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蘇龍 席翼



自1997年《社會力量辦學條例》和2002年《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以來,政府對民辦中小學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民辦教育逐漸成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1]?其中,學校體育狀況是衡量民辦中小學整體教育水平的重要標準。[2][3]?2020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再次強調了體育工作的重要性。從研究現狀來看,一是有關民辦中小學學校體育的研究少,二是民辦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新生產物,在學校發展上面臨諸多困難,影響了學校體育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4][5][6]?本文基于深圳市中小學“校園體育一小時”飛行檢查的結果,觀察民辦中小學體育目前的現狀與問題,并探究解決方法與路徑,為教育部門制定民辦中小學學校體育發展策略提供依據。
一、調查方法
“校園體育一小時”飛行檢查抽取99所深圳市中小學,并抽取公辦中小學72所、民辦中小學27所,以現場查看、審核材料、師生問卷(教師問卷共495份,學生問卷共3960份)、師生訪談、學校匯報等形式進行飛行檢查。檢查內容根據深圳市“校園體育一小時”評估體系,包括組織領導、課程保障、活動保障、條件保障、激勵機制、辦學提升6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落實方案、方案展示、開足課程、教學質量、活動方案、學生體測、課余活動、安全制度、教師管理、場地器材、納入考核、辦學提升,以及29個三級指標。
二、調查結果
1.?總分及一級指標調查統計結果
由表1可知,民辦中小學得分均值顯著低于公辦中小學(P<0.01),民辦中小學校園體育整體水平與公辦中小學存在明顯的差距。此外,民辦中小學的標準差系數為14.0%,高于公辦中小學,這表明民辦中小學之間的得分差異大于公辦中小學。
由表2可知,在一級指標得分上,民辦中小學得分均值均顯著低于公辦中小學,相距度從11.9%至209.2%。這表明民辦中小學“校園體育一小時”工作與公辦中小學存在明顯差距。得分差值從小到大依次為:“課程保障”“活動保障”“激勵機制”“條件保障”“組織領導”“辦學提升”。與公辦中小學對比,在作為教學基本環節的“課程保障”和“活動保障”上,民辦中小學表現尚可,而在“條件保障”“組織領導”和“辦學提升”上,民辦中小學則與公辦中小學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條件保障”“組織領導”和“辦學提升”工作具有細致和深入的特點,因此,民辦中小學對基本和關鍵工作方面較重視,但在推進與細化工作方面明顯不足,反映了民辦中小學對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視和認識不足問題。
2.?二級指標調查統計結果
由表3可知,在各項二級指標得分上,民辦中小學得分均值均顯著低于公辦中小學,相距度從10.0%至209.2%。得分差值從小到大依次為:“教學質量”“開足課程”“活動方案”“課余活動”“納入考核”“教師管理”“場地器材”“落實方案”“方案展示”“學生體測”“安全制度”“辦學提升”。“開足課程”“教學質量”“活動方案”和“課余活動”與學校體育教學基本工作緊密相關,在這些方面,民辦中小學與公辦中小學的差距相對較小(10.0%-14.5%);“落實方案”“方案展示”“學生體測”“安全制度”“場地器材”“教師管理”“納入考核”“辦學提升”涉及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支撐、輔助、細化和延伸內容,在這些方面,民辦中小學得分明顯低于公辦中小學(19.6%-209.2%)。這表明,民辦中小學在學校體育教學基礎性工作上有較好的表現,但在全面深化和提升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方面表現不足,學校沒有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投入。
3.?三級指標調查統計結果
在師資隊伍方面,民辦中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不足。基于《中小學體育衛生條例》《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件基本標準》對學校體育教師的配備比例及工作量的要求,調查發現:民辦中小學體育教師配備嚴重缺失,僅有37.0%的民辦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配備齊全(公辦中小學為80.6%);77.8%的民辦中小學體育教師認為教學工作量過大(公辦中小學為20.8%);民辦中小學專職教師人數較少、兼職教師人數較多,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對于推進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改革較為困難;民辦中小學體育教師學歷層次較低,擁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只占13.8%。
在場地設置方面,民辦中小學體育場地設施、體育器材嚴重不足。依據《中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的標準,調查發現:學生運動空間不足,51.9%民辦中小學學生認為學校場地缺乏(公辦中小學為31.9%),部分民辦中小學缺乏田徑場,僅在教學樓架空層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不高;民辦中小學缺乏體育器材,48.2%的民辦中小學存在體育器材不足、破損、更換滯后、種類單一等問題(公辦中小學為18.1%)。
在組織管理方面,51.9%的民辦中小學在體育管理工作上,存在責權與分工模糊的問題;學校體育工作方案落實效率不高,29.6%的民辦中小學沒有落實體育工作方案(公辦中小學為6.9%),與公辦中小學差距明顯;體育器材設施管理不當,51.9%的民辦中小學沒有專門配備器材收發、維修人員(公辦中小學為18.1%)。
在學生體質測試方面,33.3%的民辦中小學沒有聘請第三方機構而采用學校自測的方式進行(公辦中小學2.8%),測試的科學性有待提高;針對體質測試不達標的學生,僅有11.1%的民辦中小學有針對性深入改善措施(公辦中小學為51.4%),體質測試后續提升措施不足。
在特色體育項目方面,25.9%的民辦中小學開發了特色體育項目,公辦中小學為70.8%,雙方差距巨大。由于高考、中考的壓力,民辦中小學校存在特色體育項目活動被擠占的現象,特色體育項目的開展存在學段斷層現象。專業的師資隊伍缺乏、場地器材設施的不足,也制約了民辦中小學特色體育項目的發展。
在激勵制度方面,63.0%的民辦中小學建立體育激勵機制(公辦中小學為81.9%),兩者差距較大;部分民辦中小學激勵機制不完善,監督及評價機制欠缺,體育教學和學生學習表現沒有納入學生綜合評價、班級評價,教師考核時無參考依據。
三、結論
民辦中小學與公辦中小學存在較大的差距,具體包括:作為教學基本環節的內容,或與學校體育基本內容緊密相關的部分,民辦中小學表現尚可,而在輔助、支撐、細化、延伸的工作內容上,民辦中小學表現較差;民辦中小學還存在體育條件保障不足,教師隊伍建設薄弱,管理模式有待完善,實施過程中責權不明確,學生體質測試工作有待改進,特色體育項目發展薄弱,激勵機制建設不完善等問題。
參考文獻
[1]戴飛.?武漢市民辦高校體育師資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武漢市7所民辦高校的調查分析[J].?運動,2017(03):63-64+15.
[2]楊文軒,季瀏.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3][4]李琳.北京市民辦中小學體育教育實施現狀的調查分析[D].?首都體育學院,2013.
[5]韓琦,崔兆芳.?民辦學校體育教師素質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吉林省為例[J].?教學與管理,2012(09:59-60.
[6]劉旭明.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異化的過程與本質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
本欄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