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心理、疼痛護理配合用于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的效果及價值。方法:收集80例于2019年1月至12月進入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患者接受護理干預方式不同進行分組。手術期間接受常規護理4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同時接受疼痛、心理護理干預4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回顧分析并比較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狀況等改善。結果: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焦慮(SAS)、抑郁(SDS)評分及疼痛(VAS)評分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各項評分均明顯降低,觀察組焦慮、抑郁、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常規護理聯合心理及疼痛護理有效緩解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提高配合度,護理效果顯著,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護理;心理護理;疼痛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5-0099-02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股骨頸骨折的發生率也明顯增加,老年人是股骨頸骨折的高發人群,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骨質疏松骨強度明顯下降,人體股骨頸結構較弱,髖周肌群退變,但髖部受到應力較大,從而導致老年人的股骨頸非常脆弱,容易骨折[1]。股骨頸骨折主要采用手術治療,但是由于老年患者機體功能退化,恢復較慢,因此,需加強心理護理和疼痛護理。本文就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實施的護理模式進行對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以護理方法進行分組研究,對照組40例,男女各20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為(70.81±5.19)歲,致傷原因:13例車禍傷、10例高處墜落傷、12例跌倒傷、其他5例。骨折位置:左側21例、右側19例。觀察組40例,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為(71.13±5.28)歲,包括8例高處墜落致傷、15例車禍致傷、15例跌倒致傷、2例其他致傷。左側骨折18例、右側骨折22例。兩組患者的年齡、骨折位置、致傷原因等方面比較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老年患者(≥60歲);均采取手術治療;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資料保存完整。
排除標準:嚴重意識、語言障礙者;嚴重精神疾病者;并心、肝、腎等臟器嚴重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患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圍術期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應給患者詳細介紹手術操作者資質、操作、并發癥、注意事項、護理等相關知識,若患者普通話水平較低,應有家屬在旁邊為其翻譯,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提高治療依從性;②術前準備,如囑咐患者注意休息、指導飲食等;③術中護理,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④術后護理,術后同樣也要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是否出血、滲液等情況,一但出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處理;⑤用藥和飲食指導,術后需要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為患者介紹藥物的功效、劑量、副作用和注意事項等。為患者制定飲食規劃,保證營養攝入均衡,可制定科學飲食小冊子,冊子里有食譜及注意事項,并把冊子贈與患者[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實施心理護理和疼痛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先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社會地位、既往病史、經濟條件等,評估患者的真正需求,并在圍術期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術前詳細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對疾病的了解,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等心理,提高治療依從性,同時,囑咐家屬多鼓勵、安慰患者,給患者更大的精神支持,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術中,護理人員全程陪在患者旁邊,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整個手術過程中,與患者進行有效的交流,減輕其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及降低不良反應、并發癥等。術后根據患者的家庭經濟水平,為患者調配合適的治療用藥,把用藥時間、劑量等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讓家屬共同監督患者服藥,詳細為患者解釋術后的一些并發癥因素,讓患者注意避免,不能從事繁重勞動,清淡飲食,作息規律,定期復查。②疼痛護理,首先成立疼痛護理小組,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疼痛護理知識和操作技能;其次,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觀察疼痛部位、持續時間、癥狀等,并分析其誘發因素,并進行針對性護理,如:協助患者變換體位、放置軟墊、按摩肢體、肌肉放松訓練等,或者通過書籍、輕音樂、電視、視頻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若患者疼痛劇烈,應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進行止痛[3]。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后的疼痛及心理評分變化。①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估,SAS標準差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重度焦慮>70分。SDS標準分為53分,焦慮程度包括輕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3分。②疼痛評估則分別在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后7d、15d、30d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測評,分值為0~10分,得分越低,則表示疼痛程度越輕。
2 結果
2.1心理狀態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在實施護理干預前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的各項評分都有顯著降低,但觀察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疼痛程度評分變化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VAS評分比較差異(P>0.05),不具統計學意義;干預后隨著時間變長,疼痛評分也隨之降低,觀察組在干預后7d、15d、30d的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老年股骨頸骨折在骨科臨床較為常見,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年患者身體機能衰退,骨質疏松等因素所致[4]。股骨頸在人體中起到全身承重的作用,解剖結構復雜,生物力學特殊,手術是臨床常規治療手段,但大量臨床發現,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容易發生骨折難愈合的現象,一個原因是患者因素,另一原因可能是在治療過程中缺乏科學有效的護理,因此,有學者認為,術后對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恢復,提高預后效果[5]。
本研究中,針對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差、術后恢復慢、疼痛時間久等問題,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給予心理護理和疼痛護理,結果發現,加強心理護理和疼痛護理的觀察組,負性情緒評分和疼痛評分明顯降低,且都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結果提示,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可有效緩解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和負性情緒,究其原因,可能是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中,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消除患者心中疑慮,增強治療信心,從而有效緩解焦慮、煩躁等情緒,同時再聯合疼痛護理,通過按摩肢體、轉移注意力等疼痛處理方式,有效提高患者耐受力,有效緩解疼痛。張玉[6]認為,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疼痛是最常見的并發癥,由于老年患者身體機體衰退,術后疼痛時間長可引發多種嚴重并發癥,甚至影響治療效果,術后疼痛是直接導致患者不適,而又引發患者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因此,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需重視心理護理及疼痛護理。黃旖[7]在疼痛護理的研究中發現,很多醫護人員認為術后疼痛是正常現象,只會導致患者不適。沒有真正認識到疼痛對機體的損害,導致疼痛影響療效及預后效果[8-9]。因此,需重視術后疼痛護理干預。
綜上所述,早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再聯合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可有效緩解疼痛及負性情緒,提高護理依從性,從而降低術后并發癥,縮短恢復時間,有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敏, 張婷, 王秋芳. 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心理狀態的影響[J]. 貴州醫藥, 2020, 44(4): 669-670.
[2] 任云春. 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心理護理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19(89): 269.
[3] 侯麗杰, 李冬云, 薛麗娟, 等. 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對四肢骨折患者負面情緒及術后疼痛的影響[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 27(15): 146-147.
[4] 來江蒙. 心理護理教育對股骨頸骨折的老年患者心理彈性的影響分析[J]. 心理月刊, 2019, 14(14): 48.
[5] 陳紅滿, 陳紅, 趙德群, 等. 股骨頸骨折患者疼痛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 2019, 26(3): 199-202.
[6] 張玉. 術前疼痛護理管理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行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功能康復護理訓練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4): 245-246.
[7] 黃旖, 利心情, 謝輝. 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疼痛護理的效果探究[J].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15): 215-216.
[8] 郭秀蓉, 葉青. 綜合優質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現代實用醫學, 2018, 30(9): 1251-1252, 1259.
[9] 劉麗華, 王志斌, 張秀燕, 等. 腰-硬聯合麻醉與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方式探討[J]. 華北理工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0, 22(1): 54-57.
作者簡介:錢孟林(1992.04-),女,漢族,安徽省池州市人,大學本科,銅陵市中醫醫院骨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