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宇




中圖分類號:G846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55-04
摘 ?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為找出樊振東比賽中發球搶攻階段和接發球搶攻階段尚存不足及需要改進的地方,為其今后提高訓練水平和比賽成績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本文主要采用錄像觀察法、對比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統計、分析、深入研究了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樊振東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中25場重要場次比賽“前四板”技戰術的運用情況及特征,主要從技戰術使用類型特點、線路、落點及組合方面入手進行分析。
關鍵詞 ?樊振東 ?前四板 ?乒乓球 ?技戰術
一、研究對象
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樊振東“前四板”的技戰術運用。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對比分析法、數理統計法。
三、研究過程與分析
(一)樊振東比賽中“前四板”技術總體特征分析
樊振東在比賽中發球搶攻階段的得分率最高,說明樊振東比賽中在發球輪占據一定的主動性,而且一、三板球的技戰術組合運用較好,質量較高,是比賽中的主要得分環節。這主要得益于樊振東高質量的反手擰拉和反手連續進攻技術。
(二)樊振東比賽中發搶段技戰術分析
1.樊振東發球技術分析
樊振東比賽中發球質量較高,在25場比賽中每場比賽都有發球得分,使其能夠較好地結合第三板球運用發球搶攻戰術,在發球搶攻階段占據一定的主動。
2.樊振東第三板擊球技術分析
樊振東比賽中第三板技術使用主要以進攻和控制為主。進攻時樊振東主要以正手拉攻和反手拉攻為主,穩定性和質量較高。在處理對手回擊在中路和正手位的球時多采用正手拉攻技術,處理回球在反手位時較依賴反手拉攻技術,較少側身。樊振東在比賽中防御能力不足,第三板球防守失分較多,說明其在發球后的防守銜接環節做得不好,應在今后加強發球后第三板球的防守銜接能力。
樊振東比賽中第三板擊球線路以中路為主,使用率和得分率最高,無論是控制還是進攻,中路這條線路都能給予對手一定程度的壓制和限制,形成直接得分或者利于自己下一板球的連續進攻,效果明顯。
3.樊振東一、三板組合技術分析
樊振東發球后第三板擊球主要以搶攻和反攻為主,進攻積極主動,而且順旋轉、逆旋轉發球后搶攻和反攻的得分率也較高,是發球搶攻階段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樊振東在發球搶攻階段發球后控制的得分率也較高,說明其發球后多為主動控制,質量高,穩定性高,技戰術運用成熟,直接得分較多,使其在發球后控制上同樣占據主動性。
比賽中樊振東一、三板擊球線路變化多,較為靈活,主動變線意識強。得分率最高的是正手位后變線中路,主要以擺短控制得分為主,此線路使用率排在所有線路組合的第四位,在今后比賽中可以適當增加次線路組合的戰術運用。
(三)樊振東比賽中接搶段技戰術分析
1.樊振東接發球技術分析
樊振東比賽中第二板接發球進攻多于控制,說明其在接發球環節搶攻意識強,打法主動;控制得分率高于進攻,說明其控制技術穩定,失誤少。進攻技術使用方面,反手接發球技術是樊振東較為依賴的,其反手擰拉技術使用率最高,得分最多,是樊振東接發球的主要使用技術和得分手段。
樊振東比賽中第二板接發球時線路主要以擊打對手中路為主,說明壓制對手中路是樊振東接發球運用的主要戰術。樊振東主要使用擺短技術來控制對手中路短球,擺短質量高,限制對手進攻,且失誤少,成功率高,效果好。接發球時主要以反手位長球為主,得分率較高,說明樊振東對于此落點運用熟練,是主要的得分落點。
2.樊振東第四板擊球技術分析
樊振東比賽中第四板擊球進攻積極主動,在接發球環節保持強勢給對手制造壓力。樊振東第四板進攻的整體失分較多,得分主要來自接發球高質量擺短控制,使對手回球質量降低后自己能主動進攻得分,以及接發球搶攻后的連續主動進攻得分,而第四板進攻失分主要由反攻失誤造成。
樊振東在接發球搶攻階段進攻主動,較早進入長球相持階段,所以第四板擊球使用控制技術的次數不多,但因近網短球準備不足造成擺短失分率高的情況應該得到改善。
樊振東比賽中處理第四板擊球時反手斜線和中路的使用率相對較高。第四板反手進攻失誤較多,且防守能力不足,導致反手直線和反手斜線兩條線路失分較多,得分率低。相比反手,樊振東第四板正手擊球的穩定性相對較好,說明樊振東正手進攻質量高,穩定性高于反手。
3.樊振東二、四板組合技術分析
比賽中樊振東在接發球搶攻階段主要采用控制后搶攻、反攻和搶攻后進攻、反攻的技戰術組合,控制后控制的技戰術使用率最低,說明其在接發球搶攻階段的技戰術使用以強勢進攻,爭取主動為主。從數據可以看出其在接發球搶攻階段是處于劣勢的。樊振東在控制轉防守和搶攻轉防守兩個環節的銜接做得不好,準備不充分,防守穩定性差。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1.從“前四板”技術整體分析,樊振東前四板球打法積極主動,出色的反手擰拉技術和第四板反手高質量連續進攻,使其能夠在得分上壓制對手。
2.從發搶段技戰術運用分析,樊振東發球穩定性高、質量高。第三板擊球時,正、反手拉攻和擺短技術質量高,得分多。比賽中在一、三板技術組合使用上,運用發球搶攻和發球后控制的技戰術較為熟練,擊球線路組合變化多,主動變線意識強,戰術使用豐富,效果好。發球后被攻防守較差,失分率高。
3.從接搶段技戰術分析,樊振東接發球主要以全臺反手擰拉和正手擺短為主,第四板擊球進攻和反攻多,擊球線路多變,正手拉攻和反手拉攻使用率高,但得分率不高。比賽中在二、四板技術組合使用上,控制后搶攻、反攻和搶攻后進攻、反攻的技戰術使用較多。由于打法追求強勢,失誤較多。接發球后防守銜接差,戰術儲備不足,失分多,在整體接發球搶攻階段處于劣勢。
(二)研究建議
1.從技戰術三段整體分析,樊振東比賽中應加強發球搶攻階段的主動性,在接發球搶攻階段減少主動失誤,提高防守能力,使自己的進攻優勢更為明顯。
2.從一、三板技術組合運用分析,樊振東在保持發球質量和穩定性的前提下可以豐富發球變化和發球搶攻的技戰術組合。在發球搶攻時應減少進攻的主動失誤失分,提高發球搶攻的得分率,完善發長球后反攻的技戰術使用;在保持發球后控制穩定性的同時,加強發球后的防守準備以及防守能力。
3.從二、四板技術組合運用分析,樊振東接發球時應豐富正手位短球的接發球手段,加強反手位長球的接發球準備,在保持接發球搶攻積極主動的同時減少主動失分。加強第四板連續控制和進攻的穩定性,增加側身正手進攻的使用,加強反手由進攻轉防守的能力。在接發球搶攻環節使用控制后搶攻、反攻和搶攻后連續進攻技戰術時應減少主動失誤,加強控制和搶攻后的正、反手防守銜接能力。