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語教學是對學生說的能力進行著重培養(yǎng)的教學活動,重點鍛煉的是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通過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必要英語知識的同時了解其具體的應用場景和運用方法,以便體現(xiàn)出語言的應用功能,確保英語語言應用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在小學英語學習階段,教師在對口語教學活動進行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引導學生輕松愉悅地學習,鼓勵學生大膽說,并引入一系列精彩表演活動,讓學生在多元情境以及良好的對話交流場景中知道用英語進行怎樣的表達。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陳方園,昆山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
口語學習是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口語實踐中能夠在極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強化學生的學習表達積極性,使學生可以抓住課程實踐中的寶貴機會勇敢學習和積極表達,從而在實踐中累積經(jīng)驗、提升信心,探索出一條更加寬闊的口語能力發(fā)展路徑。做好口語課程的合理設計是教師應該承擔的責任,不過教師在對教學活動進行安排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遵循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注意在口語訓練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讓學生對口語交流產(chǎn)生興趣,然后提高他們的表達動力與勇氣,最終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鞏固口語能力,確保口語教學質(zhì)量。
一、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目標
在高度重視學生英語素養(yǎng)發(fā)展、積極挖掘英語學科效能、體現(xiàn)英語教育價值的背景下,確立口語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發(fā)展學生說的能力是如今英語教學的重要要求。在對當前學生的口語學習現(xiàn)狀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如今的口語教學有著明顯的低效特征,在發(fā)展學生交際素質(zhì)和語用效果方面的成果并不明顯,因而需要教師明確口語教學的目標,并在目標指導下開展口語教學的優(yōu)化設計。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目標主要包括:一是打造可行性強的口語交際情境。語言的交流和互動是在特定情境中開展的,所以不管是開展怎樣的口語交際活動,都必須把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作為基礎和重點,雖然要貼近生活,但是卻不能只是簡單地復制生活,而是要在生活性話題中融入語言交流表達,要找到話題中的典型問題,歸納出與話題相關的口語表達方法與技巧,讓學生學會在口語交際中總結(jié)規(guī)律,積累普遍和有效的經(jīng)驗。二是對口語課程中的師生關系進行科學處理。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是在人和人的互動交流中形成的,在口語交流當中就涉及一系列關系的處理,其中師生關系的處理是重點。教師應該把握住口語教學的機會,為師生的平等交流相處,提供優(yōu)質(zhì)的環(huán)境和寬松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表達場合鍛煉交際能力。在師生關系的構建中,應該重點規(guī)避一味的問題回答式口語表達,要讓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使得學生能夠在和他人交際相處中感受到口語表達的樂趣。三是把控教學細節(jié)促進動態(tài)優(yōu)化。良好的細節(jié)把控是教師在口語教學中落實精細化管理,對口語課程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整的重要依據(jù)。教師應該積極提高自身的交際意識和專業(yè)能力,做好對教學中各個細節(jié)的妥善安排,整個過程中更是要做到慎重考慮,以免影響學生的知識消化吸收效果。
二、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原則
口語交流表達的過程是學生對英語語言進行靈活應用的過程,對學生的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也是口語教學的目標。在推動學生學習達標方面,教師既要明確口語教學目標與要求,又需要把控其中的重要原則,讓學生能夠沖破口語學習中的阻礙,給予自己積極心理暗示,順利步入良性學習狀態(tài)。一是主體性原則。該原則的核心要求是在口語教學中讓學生成為主人,使得學生以主體的身份投入口語交流中,對英語語言進行靈活的表達與應用,認可自身的主體能動作用,積極積累經(jīng)驗,自主探究,找到更適宜自己的口語學習策略。二是互動性原則。教育教學的本質(zhì)就是在師生的雙邊活動中確保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教師和學生在多元互動中掌握口語交際的技巧,讓學生的口語表達欲望與興趣得以保持。三是多樣性原則。在口語交流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及交際資源的提供方面,教師需要牢牢把握多樣性原則,考慮到學生學習思想和行為的多變性和多元需求,讓學生有足夠的資源和時間空間、投入到語言的表達與運用中。
三、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1.促進口語興趣培養(yǎng),實現(xiàn)輕松學。口語學習能力是小學生的必備語言能力,為保證學生的口語學習質(zhì)量,教師應該先從口語興趣的培養(yǎng)著手,抓住興趣養(yǎng)成這一基本點和出發(fā)點,運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方法,保持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興趣和動力,最終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和語言素質(zhì)的完善打好基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特點決定了要保證學生的口語學習質(zhì)量,首先應該關注的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方式,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帶動以及促進作用,讓學生以興趣為導向,積極參與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實現(xiàn)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在口語興趣培養(yǎng)方面,有效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口語交際情境,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口語情境中收獲快樂和愉悅的體驗。例如,在引導學生以“My favorite season”為話題進行口語表達時,教師不必急于讓學生回顧以往描寫季節(jié)的英語知識和表達方式,而是先聯(lián)系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讓學生積極總結(jié)不同季節(jié)的特征和不同季節(jié)在自己眼中的面貌,通過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口語表達產(chǎn)生濃厚興趣。