活當中,學生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唯有迎難而上才能真正化解。那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生活實踐,先了解學生在生活中最為困擾的事情,以一個星期為限,讓學生想辦法來化解困難,并且將自己化解困難的過程進行復述,既貼合了課程主題,也讓學生以課文內容作為精神依托,走一步,再走一步,自己面對的就將是海闊天空。根據實踐,幾乎所有學生都在對頂時間內將自己最為困擾的事情化解掉了。有的學生對日常的學習不勝其煩,但是他發現只要堅持不懈,再往前走一步,回首以往,就會覺得現在的成就也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這也是讓學生開展生活實踐的意義,只有在生活中踐行課程內容學生才會明白課程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雙管齊下,既提升生活,也提升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是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途徑,教師要重視并且合理開展生活化教學,一切從生活角度出發,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增強學生的代入感,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理解課程,對其進行有效滲透,也保證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芬.生活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 000(003):P.23-,32.
[2]毛維亞.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