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玲, 高 英, 李 華, 魏全全, 肖華貴, 饒 勇
(1.黔西市農業農村局, 貴州 黔西 551500; 2.貴州省農業科學院 油料研究所, 貴州 貴陽 550006)
冬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1]。畢節黔西市位于貴州中部偏西北、烏江中游鴨池河北岸,面積2 389.5 km2,東南西三面呈河谷深切,中部為淺洼地、緩丘坡地和丘峰洼地,地勢比較平坦開闊。冬油菜作為黔西市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處于貴州省前列,2015—2019年常年種植面積3萬hm2以上[2],發展冬油菜生產對維持全市糧油安全和促進全市經濟發展均有重大意義。硼是油菜生長必需的一種微量營養元素,油菜對缺硼環境極為敏感[3],油菜缺硼會出現“花而不實”的癥狀,導致油菜籽產量降低甚至絕產絕收。在油菜苗期會有害蟲發生,種子包衣是防治油菜苗期鞘翅目、鱗翅目及地下害蟲的主要措施。因此,探討冬油菜硼肥施用量和包衣劑對性狀、產量、效益的差異,為黔西市冬油菜生產硼肥和包衣劑的合理使用提供實踐依據具有現實意義。
試驗于2018—2019年在畢節市黔西市洪水鎮源水社區進行,試驗地位于東經105°56′、北緯27°5′,海拔1 250 m,試驗地域年均氣溫14℃,年均降雨量1 124 mm左右,無霜期270 d。土壤類型為黃壤,地勢平坦,肥力中上,前作玉米。
試驗用冬油菜品種為甘藍型“陽光131”,采用直播方式種植,播種量為400 g/667m2。基肥采用沃夫特緩釋肥(N∶P2O5∶K2O= 23∶11∶11),用量為50 kg/667m2,油菜生長期內不追肥。包衣劑采用福亮40%溴酰·噻蟲嗪種子處理懸浮劑,播種前24 h將各處理按藥、種比例配好后分別放入自封袋內充分搖動,使藥液均勻包裹在種子上,待藥液晾干后播種。硼肥采用硼砂,含B 11%,與基肥混勻后隨基肥施用。
試驗采用雙因素大區對比設計,因素分別為硼肥和包衣劑。其中硼肥設4個水平,包衣劑設2個水平,試驗共8個處理,各處理面積100 m2(寬5 m×長20 m)。各處理設計內容見表1。

表1 冬油菜硼肥和包衣劑試驗各處理設計內容
冬油菜于10月17日播種,5月15日統一收獲。冬油菜采用精量撒播種植技術,即微耕機翻犁土地后,按試驗設計開溝施用緩釋肥或硼肥,精量播種。冬油菜出苗后噴施高效氯氟氫菊酯防蟲,中期除草一次。
收獲時每處理隨機抽取20株考察農藝性狀、經濟性狀等;產量按處理全區收割,風干至恒重。
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分析。
由表2可知,各處理冬油菜的農藝性狀不同,存在一定差異。無論種子包衣與否,冬油菜農藝性狀均表現出隨施硼量的增加而增長的趨勢。在相同施硼量下,種子包衣處理的冬油菜農藝性狀優于種子未包衣的處理。株高:以T3處理最高、為190.6 cm,較其他處理分別高0.2~14.8 cm,以T5處理最低、為175.8 cm,較T3處理矮14.8 cm;種子包衣后,不同硼肥處理冬油菜株高分別高于種子未包衣處理4.2 cm、4.6 cm、7.4 cm和2.8 cm。莖粗:以T3處理最粗、為1.16 cm,較其他處理分別高0.02~0.18 cm,以T5處理最細、為0.98 cm,較T3處理低0.18 cm;種子包衣后,不同硼肥處理冬油菜莖粗分別高于種子未包衣處理0.06 cm、0.08 cm、0.08 cm和0.04 cm。一次有效分枝:以T3和T4處理最多、均為8.4個,較其他處理分別多0.4~2.2個;種子包衣后,不同硼肥處理冬油菜一次有效分枝分別高于種子未包衣處理0.6個、0.5個、0.4個和0.8個。主花序有效長:以T4處理最長、為53.2 cm,較其他處理分別高0.4~6.4 cm;種子包衣后,不同硼肥處理冬油菜株高分別高于種子未包衣處理1.5 cm、1.0 cm、1.3 cm和0.4 cm。說明種子包衣和增施硼肥可改善冬油菜的農藝性狀。

