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娟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能否很快發展,關鍵看這個民族有沒有創新能力.在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現階段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提高高中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必然趨勢。創新能力是創造力的核心,也是衡量一個人綜合能力高低的關鍵所在.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高中物理作為高中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目的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中實現創新教學勢在必行。下面就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談點體會。
首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高中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心理特點為基礎充分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同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網絡資源輔助教學,使學生直觀地體驗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例如,在講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機械能概念比較抽象,有些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遇到困難.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可以將一些機械能的轉化以教學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具體和形象地感受到機械能的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學生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后讓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機械能守恒的現象.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其次,想象力的培養在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以外,教師還應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適當的引導,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激勵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分析,促使學生發散思維和發揮想象力,產生新穎的想法,同時自己動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發揮引導作用,以教學內容為出發點,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對于學生的一些創新性的想法,教師應及時進行鼓勵,使學生感受到創新的樂趣.例如,在講“重力”時,有的學生提出疑問:在稱重器上測量體重時,蹲下去和站起來的一瞬間測量結果是否一致? 對于這種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實驗,測量兩種方式下的質量,然后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總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對于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再次,創造力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態,是智力的高級表現。它是根據一定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在新異情況或困難面前采取對策,獨特新穎且有價值地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智力品質。創造與模仿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實質都是模仿的范疇。創造要在模仿的基礎上,創造出原來沒有的東西。創造的特點是新,一般而言,想出新辦法、新思想,建立新理論,做出新成績和新東西,叫做創造。按價值的大小創造可分為三個層次:(1)、高級的創造:前所未有,如瓦特發明蒸汽機;(2)、中級的創造:產生一般社會價值,如革新與發明;(3)、初級的創造:對個人的發展有價值。通常學生在學習期間的創造多屬于初級的創造,其主要表現在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夠用自己的語言科學地表達所學知識,把知識重新整化,有新意的小論文、小制作等。創造性的學習特點是:重視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能夠用廣泛的觀點,多方位、多途徑地迅速地進行思考;注意事物之間的差異,對于問題的缺欠非常敏感;善于發現問題,善于在經驗和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大膽想象,構建新的圖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勇于嘗試。物理學的創造性思維是探求創造新的物理知識的思維活動,包括提出新的物理問題,設計新的物理試驗,發明新的物理技術,形成新的物理概念,創建新的物理理論,啟用新的物理方法,作出新的物理解釋。
另外,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是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學會科學研究和科學創新的方法在物理教學中,要教會學生怎樣思考,教會學生科學研究和科學創造的方法。布魯納說,學習即發現,對于重要的物理規律可采用模擬發現法來展開教學,把教學過程變成激動人心的科學探索過程,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品質和科學創造能力。物理學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學方法,如在自由落體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伽利略是如何得到落體定律的。伽利略通過落體理想試驗否定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推導出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有s/t2= c,進而用傾角不大的斜面試驗加以驗證。最后推論出傾角為900時小球是勻加速運動。伽利略把試驗和數學結合在一起既注重邏輯推理,又依靠試驗,這樣就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學研究方法。
在物理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前輩科學家的創新活動中學習處理問題的方法。(1)、怎樣抓住新課題,從而把握科學發展新動態,發現新規律,新現象;(2)、怎樣借鑒前人,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從而找到新的途徑;(3)、怎樣對待矛盾,從矛盾的對立中找到突破口;(4)、怎樣設計試驗,從而取得判決性的試驗結果的。讓學生體會到對比方法是探索新現象的規律常用的方法,理想實驗是科學推理的重要手段,反證法是邏輯推理的有力工具。
最后,開展探究性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為學生創造一種開放和多元化的學習環境,還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知識獲取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和思考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因此,探究性教學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方法.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高中物理教材和課標為基礎,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和信息,然后整理和分析所收集到的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加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講“萬有引力定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與萬有引力定律相關的相關資料,如神舟飛船升空、地球的自轉等,然后讓學生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并分析這些信息和萬有引力定律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充分掌握萬有引力定律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