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孟潔



摘 要:為滿足當下多元化且龐大的物流需求,物流企業亟需對商業模式進行創新。本文通過選取順豐控股2007-2020年的財務數據,運用熵權-突變級數法評價該公司商業模式創新的變化情況。研究發現,評價結果與順豐發展歷程基本吻合,順豐商業模式的發展呈現“總體穩定、階段波動”的特征,故依據評價結果將其競爭領先期和戰略轉型期的商業模式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分析,并據此對順豐商業模式創新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模式創新;熵權;突變級數法
一、研究背景及文獻綜述
伴隨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大智移云在物流領域應用的持續升級,需求與技術為物流企業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但我國物流企業仍面臨發展戰略不清晰、產業競爭加劇等諸多問題。為確保企業長期處于核心競爭優勢地位并保障可持續發展,物流企業亟需不斷創新商業模式來應對復雜多變的市
場環境。
商業模式最早追溯于20世紀50年代的文獻中,90年代末成為獨立的研究領域,如今已成為了管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關于商業模式的相關研究中有以下3種觀點:價值觀、盈利觀和交易觀。價值觀的主要觀點為:商業模式是企業價值創造的基本邏輯,代表人物有Timmers、Drucker和原磊等。盈利觀的主要代表人物有Hamel,他們認為商業模式是賺取利潤而經營商業的方法。交易觀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mit等,他們則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建立和運作的手段和措施。
目前學者們關于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大致有兩個方向:有的學者以案例為基礎研究商業模式創新思想,有的學者則從不同視角研究商業模式創新的理論內涵,如高闖和關鑫立足于價值鏈創新,認為商業模式創新有價值鏈延展、拆分和創新等五種途徑;荊浩則基于大數據的背景,提出商業模式能從經濟、運營和戰略三個維度著手研究;而羅珉和李亮宇從價值創造視角出發,他們認為互聯網時代下的商業模式是社群邏輯下的平臺模式。
當下我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相關研究主要關注的是供應鏈金融、協同創新等對商業模式的影響。王瑤等認為物流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戰略應當以客戶、資本和價值網核心。王利等認為在動態環境中,商業模式創新具有一定中介作用,可以促使物流企業實現市場價值的增值。
綜上所述,學者們對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創新及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都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但通過文獻梳理不難看出當前從財務視角研究商業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而李端生等通過構建財務視角商業模式的“438”框架,科學闡明了從財務視角研究商業模式對商業模式創新的意義。故本文以民營快遞巨頭之一的順豐控股為例,并選取其2007年-2020年的財務數據對其商業模式創新進行評價。
二、理論來源及模型構建
1.理論來源
突變級數法最早可追溯于法國數學家Rene Thom在1972年《結構穩定性和形態發生學》中所提出的突變理論。由突變理論進化而來的突變級數評價法結合突變理論與模糊數學,從而形成突變模糊隸屬函數,然后運用勢函數的主次要控制變量以確定評價的主次要因子,接著通過歸一公式層層歸一,最終形成綜合評價方法。
信息和熵在信息論中分別是系統有序和無序程度的度量。信息熵值越小,該指標的離散程度越大,權重亦越大,即該指標對評價結果的影響程度越大。由于每個評價指標對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程度不同,故要先對進行評價指標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即明確各評價指標的權重。
2.模型構建
如上所述,本文基于熵權-突變級數法對順豐的商業模式進行評價,模型構建的基本步驟如下:
首先,確定順豐商業模式創新評價指標體系。
其次,對指標進行量綱化處理。本文使用公式(1)對相關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然后,運用熵權法計算指標相權重。
最后,運用突變級數法進行評價。常見的突變系統模型如表1所示。
三、順豐控股商業模式創新評價
作為我國民營快遞的龍頭企業,順豐控股總部設于深圳,如今已形成“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的綜合物流服務網絡。順豐成立于1993年,2017年上市至今,順豐通過階段性的戰略調整和商業模式變革,經歷了由創業起步期、高速成長期、管理優化期、競爭領先期到戰略轉型期的轉變。本文通過對其2007年-2020年年報中的財務數據處理,采用熵權-突變級數法主要對其競爭領先期和戰略轉型期的商業模式創新進行評價,從而為其今后的商業模式改進與戰略制定提供決策依據。
1.指標體系構建
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需綜合考慮該企業的發展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標選取時首先刪除了2007年-2020年數據缺失的指標,然后對剩余的42個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由于發展能力的下設指標僅有四個,且進行主成分分析只提取了一個因子,故本文將四個指標全部保留了下來。最后對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分別進行了主成分分析,保留了各個主成分中因子載荷值最大的指標。綜上構建了表2的商業模式創新評價體系。
2.數據熵權處理
由于本文選取熵權法計算指標權重,故需對原始數據運用公式(1)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使得數據保持在0-1之間。根據熵權法的具體步驟,對無量綱化后的數據進行熵權計算,并依據表1標注各級指標所采用的突變操作方法,具體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3.突變級數法評價結果
