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基于現代化社會發展背景,各領域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并對人才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新課標實施條件,部分高校在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開展過程中,受到相關因素的影響,導致實際實施效果與預期標準存在較大差距。這需高校及教師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開展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樹立“多元化”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主體,為特長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提升特長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
一、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核心內容
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有計劃性、組織性、針對性地教學,使學生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高校供給側改革工作的開展與實施,是對學生與學校共同發展的綜合分析,在培養學生個人素養的同時,還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促進高校發展。通過開展供給側改革活動,創新教育方法,調整、完善高校教育組織結構,為現代化社會發展提供專業化、高素質人才,提升我國綜合實力,促進各領域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必要性、重要性,需高校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對學生及教育內容綜合分析、注重教育方法選擇與應用、結合教育過程中相關問題進行探究,掌握具體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相應解決措施,避免影響學生發展以及高校思想素質教育質量提升。
二、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必要性
(一)全新視野下創新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階段教學均是主要內容之一,對學生綜合素養有直接影響。各階段教育都需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模式,完善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全新視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應多角度、全方位分析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創新教育模式,全面落實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教學體制,突出及明確高校育人目的與教學目標。
(二)增強高校綜合實力
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逐漸成為提升高校核心競爭力、綜合實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通過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促使高校教育理念、教學方向發生變化,強化教學管理力度,既確保所選擇的教育內容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又注重對學生個性化教學,凸顯每位學生的優勢、特點,深度改革教學體制,整合教學資源,增強高校綜合實力,提高教學質量、水平,穩定高校發展地位。
(三)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核心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目的性、針對性地選擇與創新教學內容,影響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素養。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合理性、科學性,與學生學習與發展存在密切關系。從學生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無論是教學模式、教學理念,還是課程設置、內容選擇等,都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覺悟性、自我能力等,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三、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現狀
(一)統一的教學內容
結合目前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分析,依然有部分高校忽視對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忽視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教學方法創新等,不僅使特長生思想及情緒波動較大,而且還會影響特長生個人素養與能力提升。特長生與其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統一,會失去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與意義。“生搬硬套”教學方法,無法合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學生教學主體、教學地位等被忽視,都會導致實際教學效果與預期差距較大。
(二)缺乏主體教學理念
高校忽視對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選擇與普通學生一樣的教學方式與內容;教師的教學理念未得到全面優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只對特長生進行基礎理論知識講授,未考慮特長生個性、特征等,失去了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教學本質。部分教師對供給側內容不了解或了解不全面,盲目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忽視對特長生個性、特征的突出培養,整體教學質量無法達到預期要求。
(三)教學目標待明確
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待明確。高校及教師忽視對供給側改革的分析,使教育需求失衡,過于偏向社會發展需求,忽視對特長生個性、特征的培養,失衡現象越來越嚴重。此外,還有部分高校在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過于重視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忽視對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構建,甚至為了滿足學生需求,過度強調特長生思想政治教學方法,教師自身無法隨著時代發展而提升自我,成為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的影響因素之一。
四、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策略
(一)借助層次化教學模式細化教學內容,明確供給側改革方式
借助層次化教學模式細化教學內容,聯系實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特長生、普通生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進行細化處理,有針對性地開展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遵循“因材施教”教學原則,創新多樣化教學模式、教學路徑。教師在發揮自身指導、引導教學作用,滿足特長生學生需求的同時,提升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效率、水平。此外,受層次化教學模式的影響,要明確供給側改革方式,注重教育主體精準性、合理性。隨著時代發展,優化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念,轉變供給側改革方式,豐富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強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自主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特長生綜合能力與素養,達到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的目的。
(二)以“多元化主體”教學理念為主,增強學生綜合素養與能力
以“多元化主體”教學理念為主,引起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的重視,并依據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構建專業化教師隊伍,增強高校師資力量、綜合實力。高校應重視對教師教學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重點解決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明確問題。應注重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綜合教學,強化特長生實踐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會影響學生思想、行為,要引導其對自身重新定位,意識到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要性。要逐漸降低教師教學難度,使高校綜合教學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三)以“以人為本”為教學宗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質量
以“以人為本”為教學宗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對高校及教師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及教師考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否與學生密切相關、探究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感興趣的原因等,都能為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案調整等提供有利條件。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條件,將基礎知識與社會實踐巧妙結合,促進高校特長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與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確保高校特長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
五、結語
基于社會發展背景,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極其重要,不僅要考慮社會各領域的人才需求量及用人標準,而且還要注重高校綜合能力、教學質量的提升。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受到相關因素的影響,導致實施效果不佳。針對此情況,高校及教師應予以重視,借助層次化教學模式細化教學內容,明確供給側改革方式,以“多元化主體”教學理念為主,增強學生綜合素養與能力,以“以人為本”為教學宗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質量,促進特長生全面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高校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編號:GS18092);四平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研究成果“四平市民辦高校傳統文化育人模式研究”(編號:SPSK20012)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華敏.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的路徑研究[J].許昌學院學報,2018(3):90-93.
[2]潘彩霞,張建英.“供給側”改革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6):292-293.
[3]劉攀.供給側改革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維方式的轉變研究[J].時代報告,2019(6):50-51.
[4]王馨悅.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提升研究[J].長江叢刊,2019(15):179-180.
[5]籍芳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11):74-75.
[6]魏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供給側”改革創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6):31-32.
(作者單位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