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亮

中圖分類號:G804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28-02
摘 ?要 ?引體向上是高中《國家體質測試標準》中規定的必測項目之一,其是測試學生上肢力量水平與力量耐力的重要指標。當前高中生引體向上水平參差不齊,差異明顯,每年測試情況不容樂觀。為了提高高中學生引體向上水平,筆者從課內課外兩個方面做出教學嘗試。體育課內利用體育課堂“課課練”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分類教學,定期測試進階;體育課外搭建引體向上展示平臺,組織引體向上聯賽,激發學生練習興趣,形成校園引體向上鍛煉的氛圍。
關鍵詞 ?改善 ?引體向上 ?課課練 ?聯賽
引體向上是鍛煉上肢的黃金動作,對學生上半身體型的塑造十分有益,對身體協調性也起到了良好的鍛煉作用,具有很高的鍛煉價值。但是,大多數學生卻不重視這一訓練,導致高中男生“肌無力”現象普遍存在。當前高中生引體向上水平參差不齊,差異明顯,每年《國家體質測試標準》引體向上項目情況不容樂觀。筆者認為改善引體向上水平要做到規劃體育課內,引導體育課外二個方面。第一,本校開展的是體育選項教學,要保證正常選項課時,利用好每節體育課的“課課練”時間。筆者采用等級分類,對癥下藥,并進行針對性分類練習,建立學生引體向上等級檔案,定期測試,進階升級,通過目標練習提高學生積極性。第二,引導課外時間,搭建引體向上展示平臺,組織引體向上聯賽,定期公布引體向上個人榜單,班級榜單,形成校園引體向上鍛煉氛圍。以下是引體向上實踐中的具體做法,與同行進行交流。
一、體育課內“課課練”引體教學
(一)劃分等級,定期測試
引體向上測試學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發展水平。受試者雙手正握杠(掌心向前,拇指與另四指相對),兩手與肩同寬成直臂懸垂。靜止后,兩臂同時用力引體,向上拉至下頦與單杠上緣齊平或超過為完成一次。然后慢放還原至開始狀態。根據學生引體向上首次測試成績情況并參考《國家體質測試標準》中引體向上測試高三學生9個為及格,14個為良好,18個為優秀。把學生劃分為四個等級水平:高級水平(S)能完成18個以上引體的學生;中級水平(A)能完成引體7~13個范圍的學生;進階水平(B)能完成引體2~6個范圍內的學生;初級水平(C)1個引體都無法完成的學生。
高中生引體向上水平參差不齊,差距較大,建立體育課班級學生引體向上水平等級檔案,定期(2周一次)進行測試,采用定期測試進階辦法,隨時根據學生測試成績調整學生等級水平,讓每一個學生有目標,激發學生練習積極性,在進級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二)分析原因,對癥下藥
引體向上是力量和耐力的綜合體現,屬于動力性最大力量耐力,要求肌肉擁有在有節律地緊張和放松交替的過程中能長時間保持工作能力,且不降低工作效率的能力。引體向上力量主要來自于胸大肌、背闊肌,肱二頭肌和肱橈肌的協調用力。教師應分別分析引體向上四個等級水平(S,A,B,C)中學生的原因,并給出針對性練習方法,以幫助學生確立新的進階目標。
1.初級水平(C)
(1)主要原因:上肢力量明顯不足,胸大肌、背闊肌、肱橈肌等肌肉的力量不足以完成引體向上?;蚴求w重的原因,上肢力量不足以完成引體向上。
(2)目標及策略:為了實現0到1的突破,主要以激發肌肉力量,加強工作肌群基礎力量(胸大肌,背闊肌,肱橈?。橹?。體重超標學生首先要控制體重。
(3)舉例練習方法:見表1。
2.進階水平(B)
(1)主要原因:前臂肌群,握力不足,或是引體動作技術需要改進。
(2)目標及策略:為了實現超過7個的目標,主要加強肌群工作耐力,并練習擺動式引體向上技術,使工作肌群協調用力。
(3)舉例練習方法:見表2。
3.中級水平(A)
(1)主要原因:肌肉能力夠承擔自身體重,但持續發力能力尚未形成,力量耐力不夠。
(2)目標及策略:為了實現9個的目標,需要大量引體輔助練習,全面提高肌肉耐力和動作技術。
(3)舉例練習方法:見表3。
4.高級水平(S)
(1)主要原因:此類學生具備引體向上的能力,技術。
(2)目標及策略:為了讓引體成績向滿分靠近,重要的是反復練習,并對技術動作細節進一步提高。
(3)舉例練習方法:見表4。
二、體育課外組織引體向上聯賽
引體向上的練習相對比較枯燥。為此,根據中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心理特征,有效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是提高引體向上數量的關鍵。體育課“課課練”時間較短,練習的次數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課后需要以賽促練,在課外活動時間或大課間建立引體向上聯賽制度。每次賽事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公布班級平均數和成績優秀名單,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比賽來激發學生自己練習的動力,形成校園引體向上的氛圍。
1.班級賽。在活動課或大課間。初賽:以年級段為單位組織引體向上班級賽,可以全員參加,以引體平均數排定名次;復賽:全校舉行引體團體賽,以班級為單位參加,可以規定人數10人,以引體總數作為評分標準排定名次。
2.個人賽。以年級單位,各班選派2人,參加年級賽??倹Q賽:以年級單位,選派5人,參加全校引體個人賽,最終決出引體向上校級總冠軍,并把學生名字公布在布告欄。
3.校際賽。搭建起校際學生引體向上展示平臺。學校的前三名學生,與兄弟學校進行校園對抗賽。
三、建議與反思
1.由于學生人數較多,在分組練習過程中,可讓引體向上水平較高的學生擔任組長,以充分發揮體育骨干帶頭的作用,充當組內的“小老師”,組織和管理練習,幫助其他學生提高練習效果。
2.在練習中不應只將目光放在學生是否能得滿分上,而是應注重學生練習的過程,指導他們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升。
3.擺動式引體雖然不符合測試的要求,但是可以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建立信心,只要上肢力量得到提升,興趣建立起來,我們再慢慢改進動作,這也是退階訓練方法典型運用。
4.引體向上練習既要遵循2天一次力量訓練的規律,也要注意運動安全。練習前務必要做好相關準備活動,練習時注意做好輔助和保護,確保學生的運動安全。
5.高中生需要發展的還有其他身體素質,如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這些身體素質訓練能讓學生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從而為他們的一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才是體育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吳斌.基于健康第一理念的高中生體育薄弱項目提升策略研究[J].田徑,2021(08):26-27.
[2]楊貴峰.高中體育教學中提高男生引體向上成績的教學策略[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17):79-80.
[3]嚴小飛.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提升的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0):78-80.
[4]顧鑫鑫.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教學步驟研究[J].田徑,20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