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瑞紅
摘要:一間幸福教室,不僅僅是一個傳遞知識的場所,更是一個有愛有溫度,有序有力量的幸福空間。作為一名班主任,如果能采取一些恰當的方式,讓教室里的氛圍是溫馨向上的,孩子們的成長也一定是幸福的。于是,我進行了一些嘗試與探索,幸福教室的樣子,也越來越清晰。
關鍵詞:幸福教室;愛;有意義的工作;語文活動
引言
眾所周知,教育是為了人的幸福。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想培育幸福的孩子,先得創建幸福的教室。幸福的教室里,有愛有責任、有序有力量,在這樣的教室里,孩子們的內心豐盈,充滿幸福。懷著這樣的初心,我做了一些嘗試與探索。
1、無條件地傳遞愛
創建一間幸福教室,首要的是關愛每一個孩子,尤其是特殊家庭兒童。我帶的第一屆班級是寄宿班,其中,一個孩子父母雙亡,被現在家庭領養;三個孩子幼年喪父,此外,班上離異家庭特別多。無論什么節日,甚至是兒童節,都會有八九個孩子只能留在學校里度過。為了溫暖這些幼小的心靈,我給他們發糖,放他們喜歡的動畫片,與他們聊天說笑,看他們幸福的笑容,我很滿足。平時,只要哪位家長跟我講,他們離婚了,那段時間,我就會格外關注這個孩子,經常與孩子溝通,有時幫他疏導情緒,有時是解決問題。慢慢地,孩子從父母離婚的陰影里走了出來,眼里開始有光,燦爛的笑容回到了臉上。
創建一間幸福教室,不僅要關愛孩子,有時,可能還要關注他的家庭。有一次,我剛下晚自習,接到一個電話,說孩子媽媽要自殺,讓我轉告在學校全寄宿的女兒,讓她回家去勸勸她媽。我選擇沒有告訴孩子,而是直接問清楚他們家所在的小區和樓棟,就往她家跑。在門口,喊不開門,我趕緊隔著門給她媽媽打電話,在門外勸慰了她半小時,直到確定她真的不會有危險了,再離開。三年過去了,孩子和媽媽無論什么節日,都會記著給我送上祝福;孩子無論有什么好消息,都會跟我分享。幾個月前,孩子登上了建黨一百周年央視一套的晚會,第一時間給我報喜,我深感欣慰。這份教室里外流淌的情誼,我很珍重。互相關愛的教室,就是幸福的教室。
2、培養教室里的主人翁
三年前,我就開始在教室里嘗試“有意義的工作”活動。我先與孩子們溝通,最終達成共識:有意義的工作將使我們的班級“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從而更有凝聚力,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將更平等和諧。此后,我們班級不再設班干部,而是將教室里的工作全部劃歸為一個個具體的崗位。開學時,每個孩子自愿認領一項,至今已經四年了。
每次學校發紅領巾示范班牌,沒有班長,誰去呢?大家都積極地搶著去,看到有人在他前面了,就自覺退回來。教室里的工作,孩子們做得很認真,基本可以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做。我們班管理剩飯桶的,都是最調皮的孩子,可他們做得一絲不茍。發水果的同學,之前經常打架。我說:“你力氣最大了,以后領水果發水果的工作交給你來做。”我還跟他說:“我已經換過三個人了,這個工作只有你做得好,別人都做不好。”果真,之后每次他都做得很負責,我就大力表揚他。這樣的機會,他很珍惜,人也越來越積極向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是幸福教室最美的樣子。
3、讓語文活動為幸福加分
學語文,用語文,學以致用,收獲多多。李虹霞老師在《將語文學習落到實處》中,做了很好的示范。之前,我們學習名著單元,口語交際部分是合作商議表演課本劇。而我更進了一步,直接指導他們自由組隊,來合作籌劃表演。我給了孩子們兩周的時間去準備,如寫劇本、練習臺詞、動作編排、合作練習、準備服裝、自制道具等,有布置有跟進,也有指導。
那天,孩子們一來,我就看到演《草船借箭》的孩子,做了一把弓和好多的木頭箭;演《紅樓春趣》的孩子,著春服,帶著各色大風箏來了;演武松打虎的孩子,自制了哨棒,還帶上一大缸子“酒”和一疊碗;我還看到山陽縣令的榜文上竟然赫然加了紅色的印章。不出所料,孩子們演得非常精彩。觀眾席上不時有人捧腹大笑,但更的卻是敬佩。當晚,我讓他們寫心情日記。第二天,我讀到了他們的細致,有劇本組、道具組、動作導演的艱辛籌備。我讀到了他們的用心,有的寫到自己“一邊上樓,一邊還在對臺詞”,有的寫到“上臺緊張到腿抖”,還有的說“喝十八碗酒喝到想吐,堅持面不改色”。在孩子們熱愛的活動中,他們的語文能力悄然生長;教室里的幸福,更是根植在了每個人心中。
4、注重教室里的細節
李虹霞老師在《“只是一個圓圈而已”嗎》,《當廁所都讓孩子喜歡的時候》中,著重強調了了教室文化的重要性。椅子腳上多了個圓圈,看似是件小事,卻體現了注重細節的理念。連廁所都喜歡,孩子一定喜歡學校,喜歡學習。整潔舒適的教室環境、教室氛圍對孩子們良好習慣養成至關重要,我非常關注這些細節。窗臺上爛了個洞,容易掉灰,我就買來小碎花的塑料桌布,裁好貼上,靠窗坐的孩子們衣服上不再沾灰,開心了。在教室里,一旦看到紙片,我會自己先撿起來,給孩子率先垂范。只要發現有不干凈的角落,立刻請衛生部同學保潔。教室里,時刻都是整潔溫馨,秩序井然,孩子們熱愛我們的教室,就像是熱愛自己的家。
為了在活動課后迅速保潔,我們班上還有約定的“一平方米行動”。之前,我看到阿里巴巴的一次六萬人的年會后,現場一塵不染的圖片,很震撼,就在網上了解了一下。原來,是他們公司一直約定每個人都要負責一平方米的衛生。我就把這件事講給孩子們聽,還把現場圖片給他們看,他們心里既驚訝又敬佩不已。之后,這項活動就遷移到了我們班級。之后,每次進行“一平方行動”,大家都積極主動。因為孩子已懂得,有能力承擔責任,就是最大的幸福!
這個學期,我又動員宣傳部,每周推出一張班級新聞的手抄報,里面不僅有宣傳部成員寫到的班級正能量的人和事,也有其他孩子的致謝、感恩等等。貼到絨板上,孩子們看到了美好的樣子,心里也生出對美好的向往。
結束語
創建一間幸福有愛的教室,是我們每一個教育人,尤其是班主任的夢想。在幸福教室里,我們班的孩子們快樂學習、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力量!在創建幸福教室的目標召喚下,投入愛,用對方法,每一個老師,都可以為孩子們創建一間幸福教室!
參考文獻:
[1]李虹霞..2013.創建一間幸福教室.教育科學出版社.
[2]李鎮西..2009.把心靈獻給孩子.漓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