表2 冬油菜硼肥和包衣劑試驗各處理的農藝性狀
由表3可知,不同處理冬油菜的產量構成因子和產量不同。無論種子包衣與否,冬油菜產量構成因子和產量均表現為隨施硼量的增加而提高的趨勢。在相同施硼量下,種子包衣處理的冬油菜產量構成因子和產量優于種子未包衣處理。單株角果數:以T4處理最多、為313.5個/株,分別高于其他處理2.6~37.7個/株,以T5處理最少、為275.8個/株,較T4處理低37.7個/株;種子包衣后,不同硼肥處理冬油菜單株角果數分別高于種子未包衣處理11.3個/株、1.8個/株、2.6個/株和2.6個/株。每角粒數:以T4處理最大、為20.6粒/個,分別高于其他處理0.2~3.9粒/個,以T5處理最少、為16.7粒/個,較T4處理少3.9粒/個;種子包衣后,不同硼肥處理冬油菜每角粒數分別高于種子未包衣處理2.2粒/個、1.9粒/個、1.9粒/個和1.5粒/個。千粒重:以T3處理最高、為3.27 g,以T5處理最低、為3.12 g,各處理間差異不大;種子包衣后,不同硼肥處理冬油菜千粒重分別高于種子未包衣處理0.03 g、0.07 g、0.01 g和0.03 g。收獲密度:以T4處理最大、為22 565株/667m2,分別高于其他處理520~2 516株/667m2,以T5處理最低、為20 049株/667m2,較T4處理少2 516株/667m2;種子包衣后,不同硼肥處理冬油菜密度分別高于種子未包衣處理1 305株/667m2、1 028株/667m2、991株/667m2和1 462株/667m2。產量:以T4處理最高、為179.5 kg/667m2,分別高于其他處理6.4~48.8 kg/667m2,以T5處理最低、為130.7 kg/667m2,較T4處理少為48.8 kg/667m2;種子包衣后,不同硼肥處理冬油菜產量分別高于種子未包衣處理12.4 kg/667m2、24.1 kg/667m2、16.0 kg/667m2和12.4 kg/667m2。說明種子包衣和增施硼肥能改善冬油菜的經濟性狀,進而提高油菜籽產量。

表3 冬油菜硼肥和包衣劑試驗各處理的經濟性狀與產量
由表4可知,不同處理的投入、產值和純收入不同。無論種子包衣與否,冬油菜的純收入均表現為隨施硼量增加而增長的趨勢。在相同施硼量下,種子包衣處理的冬油菜純收入分別高于種子未包衣處理64.3元/667m2、139.0元/667m2、87.4元/667m2和64.3元/667m2。施用硼肥的冬油菜純收入,種子包衣的分別較不施硼肥的分別高135.8元/667m2、182.0元/667m2、218.4元/667m2,而種子不包衣的分別較不施硼肥的高61.1元/667m2、158.9元/667m2、218.4元/667m2。說明種子包衣和增施硼肥可提高冬油菜的純收入。

表4 硼肥和包衣劑試驗各處理的投入產出
試驗結果表明,種子包衣處理和施用硼肥,能改善冬油菜的農藝、經濟性狀,進而提高冬油菜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建議黔西市黃壤類耕地冬油菜直播種植使用種子包衣劑包衣,同時施用硼肥0.6~ 0.9 kg/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