為了讓學生的興趣得到保持,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給學生展現(xiàn)各個季節(jié)的風景圖片與視頻,用這樣的方式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興趣。在口語交流表達中,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的表達更加踴躍,也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輕松,如:“My favorite season is spring, because it is a season of warm spring and blooming flowers. Spring is coming, everything is revived, and the river is flowing again. I can see green everywhere. I can go to the suburbs to enjoy the beautiful spring scenery.”等到學生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后,教師還可以讓有相同觀點或者是不同觀點的學生踴躍表達,讓學生在交流和對比中輕松投入整個學習過程。
2.優(yōu)化口語教學氛圍,促進大膽說。小學生在英語口語交流方面存在的明顯問題和缺陷就是不能在口語交際中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也不愿意和他人進行交流互動,因此造成了如今啞巴英語的教學局面,阻礙了口語教學的改革發(fā)展進程。想要突破當前口語教學的不良局面,讓學生在交流中大膽說,增加勇氣和信心,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平等的口語學習氛圍,同時要在學生表達之后給予學生更多的鼓舞和支持,認可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從而給學生提供更大的發(fā)展動力。例如,在“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主題的口語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喜好,學會對食物進行溝通探討,教師首先可以通過示范展示的方法消除學生的恐懼和抵觸情緒,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和帶動之下增加勇氣,如:“My favorite food is dumpling. Dumplings are China's delicacy, with thin skins and rich stuffing. Eating a bite can bring boundless satisfaction to people. I enjoy the process of making dumplings very much and like to share the fruits of labor with my family. What about you?”等到教師給出示范之后,可以讓學生紛紛交流和參與,并在教師的帶動下始終保持動力。對于日常學習中不愿意交流和參與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關懷,讓他們說一說自己在交流思考當中存在的問題,以便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消除學生學習中的阻礙。等到學生完成了表達任務之后,教師還需要運用積極的評價方法給予學生肯定,讓學生能夠大膽說和輕松說。比如教師可以用“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accurate. Your expression is very smooth and has its own thinking. I'm proud of you.”“Your performance was very successful. I hope you can keep up the good work.”這樣的話鼓勵和肯定學生,使得學生能夠認可自己,成為主動學習者和學習的主人。
3.組織口語實踐活動,保證精彩演。口語教學會不可避免地涉及主體之間的口語交際和表達,因此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體驗機會,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中積極參與。分角色扮演活動是口語實踐教學中廣泛應用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生根據(jù)特定的主題和情景進行口語交際對話,用表演的方法呈現(xiàn)出來,使得學生能夠在這樣的表演活動中積累更多的成功經(jīng)驗與方法,消除學生口語表達中的問題與阻礙。為了讓表演活動順利開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形成合作小組,通過成員之間分工協(xié)作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并為順暢的口語交流提供保障。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做好對教材內(nèi)容的研究,并適當向課外拓展,積極收集表演活動的素材,給學生的口語學習帶來更多可能。比如在學習“My family”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文章中的語言表達方式,創(chuàng)造性融入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素材,引導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并用英語進行相應的交流,順利鞏固father、mother、me等單詞。表演有各種不同的形式,除了角色表演之外,還可以開展配音表演,情境表演等,注意從現(xiàn)實生活中選取素材,并在表演完畢之后進行評選和評估,讓學生的交流表達興趣得到長久保持。
不同階段的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表現(xiàn)也有著很大的差別,這就需要教師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注意根據(jù)學生所處階段的學習成長規(guī)律設計教學活動,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有所提升。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系統(tǒng)學習和接觸英語這門語言,對英語的理解和駕馭能力相對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對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訓練,提高學生的表達熱情,就需要選用貼近學生實際且能夠增加學生發(fā)展動力的策略。教師既要在思想上重視,又要在行動上改進,先從提高學生的口語興趣著手,然后逐步提高訓練難度,關注學生勇氣和信心的建立,最后通過組織多樣化的口語實踐活動,保證口語鍛煉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陳鈺鑫.農(nóng)村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策略[J].英語教師,2019(14):22-23.
[2]許瓊.淺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開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52.
[3]張慧婷,施云波.新課標視域下蘇北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英語口語教學研究——以連云港市為例[J].英語教師,2019(11):74-75.
[4]汪金霞.探究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課程教育究,2019(45):125.
[5]王玉玲.英文歌曲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基礎教育論壇,2019(2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