根據表1中歸一公式進行運算,得出表4所示的順豐控股的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得分。
四、評價結果分析
運用Excel根據表4的評價得分結果繪制如下圖所示的各二級指標以及綜合得分的折線圖。
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物流服務商,順豐控股的發展離不開其對商業模式的動態優化和階段性調整。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并借鑒之前學者對該企業商業模式的研究,以及對其官網資料的查閱,可將2007年-2020年順豐的商業模式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7年-2011年。該階段處于順豐的競爭領先期,從圖中可看到該時期其綜合得分也是穩步上升的。該階段著力發展傳統快遞業務,一方面順豐建立了自由航空公司,逐步開拓了國際市場,進一步確立了其在快遞物流業的龍頭地位;另一方面順豐啟動自動化包裹分揀并構建智慧物流網絡,使其營運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
第二階段:2012年-2016年。隨著“電商+物流+金融”一體化發展時代的到來,順豐亦開啟多元化經營,并于2012年進入戰略轉型期。而順豐跨界經營稀釋了其核心競爭力,一方面,從E商圈、嘿客、順豐優選到豐趣海淘等,順豐的電商跨界之路一直在不斷試錯。另一方面由于重資產運營下,順豐財報受到拖累,其直營模式耗費了大量資源,致使負債率升高,償債能力降低,從而減弱了其發展能力。
第三階段:2017年-2020年。順豐于2017年上市,至今仍處于戰略轉型期。該階段的成長能力穩定不變,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有所上升。在汲取上階段的轉型經驗基礎上,順豐冷鏈2017年的業務初見成效,且通過科技賦能和智慧物流建設進一步推動了冷鏈產業的轉型升級。2017年-2020年順豐的研發投入一直居于行業最高,而巨額的研發投入亦降低了順豐的盈利能力。
五、結論和建議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發現,該評價結果與順豐的發展歷程基本吻合,能較好地量化其商業模式的發展情況。順豐商業模式的發展呈現總體平穩、階段波動的特征,且將其競爭領先期和戰略轉型期的商業模式又分為了三個階段分析,故本文就順豐商業模式的創新提出的建議如下:
1.穩步推進多元發展戰略
不管是從物流企業的戰略布局來看,還是就標桿企業的成功經驗而言,多元發展都是供應鏈背景下物流企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而順豐雖然早已進行了多元化布局,但2020年五大新業務營收占其總營收的26.8%,盡管增速較快,成效卻并不顯著。故順豐應依托其傳統快遞領域的競爭優勢,在重貨和冷鏈運輸等相對落后的領域,也要注重將自身所掌握的大數據嵌入“互聯網+”技術,穩步推進多元發展戰略。
2.精準跨界電子商務領域
供應鏈背景下電商、物流和金融三者關系更加緊密,且電商購物行業的發展潛力仍舊巨大,截至2020年12月20日,我國網購用戶超7億,未來幾年內低線城市電商滲透率將會帶來快遞業務增量,故跨界電子商務領域是順豐持續發展的關鍵一步。盡管順豐早已布局了電商業務,但始終未能形成競爭優勢。基于快遞物流業的特點,順豐能掌握大量用戶數據,并對此加以發掘,深入分析消費者偏好,再將研究成果用于電商業務,找準切入口,從而精準跨界電商領域。
3.不懈堅持技術創新導向
技術創新是任何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順豐堅持“科技改變物流,科技改變生活”,研發了智慧供應鏈平臺—“豐智云鏈”,用科技賦能物流環節,且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和物聯網等科技前沿領域都進行了布局。但值得注意的是,巨額的科技投入令順豐的財務狀況受到了影響。科技創新是場馬拉松,順豐要堅持創新引領商業模式變革,必然要平衡好科研投入和業務營運。
參考文獻:
[1]蘇文文,呂斌.價值鏈視角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J].惠州學院學報,2020,40(05):54-60.
[2]李端生,王東升.基于財務視角的商業模式研究[J].會計研究,2016(06):63-69+95.
[3]Paul Timmers.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Electronic Markets,1998,8(2).
[4]Drucker P F.The Theory of the Business.(cover story).1994.
[5]原磊.商業模式分類問題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8 (05):35-44.
[6]Hamel G.Innovation as a deep capability[J].Leader to Leader,2003,27(27):19-24.
[7]Amit R,Zott C.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493-520.
[8]魏煒,朱武祥,林桂平.基于利益相關者交易結構的商業模式理論[J].管理世界,2012(12):125-131.
[9]高闖,關鑫.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實現方式與演進機理──一種基于價值鏈創新的理論解釋[J].中國工業經濟,2006(11):83-90.
[10]荊浩.大數據時代商業模式創新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31(07):15-19.
[11]羅珉,李亮宇.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價值創造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5(01):95-107.
[12]王瑤,葉蜀君.基于資本運作的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戰略研究[J].中國商貿,2010(17):113-114.
[13]王利,馬勝銘,李瑩.基于商業模式創新的動態環境與物流企業績效分析[J].商業研究,2017(03):1-7.
作者簡介:陳鑫(1997- ),女,漢族,山西晉城市人,西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學生,碩士在讀,研究方向:企業管理(物流管理);孟潔(1997- ),女,漢族,江蘇徐州人,西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學生,碩士在讀,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