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春
摘要:時代的發展帶來的變化,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具發生了變化,技術實現了革新,現在已經走進了互聯網+的時代。那么結合教學領域來說,也需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對應的實現積極的轉變與學習。本文就從互聯網+的背景下來展開教學策略的探討,讓初中英語教學呈現不一樣的特色,帶給學生更良好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習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互聯網+的社會背景,最直接的就是帶給教育工作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能夠積極地研究與使用,那么就可以有效的改變過去低效與單一的教學模式。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更應該讓課堂打開與世界連接的大門,讓學生能夠在教學素材充盈與教學方法多樣的基礎上來感受英語學習的意義,建立更為高效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必須重視當前的社會大背景,能夠秉持著為學生負責的思想來整合教學資源,補充新的教學形式,跟的是社會科技創新的步伐。
一、借助互聯網+的背景整合教學資源等
英語是一門外語語言的學科教學,所以課堂教學需要從語言本身出發來整合更多的教學資源。那么互聯網+的背景就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準備,提高資源教學的豐富性。在積極整合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在課堂知識的學習當中,拓展了解關于英語背后的文化背景,加深對這一學科的綜合了解,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十分有效。同時對于教師來說,也可以提升教學準備效率。
眾所周知,互聯網+就現代科學技術提供了更多互通的網絡平臺,讓人們可以在網線的終端來接收信息,獲取資源。那么對于我們學科教學來說,在教學準備這一工作的開展當中,也可以隨時隨地就我們的教學內容、教學主題進行資源搜集,在整合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為學生展示更多樣的教學內容。如英語教學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能力,那么教師就需要搜集一些聽力教學資源,那么同時這一部分教學工作的開展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利用,在課堂上播放音頻資源,在課下也需要共享素材,讓學生們可以自主展開練習。所以教師必須能夠就基礎的教學內容,或是拓展類的知識補充依托互聯網來進行教學準備,進一步的整合我們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可以展開全面的學習。
二、充分應用智能化的課堂教學設備
互聯網+背景的出現體現的是信息技術的改革,那么對于現代教學工作的開展來說,也創建了更多智能化的教學設備。而英語教學也需要依托一定的智能化教學設備來提供更為高效的教學模式,如展開聽力練習、翻轉課堂的應用等。所以在此背景上就得到充分的應用智能化的教學設備,帶給學生更加新鮮的體驗感,提升學習效率。
首先,從線下教學來說,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完整教學流程。多媒體設備的應用是現代課堂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工具,在教師提前做好教學板書的基礎上,可以進行流暢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另外,對于我們現代教育來說,突破了僅限于課堂學習知識的困境,線上教學也更加受到重視。所以教師可以將我們的微課等教學內容,上傳到教育平臺上,方便學生在課下來展開自主學習,就遺漏的知識點做好補充,或是展開預習和復習工作,所以就可以打造更加開放的教學形式,更加靈活的教學手段。這是當前互聯網+背景所帶來的最大的不同,教師也要積極的創建智能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展開高效的英語學習。
三、創建課堂教學情境的多樣化
在互聯網+背景的凸顯中,我們對于課堂具體教學內容的構建,也可以使教學情景呈現的更加多樣化,能夠實現具體問題具體講解,讓學生更有學習體驗,感受英語知識學習的對應情境,掌握更加適合的學習方法技巧等。所以說網絡技術、信息資源等充分應用,能夠讓課堂教學情境呈現更加不一樣的特點。
在課堂教學當中,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展示更加清晰直觀的知識體系。如在《Watercolor is it?》這一章節的教學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整合所有關于顏色的單詞,以圖表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對這一部分單詞進行深刻的記憶。教師也需要多多摸索不同的技術,利用不同的軟件來將英語知識的講解體系化。另外,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我們還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來播放一些關于英文的歌曲、影視作品等,如貼近學生生活的《High school musical》等,讓學生也能過多多了解西方校園文化,在此基礎上更好地來理解教材中學生人物之間的對話情境,提升學習效率。
四、構建互動式的課堂教學形式
就英語這一學科特點來說,需要打造更加開放、活躍的課堂氛圍,所以必須重視師生關系的構建。那么互聯網+的背景就能夠更為有效地引導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態度等,在不同的情境中加深互動,提升課堂氛圍。那么,對于學生在英語上的高效學習也有積極的幫助。
在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當中,非常重要的需要重視學生的交流能力,學生需要在逐步地學習當中,敢于使用英語積極表達,流暢對話,使書本上的知識真正成為自己的一項實用能力。所以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就可以在信息化的技術背景下,來進行積極的引導教師來展開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如我們的教學主題中有很多設問,如《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Do you like bananas》,那么這些問題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學習,也可以設置為探討性的問題,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展開積極的對話。另外,在規范性聽力材料的播放下,可以讓學生展開模仿練習,師生對話時,也需要學生能夠擺脫漢語式英語的發音,建立良好的交流能力,也是信息技術與教學策略充分融合的一種方式。
總之,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語言,教師要能夠將課堂教學形式更貼近現代化,在互聯網技術的充分構建下,展開積極的教學探索。真正地讓學生從信息化的背景中更為高效地展開英語的學習,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習能力,發揮互聯網背景的有效作用。
參考文獻:
[1]羅永勤.“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